学术资讯 » 学界研圈

  • 首 页
  • 期刊选题
  • 期刊点评
  • 期刊大全
  • 学人博客
  • 编辑征稿
  • 投稿选刊
  • 万维群组
  • 学术会议
  • 万维读书
  • SCI/E期刊
  • SSCI期刊
  • AHCI期刊
  • 线上讲座预告|薛龙春:点缀山林:题刻、拓本与胜迹的塑造

    阅读: 2022/4/28 14:04:13

    艺术与学术 2022-04-27 18:00

    人文风景是一个广义的概念,从山水胜地到都市和寺庙建筑等等,无不包括在内。近年来,伴随着考古学、金石学、物质文化史、视觉艺术史和地理景观学的深入发展,文学、史学和宗教学等学科也相应地拓展了关注视野。

    今年春季学期,由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发起的这一讲座系列,邀请海内外文史领域的学者深入开掘这一主题。五场讲座将以书写(从诗歌到碑记等不同体裁,也包括碑刻、拓印等相关技术)、历史遗迹、城市建筑和道教的洞天等为切入口,来探讨人文风景与历史记忆的建构和传承问题,同时也涉及与视觉艺术、技术媒介的关系。江山之迹并非自然的产物而独立于人的世界。相反,它构成了“人文”的一部分,并因此而获得了深厚的审美内涵、认知价值和历史意义。

    “江山胜迹——人文风景的建构与传承”系列讲座

    文研讲座250

    点缀山林

    题刻、拓本与胜迹的塑造

    时 间:2022年4月30日(星期六)

    上午8:30

    主讲人:薛龙春

    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 教授

    主持人:商 伟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东亚语言与文化系 教授

    评议人:白谦慎

    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 教授

    尹吉男

    中央美术学院 教授

    形 式:bilibili网站直播

    内容提要

    商伟教授在上次《题写名胜》的讲座中谈到,胜迹不仅是物质的存在,也是书写的产物,而文字从一开始就构成了跨越时空的物质媒介,与毛笔的书写、版刻、拓印等技术手段密不可分。就广义的书写而言,风景所关联的历史、文学、宗教甚至神话、民俗都至关重要,但最终体现“文”而又显现为“迹”的,具有物质性的碑刻尤其是摩崖石刻无疑最为值得关注,而这在其他文化中似乎又非常罕见。

    清代中叶以来,风景中的题刻越来越受到文化精英的重视。讲座分为“摩崖与风景”、“观览与阅读”两个部分,分别讨论由于金石学与碑学的推动,摩崖与山水形成了一种互相提示的关系,而游览山川时对金石文字的兴趣与关注与否,成为划分旅游人群的一个指标;摩崖题刻的衍生物,诸如拓本、访碑图、地方志中的金石志,则为无法到现场的游客提供了一个通过阅读参与游览的机会。乃至于在近代的旅游开发中,金石成为吸引游客的重要部分。这些都说明,题刻文字尽管只是山林的点缀,但对于名胜而言,它不仅具有指认作用,对其塑造也有一定的意义。

    主讲人简介

    薛龙春

    薛龙春,1992年毕业于苏州大学中文系,1997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美术系,2001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获博士学位。现为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教授。2008-2009学年获美国学术团体协会(ACLS)青年学者学术奖金,访学于波士顿大学艺术史系。2013年获江苏省教师海外研修基金,再任波士顿大学艺术史系访问学者。2015年获利荣森纪念计划奖金,访学于台北故宫。主要研究16-17世纪中国书法篆刻史、尺牍文献,已出版《张怀瓘书学著作考论》(2005)、《郑簠研究》(2007)、《王宠年谱》(2012)、《雅宜山色:王宠的人生与书法》(2013)、《元明书法谈丛》(2017)、《古欢:黄易与乾嘉金石时尚》《黄易友朋往来书札辑考》等。

    线上听讲渠道

    我们将通过bilibili网站,对本场活动进行线上直播。线上观众应尊重文研院及主讲人对本场活动音像内容拥有的版权,请勿录音、录屏或以任何形式在未经许可的媒介传播,侵权必究。

    直播地址:

    http://live.bilibili.com/23678679

    来源: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浏览(363)
    点赞(0)
    收藏(0)
  • 上一篇:南大艺术学院线上讲座预告 | 《从品味建设看美育的功能》

    下一篇:确认过眼神,都是神论文:骨骼清奇且脑洞大开的论文都长啥样?

  • 首页

  • 文章

  • 期刊

  • 帮助

  • 我的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备案号:豫ICP备20210362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