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资讯 » 学界研圈

  • 首 页
  • 期刊选题
  • 期刊点评
  • 期刊大全
  • 学人博客
  • 编辑征稿
  • 投稿选刊
  • 万维群组
  • 学术会议
  • 万维读书
  • SCI/E期刊
  • SSCI期刊
  • AHCI期刊
  • 基因组学和生化分析揭示了山黧豆中β-L-ODAP生物合成途径

    阅读: 2023/2/28 14:03:36

    山黧豆是豆科山黧豆属一年生牧草,也是山黧豆属中唯一一种可食用的作物。其盛产于印度、埃塞俄比亚、孟加拉,在欧亚大陆、北美、东非、气候温和的南美、东非都有种植;在我国,山黧豆具有悠久的种植历史,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西北地区。山黧豆极度抗旱,耐贫瘠,具有很高的品质性状,其蛋白含量可高30%,因而一度在我国干旱缺水的西北地区广泛种植,但由于其植株与种子含β-L-ODAP,可致人瘫痪,在70年代被禁止种植。目前由于缺乏山黧豆基因组资源,特别是缺乏参与β-L-ODAP生物合成的基因数据,我们利用基因编辑等现代育种技术改良山黧豆仍然困难重重。

    近日,英国东英吉利大学PeterM.F.Emmrich团队在国际知名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在线发表题为“Genomics and biochemical analyses reveal a metabolon key to β-L-ODAP biosynthesis in Lathyrus sativus”的论文,该团队构建了一个山黧豆的基因组草图,可用于豆科植物之间的基因组比较分析,标记辅助育种和开发高质量的遗传和物理图谱,并为山黧豆基因编辑提供基因组数据。该团队已经通过这一基因组,为我们提供了一条通过基因敲除获得低/零ODAP性状山黧豆的途径。

    随后,该团队结合先前研究,基因组学和生化分析发现在β-L-ODAP生物合成途径中的最后一步反应是将草酰辅酶A的草酰部分转移到L-DAP的末端氨基上,该过程由LsAAE3和LsBOS酶催化。

    原文链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3-36503-2

    转自:“植物生物技术Pbj”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浏览(208)
    点赞(0)
    收藏(0)
  • 上一篇:北京农学院、北京林业大学解析重要栎属植物 - 槲树染色体水平基因组并揭示其叶色转变的调控机制

    下一篇:福建农林大学林学中心顾连峰教授课题组开发利用竹花叶病毒为载体探究竹子功能基因的技术体系

  • 首页

  • 文章

  • 期刊

  • 帮助

  • 我的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备案号:豫ICP备20210362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