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资讯 » 其他

  • 首 页
  • 期刊选题
  • 期刊点评
  • 期刊大全
  • 学人博客
  • 编辑征稿
  • 投稿选刊
  • 万维群组
  • 学术会议
  • 万维读书
  • SCI/E期刊
  • SSCI期刊
  • AHCI期刊
  • 如何实施基于主题意义的英语教学?

    阅读: 2023/3/2 17:53:40

    如何实施基于主题意义的英语教学

    2022年版课标强调:“内容的组织以主体为引领,以不同类型的语篇为依托,融入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语言技能和学习策略等学习要求,以单元的形式呈现。”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围绕主题设计具体的课堂教学活动。那么怎么样实施呢?建议如下:

    (1)尽量围绕主题和语境设计教学目标。课堂教学目标应该既包括基于主题的教学目标,也包括语言目标。基于主题的教学目标是指学生经过课堂学习在某个主题方面获得新的知识或加深对该主题的理解。

    (2)围绕主题安排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活动;通过主题把教学内容和不同教学板块联系起来。在很多英语教师的心目中,教学内容就是语音、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以及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其实,这是对教学内容的狭义理解。这里说的内容是指语篇本身的内容,即语篇表达的观点、再现的经验、传递的情感态度等。英语教学通常要基于口头或书面语篇开展教学活动,而这些口头或书面语篇肯定包含围绕某些主题的内容。这样看来,英语课堂教学的内容就可能包括两方面:语言内容和主题内容。语言内容就是学生需要学习的语音、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以及听、说、读、看、写等语言技能;主题内容就是语篇承载的表意内容。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自始至终地在语境中接触、体验、感知和学习语言,建议围绕主题内容来安排课堂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活动,而不是围绕语言内容来设计。学生在理解语篇内容、探究语篇主题意义的过程中能够体验语言的使用、感知语言的结构、尝试运用所学语言。

    (3)将学习内容与学生自身的知识、经验、情感态度结合起来。在过去相当长的时期内,英语教学主要围绕语言内容来开展学习活动。课堂上学生主要是学习和操练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语言输出(运用)环节学生也不是表达真实的交际意义。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教学内容未能与学生自身的知识、经验和情感态度结合起来。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英语教学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契机。在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课堂上,学生不仅要充分理解语篇的意义(understand the texts),还要对语篇意义做出一定回应( respond to the texts),即分析、阐释、评价、判断语篇传递的信息和表达的意义。在此基础上,学生还要创造语篇(create texts),表达自己的知识、经验和情感态度。因此,在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课堂上,教师要特别注意将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与学生的知识、经验、情感态度结合起来。教师要时刻意识到,意义探究的主体是学生,不是教师:要让学生积极投入主题意义探究的过程;要引导和鼓励学生说真话,表达真实思想和体验;要让学生感觉到,课堂学习不是在学习英语,而是在与同学、老师分享和交流知识、经验和情感态度。

    (4)合理安排主题意义探究与聚焦语言知识的学习活动的顺序。我们强调在英语课堂上开展主题意义探究,并不意味着语言知识的教学不重要。在任何语境下的英语教学都不能忽视语言知识的教学。交际型语言教学、任务型语言教学等教学途径都强调理解和表达真实的交际意义,但这些教学途径都重视聚焦语言知识的学习活动。过去长期盛行的一种做法是,先学习语言知识,然后学习和理解语篇,即先学后用。这样做看似符合逻辑,但在学习语篇之前教授语言知识,肯定是脱离语境的学习,其效果往往是事倍功半的。因此建议聚焦语言知识的教学活动安排在语篇学习活动之后。这样,学生在语篇学习过程中接触语言、感知语言、理解语言,为聚焦语言知识的学习奠定基础。另外,在聚焦语言知识的学习活动中,重点是学习目标语言项目(词汇、语法等)在语篇中的意义和用法,而不要教授这些语言项目的所有意义和用法。

    参考文献:《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课例式解读初中英语 程晓堂

    转自:“中小学英语教学研究”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浏览(220)
    点赞(0)
    收藏(0)
  • 上一篇:如何理解元认知策略和认知策略?

    下一篇:如何理解英语活动观?

  • 首页

  • 文章

  • 期刊

  • 帮助

  • 我的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备案号:豫ICP备20210362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