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2023/3/2 17:56:02
2022年版课标指出:“课堂评价主要指对学生课堂学习行为、学习方式和学习表现的评价。教师应根据课堂教学目标,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进步和学习困难。”课堂评价不能局限于了解学生对当堂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而是要关注学习的方方面面,如学生对学习活动和学习内容的兴趣,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学生思维的活跃性,学生所谈观点的合理性和逻辑性,学生口头或书面表达的准确性、流利性和创新性。
教师应根据学生回答问题、小组讨论、表达观点、课堂测验等环节的具体表现,以口头、书面形式给予学生有针对性的反馈、鼓励、指导和建议。对学生语言输出过程中存在的不足要有一定的宽容度,尤其是不要直接否定学生的回答或给出过于武断的结论。在不同的教学环节中,要结合活动内容和目的,在评价时有所侧重。例如,在读后讨论环节,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能结合所读课文,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该环节的评价,应侧重学生表达内容的逻辑性、深刻性和创造性,不宜将语言表达的准确性作为评价的重点。
课堂评价要避免形式化。例如,在一些课堂上,学生发言以后,教师机械地让其他学生通过举手、举牌等方式对发言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再如,有些教师利用平板电脑等工具,让学生把答案发到平台上,教师向学生展示所有学生的答题情况(如有多少人分别选了A、B、C、D选项)。这些评价方式其实没有太大的实际价值,也占用了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
参考文献:《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课例式解读初中英语 程晓堂
转自:“中小学英语教学研究”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上一篇:如何实施作业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