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资讯 » 学界研圈

  • 首 页
  • 期刊选题
  • 期刊点评
  • 期刊大全
  • 学人博客
  • 编辑征稿
  • 投稿选刊
  • 万维群组
  • 学术会议
  • 万维读书
  • SCI/E期刊
  • SSCI期刊
  • AHCI期刊
  • 今晚线上讲座预告|不要过度神话ChatGPT

    阅读: 2023/3/6 13:51:44

    如今,大学的“围墙”逐渐被打破,网络直播与视频成为越来越多年轻人获取知识、激发思考的新方式。近期,随着聊天机器人ChatGPT的火热出圈,人工智能的话题也再一次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它强大的语言理解和文本生成能力既令人恐惧,又令人着迷,于是,那些自Alphago击败李世石、元宇宙霸榜热搜之后的话题又一次复现:人工智能进化得越来越快,人类是否将被取代?

    我们该怎么如何看待ChatGPT的火热出圈?复旦大学徐英瑾教授做客北大博雅讲坛,带领大家看清技术神话背后的逻辑。直播主要围绕以下话题展开:

    1.ChatGPT是基于何种人工智能哲学而产生的?它究竟有多厉害,真的可以取代文字工作者和程序员吗?

    2.它能够产生人们所设想的那样的人工智能吗?这种“生成性”人工智能与已有人工智能的底层逻辑有怎样的差别?

    3.人工智能的发展现状如何,它将在多大程度上形塑和改变我们的未来?

    01

    活动信息

    直播主题:不要过度神话ChatGPT

    直播时间:2023年3月06日19:30—21:00

    主讲嘉宾:徐英瑾

    主办方:北京大学出版社

    协办方:北大博雅讲坛(第494期)

    战略合作:搜狐、喜马拉雅、网易公开课、中国经营报、百家号、央视频、抖音、快手、视频号、B站、微博

    收看方式!

    长按识别二维码即可收看

    02

    特约嘉宾

    徐英瑾

    徐英瑾, 1978年生于上海,哲学博士,现为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专长为分析哲学史、心灵哲学、人工智能哲学以及分析哲学与欧陆哲学比较研究。已出版专著:《心智、语言和机器——维特根斯坦哲学和人工智能科学的对话》(人民出版社,2013)、《用得上的哲学:破解日常难题的99种思考方法》(上海三联书店,2021)等,发表中英文学术论文百余篇。

    来源:博雅好书

    转自:“艺术与学术”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浏览(193)
    点赞(0)
    收藏(0)
  • 上一篇:吕澎:中国当代艺术已经“心力衰竭”

    下一篇:《中国奇谭》:一次本土动画的多元探索

  • 首页

  • 文章

  • 期刊

  • 帮助

  • 我的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备案号:豫ICP备20210362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