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资讯 » 招聘

  • 首 页
  • 期刊选题
  • 期刊点评
  • 期刊大全
  • 学人博客
  • 编辑征稿
  • 投稿选刊
  • 万维群组
  • 学术会议
  • 万维读书
  • SCI/E期刊
  • SSCI期刊
  • AHCI期刊
  • 厦门大学刘刚教授课题组招聘博士后!

    阅读: 2022/5/6 11:33:44

    研究生科研必备 2022-05-05 23:26

    一、导师简介

    刘刚,厦门大学南强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及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中组部青年拔尖人才,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理事及青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生物材料学会理事,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分子影像学组副组长,中国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分会介入医学工程与生物技术学组副组长,中国生物物理学会材料生物学与智能诊疗技术分会副会长。长期致力于分子影像学及药物递送系统研究,指导研究生在Nat Nanotechnol、Nat Commun、Sci Adv、PNAS、JACS、Adv Mater等国际知名杂志发表论文200余篇(H因子67,引用超过1.4万次)并连续入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榜单,参编国家规划教材5部,英文专著16部。获得国家专利授权18项,其中6项进行了企业技术转移及临床转化并获国家或省级科技奖7项。

    二、申请条件

    1.年龄一般不超过35周岁,思想品德端正、身心健康;

    2.申请人需在国(境)外获得博士学位,学校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高校,排名应在该国前三,其他国家(或地区)获得博士学位学校排名应不低于世界前100名;

    3.在福建省全职脱产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时间不少于20个月;

    4.博士期间取得突出的研究成果;

    5.申请人具有良好的中文(或英文)听、说、读、写能力。

    三、科研环境

    已出站博士后任职:厦门大学(南强青年拔尖人才),中山大学(引进人才计划),重庆医科大学(高层次人才)

    超稳定均相混合系统、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等离子系统、分子影像中心成像平台【厦门大学分子影像暨转化医学研究中心拥有完善的小动物分子影像设备和放射性药物实验室,包括已购置的医用回旋加速器 (IBA Cyclone 18/9 HC)、多功能放射药物合成系统(IBA Synthera)和已安装到位的小动物PET/CT (Siemens Inveon)、SPECT/CT (Mediso nanoScan SC)、小动物高场强MRI (Bruker 9.4T/200mm)、小动物多光谱光声断层扫描成像系统 (Endra Nexus 128)、生物发光小动物活体成像系统 (Caliper IVIS Lumina II)、荧光小动物活体成像系统(Carestream FX Pro)等先进、完善的分子影像研究设备。】

    四、招聘程序

    1. 应聘人请将个人简历发送至联系邮箱jintaopan@xmu.edu.cn,请注明“应聘博士后+姓名”,并在邮件中注明对近期重点研究方向的某一或多个方向感兴趣。截止6月30日。

    2. 初选合格者将通过电话邀请到厦门大学面试。

    3. 通过面试者到指定医院进行体检,体检合格者即可按厦门大学(博士后管理)中关于申报博士后的程序进行申报进站。

    五、其他博士后招聘

    1. 海外博士后(长期招聘)

    申请条件

    ①年龄不超过35周岁,思想品德端正、身心健康;

    ②近3年在国(境)外取得博士学位的外籍博士或中国籍留学博士。;

    ③世界排名前 100 名的高校, 或者其博士学位所属学科世界排名前 100 名(以当年度最新ARWU、泰晤士、QS、U.S.News为参考)。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申请人,条件可放宽至博士毕业学校为本国排名前3名的高校。在德国获得博士学位的留学人员或外籍博士,如获得德国亥姆霍兹联合会正式推荐可申请本项目,不受学校或专业排名限制(联系方式:德国亥姆霍兹联合会驻北京办事处,何宏博士,010-65907866,hehong@helmholtz.cn)。

    ④博士期间取得突出的研究成果;

    ⑤申请人具有良好的中文(或英文)听、说、读、写能力。

    2. 普通博士后(长期招聘)

    申请条件

    ①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学风;

    ②年龄在35周岁(含)以下,身心健康;

    ③具有海内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博士学位,获得博士学位一般不超过3年;

    ④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对科研事业怀有高度热情。

    六、支持政策

    1. 薪酬及福利:获得人社部与福建省博士后联合资助者每年32万元(含工资、津补贴、补助、单位公积金等) ;未获得计划者21万/年,合作导师可根据博士后科研能力及表现,进一步追加配套,上不封顶。学校为博士后缴交社会保险和公积金;

    2. 科研经费:进站后可申请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等(5-18万);

    3. 住房:可选择入住校内博士后公寓;

    4. 补贴:未入住公寓的按月发放租房补贴;

    5. 子女就学:享受学校教职工子女同等教育资源;

    6. 学术头衔:博士后在站期间,可申请特任助理研究员、特任副研究员学术头衔,特别优秀者,可申报厦门大学南强青年拔尖人才计划,给予特任研究员学术头衔;

    7. 对外交流:在站期间可根据需要申请出国(境)开展学术交流、合作研究;(哈佛医学院、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

    8. 留校任职:在站期间可随时应聘学校教职,学校亦随时选聘优秀博士后留校任教。

    七、联系方式

    联 系 人:潘金韬

    联系电话:16659005215

    电子邮箱:jintaopan@xmu.edu.cn

    地址:厦门市翔安区翔安南路4221-116 厦门大学分子影像楼

    邮编:361102


    浏览(427)
    点赞(0)
    收藏(0)
  • 上一篇:国自然陆续送审,函评专家一般都是哪些人?

    下一篇:拜登声称要占据“技术制高点”以确保对华竞争优势

  • 首页

  • 文章

  • 期刊

  • 帮助

  • 我的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备案号:豫ICP备20210362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