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资讯 » 学界研圈

  • 首 页
  • 期刊选题
  • 期刊点评
  • 期刊大全
  • 学人博客
  • 编辑征稿
  • 投稿选刊
  • 万维群组
  • 学术会议
  • 万维读书
  • SCI/E期刊
  • SSCI期刊
  • AHCI期刊
  • 毕业时手握大量offer,就是优秀研究生吗?

    阅读: 2022/5/7 11:44:02

    学术猫 2022-05-06 14:00

    研究生就业面临的真实情况

    作者 | 马臻(复旦大学教授)

    我经常参加研究生就业分享会。

    分享会上,研究生们自豪地介绍自己丰富的简历和拿到的一大把offer。然而,听着听着,我有些困惑:

    在中期考核和毕业论文答辩时,研究生们纯粹地介绍着自己的科研进展,仿佛处于一个纯学术的世界。但为何在就业分享会,突然冒出来那么多实习经历?

    拿到一大把offer,也许能证明这位学生很优秀。但是,哪来那么多时间网申和外出面试?

    他的一大把offer分布面很广,他知道自己要什么吗?人只要找到自己喜欢的工作就可以了,还是需要无限制地去参加面试、拿到一大把offer来证明自己的优秀?找工作、拿offer是否像做题、刷分一样,数字越大越好?

    上述困惑就反映了理想和现实的不一致。

    导师眼中理想的世界是,研究生处于纯粹的科研世界,最后能花少量时间找到一份工作。

    但是,研究生在不同的场合,需要展示不同的东西。有的场合展示自己纯粹的科研世界,不谈别的;而有的场合展示自己丰富的实习经历和理想化的就业情况,不谈科研。

    那么,事实真相是什么呢?

    真相之一是:每一个研究生都是不同的。

    在研究生就业分享会上分享的,只是优秀学生的典型。

    有的学生在C9高校读本科时就开始做科研积累实验数据,基础好,因此在读研期间能很快把毕业论文搞定,能有很多时间外出实习。

    有的学生把论文发在审稿快、要求低的“开放获取”的杂志,把自己“解放”之后,能有很多时间外出实习。

    但问题是,人的智力有高有低,能力有高有低,科研进度也有快有慢。对于大多数研究生来说,发出小论文并写出优质的大论文还是有些困难的。自身完成学业都难保,更不用说花很多时间外出实习、找工作了。

    真相之二是:每一个导师的要求是不同的。

    有的导师和学生达成共识:只要学生能够在研二把小论文发了,把大论文写得差不多,就可以在研二暑假外出实习。

    而有的导师不停地推动着研究生做实验。当研究生发表了一篇论文之后,导师还要第二篇、第三篇。有时候导师甚至卡着学生的论文不让投稿,以防学生论文发表后“翘尾巴”不做实验。

    那么,研究生外出实习是不是必须的呢?没有外出实习就找不到工作?

    完全不是这样的。

    我看到有很多研究生没有外出实习都能找到工作。然而,这种工作往往和本专业有一定的相关性,比如从事研发。

    要想跨专业做别的工作,比如学环境专业的研究生去做电商、金融,那么最好有和将来的工作相关的实习经历。

    这又回到了刚才所说的“理想和现实”问题。

    理想的情况下,研究生最好能外出实习,这对找工作有帮助。但在现实情况下,研究生的职业发展和完成学业争抢着时间,存在着矛盾。如果不能兼顾的话,到底应该以哪个为准呢?

    如果职业发展和完成学业不能兼顾的话,应该首先以完成学业为准。

    在实际中,不乏出现这样的现象:有的学生虽然找到了工作,但毕业论文没有通过或者小论文没有发表而毕不了业或者拿不到学位证,导致找到的工作也被撤销了。

    学位证还和落户挂钩,如果毕业时没有学位证的话,那么会影响学生在大城市落户。

    那么,我说的这些话对研究生有什么启发呢?研究生应该怎么做呢?

    第一,走好自己的路,要学会取舍。

    在就业分享会上,有的分享者说自己曾经考了教师资格证,后来才发现纯粹是浪费时间,她找到了很多别的工作,而没有当教师或者加入教培行业。

    我也曾对研究生说过,读研究生不要总是想着考雅思、刷六级成绩,我不招收忙着考英语证书的学生。

    与其花时间复习英语,还不如先把小论文发了,把大论文写好,在研二暑假做一份为期两个月甚至三个月的实习,研三还有充足的时间找工作。

    学会取舍还表现在早早地想清楚自己究竟要考公务员还是要去企业工作或者读博士,究竟要从事和本专业相关的工作,还是从事和本专业无关的工作。

    “海投”简历会花很多时间,按理说不会对导师构成太多的影响——反正浪费的是学生自己的时间。

    但问题是,在并非理想化的情况下,容易出现“两头不着杠”的情况。即完不成学业,或者导师对学生这么做很不满。

    第二,考虑清楚:什么是理想的offer?公司的名字好听?给的钱多?

    公司是白给你钱的吗?公司给你100万元年薪,你至少得给公司挣几百万元才能证明你存在的合理性吧?你能干这个活吗?身体不会累坏了吧?还有时间照顾家庭吗?

    再比如,如果你通过美化简历的方法混进了一个公司,进去后发现自己不适合这个工作、无能力也不行。

    关键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

    第三,不要盲目地和别人攀比。

    很多学生都会和别人攀比:在学业上取最低标准(“别人只是发了某某大学学报也能毕业”“别人没有发论文也能毕业”),而在要求导师放自己外出实习上取最高标准(“别的导师放自己的学生外出实习”)。

    这样的做法,在导师那里就造成了张力,带来了困扰。人不能离“合理”两个字相差太远。

    在参加研究生就业分享会时,我作为导师代表,也进行了分享。

    我说,对于将来想找工作(而不是读博)的硕士生来说,要把研二当做“决战”的“战场”。

    最好在研二能够搞定小论文,并写出大论文初稿。然后在研二暑假外出实习,研三时一边继续修改大论文,一边找工作。

    如果做不到这一点(这也是完全有可能的,由各种因素决定,例如自己的能力、科研课题的难易程度、导师的要求),那么还得认清楚现实,首先实现自己的学业进度,确保自己能正常毕业。

    万一不能正常毕业,那就放平心态。就像一块没长好的硫酸铜晶体放在硫酸铜饱和溶液中,随着时间的推移,自然能长大、长好。

    转载自:马臻 科学网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浏览(346)
    点赞(0)
    收藏(0)
  • 上一篇:学术快报:Nature(VOLUME 604 ISSUE 7907, 28 APRIL 2022)

    下一篇:BIOI 最新速递 | 计算机模拟预测联合体内动物模型探讨天然植物及其单体的胃肠保护作用和机制

  • 首页

  • 文章

  • 期刊

  • 帮助

  • 我的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备案号:豫ICP备20210362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