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资讯 » 论文写作

  • 首 页
  • 期刊选题
  • 期刊点评
  • 期刊大全
  • 学人博客
  • 编辑征稿
  • 投稿选刊
  • 万维群组
  • 学术会议
  • 万维读书
  • SCI/E期刊
  • SSCI期刊
  • AHCI期刊
  • JERP | 针对MYC的胰腺癌治疗策略

    阅读: 2022/5/7 14:15:27

    原创 汤地 刘宇虹 华誉学术 2022-05-06 17:30

    Journal of Exploratory Research in Pharmacology

    《药理学探索研究杂志》

    文章导读

    胰腺导管腺癌 (Pancreatic ductal adenocarcinoma, PDAC) 是一种最具挑战性的难治性恶性肿瘤,有关PDAC治疗的研究成果和临床转化仍有待进步。由于传统的非手术治疗方法收效甚微,PDAC的5年生存率大概是5%-10%。现有的研究揭示了MYC基因影响PDAC的具体机制,并阐明抑制MYC是一种富有前景的治疗方向。本综述探讨了直接或间接针对MYC的胰腺癌治疗策略。

    作为一种经典的核受体/转录因子,Myc蛋白的过表达是PDAC发生和发展的重要事件。有关的基因组变异中,MYC基因扩增是最常见的类型。研究还发现,细胞内多种信号网络的异常激活(如KRAS基因突变,在PDAC中的发生率高达90%),可使Myc过表达或蛋白稳定性变化,进而影响一系列细胞生物学活动,从而导致癌症发生(图1)。

    图1 Myc调控的细胞功能谱。转载自参考文献9,已获得Springer Nature的许可,版权2018。

    长期以来,试图直接作用于MYC序列的研究进展并不顺利,这其中CRRISPR-Cas基因编辑技术、非编码RNA近年来受到关注。主流的策略仍是利用间接手段以对抗MYC基因的过表达,大致可分为六大类:

    (1)针对MYC转录;

    (2)针对MYC mRNA翻译;

    (3)调节Myc的稳定性;

    (4)调节Myc-Max相互作用;

    (5) 针对Myc与下游基因的结合;

    (6)应用合成致死概念(表1、图3)。

    表1 针对MYC以治疗PDAC的候选化合物

    图3 示意图:间接针对MYC的六种方法

    结论展望

    抑制MYC 基因转录和调节Myc蛋白质稳定性(如蛋白酶体-泛素系统)的方法最常见,有关的实验室研究和临床试验也相对较多。此外,通过针对Myc/MAX异二聚体形成,可有效抑制Myc蛋白对下游基因的调控作用。然而由于细胞内的代偿机制,作用于单一通路的方法容易以耐药而告终。因此,应用合成致死概念,或可弥补这类不足,并由此挖掘更多的潜在靶点。可以肯定的是,针对MYC治疗PDAC是一个广阔且富有前景的研究方向。

    本文“Targeting MYC to Combat Pancreatic Cancer”在期刊Journal of Exploratory Research in Pharmacology上发表,DOI:10.14218/JERP.2021.00015

    投稿:2021年6月1日;修回:2022年2月15日;接受:2022年3月11日;上线:2022年4月28日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汤地

    主任医师,外科学博士。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普通外科主任,中山大学医学院副院长。从事消化道肿瘤研究,主要方向包括胰腺癌的发生与转移机制研究,肝癌免疫微环境的变化与临床化疗联合免疫治疗的模式探究等。发表中英文核心期刊近50篇,参与多部专著编委。

    第一作者

    刘宇虹

    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研究生(外科学方向)在读。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肿瘤类器官培养及转化研究,主要利用类器官模型研究肿瘤的精准防治及新型免疫疗法。目前发表中文核心一篇,SCI一篇,参与多项国家级,省市级课题。

    第一作者

    甘翌翔

    中山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在读本科生,先后于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进行本科科研。以共同第一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1篇。主要研究兴趣:肝胆胰肿瘤的临床诊治与药物研发,虚拟现实技术在解剖学、外科学的应用。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浏览(637)
    点赞(0)
    收藏(0)
  • 上一篇:研究生送导师上杰青被发现,表示:不培养你了

    下一篇:JCTH Q&A | 常见投稿相关问题解答

  • 首页

  • 文章

  • 期刊

  • 帮助

  • 我的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备案号:豫ICP备20210362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