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2023/3/27 14:23:58
课程概要
主讲人:方晓风
主办方:上海美术学院
讲座形式:线下&线上讲座
地 点:上大路99号上海美术学院418室
时 间:3月27日(周一)14:00-17:00
主讲人简介
方晓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长聘教授,博士生导师,《装饰》杂志主编,中国建筑学会室内分会副理事长。
在近十年来一直思考、探讨并积极实践如何确立设计学的学科范式。在世界范围内,设计作为一门新兴学科,面临学科范式不清晰的问题。在国内,众多院校设计学科都脱胎于美术学科或者工科,学科范式深受这两个学科的影响。方晓风教授提出基于设计学的综合性和实现能力,通过“实践导向、研究驱动”建立设计学科新范式,在其主编的《设计研究新范式》《设计研究新范式2》《设计研究新范式3》系统呈现了设计学科新范式倡导下的国内外优秀研究成果,为设计研究者提供了许多可参考的研究视角、方法和路径。
方晓风的建筑史与设计史研究,以追问成因为切入点,从发生的角度,将造物活动置入文化系统之中进行考察,以物见人。方晓风主张以系统整合的方法进行设计,长期从事中国古典园林造园理论与技法的研究。著有《中国园林艺术:历史、技艺、名园赏析》《建筑风语》《写在前面》《设计风眼》等专著,是环境审美理论的研究者与倡导者,是杭州西湖雷峰新塔的主要设计者。历年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
方晓风也是设计伦理研究的倡导者,2007年《杭州宣言》的倡议者之一。始终关注设计成果的人文价值与意义,是活跃的设计批评者。近年来,方晓风亦深入探讨设计思维的教育与传播,关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路径。与中央电视台合作,策划完成了大型系列纪录片《为中国而设计》《世博建筑》,也是首届北京国际设计三年展的中方策展人之一。
教学内容
在新时代文化创新成为一个重要的战略目标,实现这一战略目标的具体路径需要各界展开积极的探索,讲座首先通过案例分析来讨论文化的真正内涵为何,在文化理解和传播方面容易出现的“符号化”偏差。对于文化创新而言,除了宏大叙事的方式之外,更要注重日常生活的重要性。日常性成为现代化转型的核心要素,亟待提升对其的研究和认识。演讲将通过当下国外若干新产品的成果来探讨产品创新的基础逻辑,进而说明日常生活与文化创新的相互关系。
本次讲座为线下讲座!
本校学生请长按下方二维码
在【活动报名列表】中进行报名
报名系统将于3月27日上午9点关闭
本次活动报名上限150人,请务必确认可以准时到场。请同学务必通过【上美讲堂活动管理平台】提前报名,系统将为前150位报名成功的同学预留座位。请报名成功的同学最晚在讲座开始前15分钟到达现场入座;讲座开始前15分钟时段,空位将为提前到达现场等候的未报名观众开放,人满为止。谢谢大家的配合!
校外观众及未报名成功的本校学生也可以通过会议直播链接观看本次讲座。
会议直播:
https://meeting.tencent.com/l/CBewCs0mj2mV
来源:上美讲堂
转自:“艺术与学术”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