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资讯 » 学界研圈

  • 首 页
  • 期刊选题
  • 期刊点评
  • 期刊大全
  • 学人博客
  • 编辑征稿
  • 投稿选刊
  • 万维群组
  • 学术会议
  • 万维读书
  • SCI/E期刊
  • SSCI期刊
  • AHCI期刊
  • Cardiology Plus | ACS患者临床特征和住院治疗策略:来自中国2096家通过认证的胸痛中心数据

    阅读: 2023/4/3 14:12:58

    近期,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杨清教授团队、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霍勇教授和武汉亚心总医院苏晞院长于国际英文期刊——心血管健康联盟官刊《Cardiology Plus》合作发表论著“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in-hospital management strategies in patients with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results from 2,096 accredited Chest Pain Centers in China from 2016 to 2021”。

    该研究基于胸痛中心数据库2016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期间的1745118例患者数据,描述和总结了通过认证的胸痛中心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特征、时间延迟、治疗策略和住院结局,这将有助于提供有关ACS患者管理的时间趋势的新近信息。

    引用本文:Li L, Zhou X, et al.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in-hospital management strategies in patients with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results from 2,096 accredited Chest Pain Centers in China from 2016 to 2021. Cardiol Plus 2022;7:192–199.

    doi: 10.1097/CP9.0000000000000032.

    研究背景

    既往国外研究表明,设立胸痛中心显著缩短了胸痛的诊断时间,缩短了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的缺血-再灌注治疗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了再住院,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在中国,胸痛中心认证是改善急性胸痛患者诊断、治疗和临床管理的一种重要全国性方法,且已被证明可以改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住院结局。然而,目前关于中国胸痛中心入院的ACS患者的特征和住院治疗策略的信息仍有限。

    数据来源和研究人群

    研究筛选了胸痛中心数据库中2016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所有患者的病例记录。入院时诊断为STEMI、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或不稳定型心绞痛(UA)的患者被纳入分析。

    心脏病专家根据症状、心电图证据和心脏肌钙蛋白水平的标准临床实践指南做出诊断。研究进一步排除了年龄小于18岁或身份证件信息不完整的患者。纳入和排除流程如论文图1所示。

    论文图1. 研究流程图

    研究结果

    最终分析共纳入1,745,118例ACS患者,其中STEMI占40.1%,NSTEMI占20.0%,UA占39.9%,平均年龄63.6岁,女性占31.8%。

    1. 时间延迟与院内结局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STEMI患者,从患者进入医院大门到导丝通过的中位时间(D-to-W)为72.1分钟。溶栓患者的从首次医疗接触到溶栓开始的中位时间为32.分钟。

    胸痛中心平均住院天数为7天,整体院内死亡率为2.0%,其中STEMI为3.0%,NSTEMI为2.1%,UA为0.3%。

    论文表2. 时间延迟和院内结局

    2. 不同级别医院STEMI患者的再灌注策略

    2016-2021年,62.8%的STEMI患者接受了直接PCI治疗。在研究期间,一、二级医院的直接PCI比例有所增加,同时院内溶栓比例有所下降。

    此外,2020年至2021年间三级医院的院内溶栓率较之前有所增加,可能是受COVID-19疫情影响。从2016-2021年,院前溶栓的比例变化不大,且数量有限,可能是由于院前急救人员培训不足。

    论文表3. 2016-2021年STEMI患者的再灌注策略

    3. 不同再灌注策略的STEMI患者的死亡率时间变化

    2021年,在四种再灌注策略中,溶栓联合PCI治疗的患者死亡率最低(1.48%),其次是仅接受PCI治疗的患者(2.26%),仅溶栓和既未溶栓也未行PCI治疗的患者死亡率分别为6.00%和9.14%。

    论文图3. 2016-2021年STEMI患者不同再灌注策略及相应死亡率的时间变化

    4. 胸痛中心建设的地理分布差异

    截至2021年底,共有2096家胸痛中心通过认证(标准版1047家,基层版1049家)。胸痛中心覆盖了中国大陆31个省,分布在全国321个县级市,覆盖率达96%。论文图4描述了在省级每1000平方公里每家胸痛中心所需救治的人口数,这也体现了胸痛中心建设在不同地理区域有很大差异。

    论文图4. 胸痛中心建设的地理差异

    研究总结

    综上所述,近五年通过认证的胸痛中心缩短了ACS患者的诊疗延误,使STEMI患者PCI的比例以及死亡率均达到了较为可观的水平,胸痛中心住院急救流程得到优化和完善。

    然而,院前急救仍存在不足之处,如院前心电图传输较少,院前治疗时间相对滞后,这表明目前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是院前到院内、院内到院外的衔接,构建各级医院统一救治、快速精准转诊的区域协同管理网络。

    关于本文的更多详情,请阅览Cardiology Plus 2022年第4期第192-199页《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in-hospital management strategies in patients with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results from 2,096 accredited Chest Pain Centers in China from 2016 to 2021》,通讯作者为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霍勇教授、武汉亚心总医院苏晞院长和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杨清教授。(来源:瓣膜中心)

    原文链接:

    https://journals.lww.com/cardioplus/Fulltext/2022/12000/Clinical_characteristics_and_in_hospital.5.aspx

    转自:“医谱学术”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浏览(306)
    点赞(0)
    收藏(0)
  • 上一篇:温尚煜:钙化病变的处理策略和器械选择

    下一篇:国际动态丨RAS 病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猝死风险

  • 首页

  • 文章

  • 期刊

  • 帮助

  • 我的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备案号:豫ICP备20210362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