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资讯 » 学界研圈

  • 首 页
  • 期刊选题
  • 期刊点评
  • 期刊大全
  • 学人博客
  • 编辑征稿
  • 投稿选刊
  • 万维群组
  • 学术会议
  • 万维读书
  • SCI/E期刊
  • SSCI期刊
  • AHCI期刊
  • 中国医科大学一院孙英贤教授团队研究成果再登《柳叶刀》(The Lancet)杂志

    阅读: 2023/4/3 14:14:39

    近日,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孙英贤教授团队承担的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项目——中国农村高血压控制项目(CRHCP)II期结果:《非临床医师社区卫生保健工作者主导的强化降压干预策略在降低心脑血管事件中的效果:一项开放标签、结局设盲、整群随机对照研究》再次在线发表于国际医学顶刊《柳叶刀》(The Lancet)杂志(IF=202.731)。

    该研究首次证实,在全人群中强化降压治疗(以血压<130/80 mmHg为降压目标)可显著降低心脑血管事件及全因死亡率,同时也为我国农村及全球类似地区提供确切的高血压控制策略和可操作方案。

    近年来,国际上对高血压降压目标值这一重大科学问题存在很大争议。降压目标不仅是全球心血管及高血压领域学术争议的焦点,更是关乎全球十余亿(我国近三亿)高血压患者生命健康的重要临床问题。因缺乏充分证据,各国指南对降压目标值的推荐差异很大,2017年美国指南等将降压目标值确定为130/80mmHg,欧洲等高血压指南将其定为140/90mmHg。

    在以往发表的重大研究中,SPRINT研究证实,在心血管高危人群中强化降压可进一步减少心血管事件及全因死亡的发生;而STEP研究在60-80岁老年人群中证实,强化降压可进一步减少心脑血管事件发生风险。但对于大多数其他人群缺乏证据。

    针对这一问题,孙英贤教授团队开展了国际上最大规模的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CRHCP)。经过3年干预和随访发现,在全人群中强化降压可使高血压患者心脑血管事件下降33%,心肌梗死下降23%,脑卒中下降34%,心力衰竭下降42%,心血管死亡下降30%,全因死亡下降15%,充分证明了强化降压的有效性。

    此外,CRHCP项目还对强化降压的安全性进行了综合评价,与对照组比较,尽管干预组中低血压的发生率有所升高,但症状性低血压、损伤性跌倒以及晕厥的发生风险在两组间均无显著差异。

    本研究既阐明了该领域的重大科学问题,充分证实以130/80mmHg为目标的强化降压方案可以在全人群中显著降低心血管事件和全因死亡率,又解决了一个重要的技术难题,证明以非临床医师社区卫生保健工作者为主导的多层面干预措施可以有效管理高血压患者、降低血压,进而显著降低心脑血管事件及全因死亡的发生。

    本项目为我国乃至世界高血压防治提供新的确凿证据。

    来源: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专家简介

    孙英贤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主任,内科学教研室主任,中国医科大学心血管研究所所长、内科学科带头人。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二级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医学博士。

    主要社会兼职为:中国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常务委员、辽宁省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主任委员、辽宁省医师协会内科医师分会会长、中华高血压杂志副主编、《Journal of Translational Internal Medicine》(SCI收录杂志副主编。

    转自:“医谱学术”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浏览(270)
    点赞(0)
    收藏(0)
  • 上一篇:国际动态丨RAS 病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猝死风险

    下一篇:国际动态丨左心房冠状窦分流治疗有症状的心力衰竭

  • 首页

  • 文章

  • 期刊

  • 帮助

  • 我的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备案号:豫ICP备20210362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