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资讯 » 其他

  • 首 页
  • 期刊选题
  • 期刊点评
  • 期刊大全
  • 学人博客
  • 编辑征稿
  • 投稿选刊
  • 万维群组
  • 学术会议
  • 万维读书
  • SCI/E期刊
  • SSCI期刊
  • AHCI期刊
  • 提升质量如何“教、学、评”的思考

    阅读: 2023/4/3 15:11:13

    “循道而行,功成事遂”。在核心素养的时代,努力实现教、学、评一致性是落实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途径。

    首先,我觉得应该有清晰的目标,所以要花费60%的时间去研究学习目标的设计。学习目标的撰写首先是素养导向的,要能运用所学内容解决问题的迁移应用目标,还要有通过基础性知识技能进行意义建构的目标;其次是对课标的解析,即把“文本的课标”转到“行动的课标”,要通过课标的解读,解析出你需要的“产品”。

    其次,以核心素养为导向整合教学内容,把握每一学习主题涉及的范围、层次、要点,以及核心概念、重要问题。不仅要整体把握教学内容之间的关联,还要把握教学内容主线与相应核心素养发展之间的关联。根据实际需要对“内容要求”相关学习主题内容进行重新组合,加强内容之间的关联性,有针对性可以考虑跨学科主题学习。比如在一年级《太阳与月亮》这个单元中,基于新课标,没有明确要求学生知道太阳会发光、发热,对人类的生活有重要影响,只是明确月亮的形状变化,那么基于此就可以结合结合新课标对此项内容弱化,同时本单元和语文学科的《四个太阳》和《静夜思》有一定的关联,《四个太阳》这节课就是通过文字让学生感受太阳的特点及对人类的重要性,这和旧科学课程标准是相一致的,学科之间是融合的,2022版《科学课程标准》此项内容的删减可能就是基于这样的思考。这样多角度的整合教学内容,让我对现在的跨学科主题学习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我想教育也许就是多学科一起育人。当然在整合教学内容的过程中,还要强化情境设计与问题提出,问题提出应引知冲突,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促进学生积极探究,让学生经历观察、思考、表达、概括、归纳、迁移运用等学习过程,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发展核心素养。

    关于评价,我觉得过程性评价应贯穿日常教学的全过程,坚持素养立意,为检测教学目标服务,以发现学生学习中的问题,并提供及时帮助和反馈,促进学生更有效地开展学习。比如,我们平时的课程观察记录(手册)、学生课上的表现(采取的加分制度)等。过程性评价应围绕核心素养的达成和学业质量标准的具体要求,创设真实且有价值的问题情境,这个就倾向于我们的学科活动,同时科学课因此特殊性,我们有的单元就是科技制作课,比如六年级的《科技制作大比拼》单元,就渗透着这样的评价过程。其实评价已经不是教或学之后再来评的一个环节,也不是一个人教和另一个人学了之后等待第三者来评的那个孤立的环节,教学、学习、评价逐渐被看做是三位一体的关系,评价与教学、学习紧密地绞缠在一起,相互制约,相互影响。

    作者简介

    宋春莹,郑州教育博客博友,博客名:宋宋sky。2019年参加工作,任教于郑州市二七区长江东路第二小学,致力于小学科学教学。曾讲授过郑州市观摩示范课;指导学生开展科技实践活动,荣获第二十六届郑州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优秀科技辅导老师;在二七区小学科学课堂达标、“指向科学概念理解的教学” 第十届课堂文化节优质课评比活动,荣获一等奖;在二七区“说题命题”教学设计比赛中荣获一等奖。坚信教育是一种唤醒,是一种有温度的传递与继承,注重学生对科学概念的理解、思维的严谨性和逻辑性的发展,力求把科学课堂变成孩子们自主学习的乐园。

    朗读者简介

    徐娜,郑州教育博客博友,博客名:徐徐修行。中牟县韩寺镇中心小学语文教师,热爱旅游与摄影,热爱朗读与写博,曾获第11届、第12届郑州教育博客大赛优秀奖,第12届郑州教育博客大赛中牟县“县区博客之星”。不忘从教初心,喜看桃李成荫!让我们一起携手,在博园里悄悄蜕变、徐徐修行……

    转自:“老胡聊科研”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浏览(182)
    点赞(0)
    收藏(0)
  • 上一篇:如何写作SCI论文摘要,写作时需要注意什么问题?

    下一篇:郑州市教科所课题结项报告参考格式

  • 首页

  • 文章

  • 期刊

  • 帮助

  • 我的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备案号:豫ICP备20210362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