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资讯 » 其他

  • 首 页
  • 期刊选题
  • 期刊点评
  • 期刊大全
  • 学人博客
  • 编辑征稿
  • 投稿选刊
  • 万维群组
  • 学术会议
  • 万维读书
  • SCI/E期刊
  • SSCI期刊
  • AHCI期刊
  • 2022英语新课标解析

    阅读: 2022/5/12 16:01:21

    Hi大家好,我是Terry。

    2022义务教育新课标下来了,网上有非常多的解读。解读的内容中,专业和外行都有很多,所以有些内容导致大家非常恐慌。

    那么今天我从几个角度来解析一下,帮大家破除谣言,祛除恐慌,同时合理分析一下英语学习的趋势。

    尽管是长篇,但是没有任何废话,一定要详细看完。

    培养方向

    课标里的培养方向依然是注重核心素养,改革考试评价角度。

    这个方向主要是结合当前的双减政策如何做优化。

    考试评价这边呢,不再以过去的知识点考察,导致死记硬背,而是以基于核心素养进行,注重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察。

    核心素养呢,针对重要观念、主题内容、课程结构做更多优化。

    其实这个内容,就是不再以生硬的语法题、词汇题为主,而是更多面向阅读能力、写作能力等方面培养。

    考察内容,同样以能力型为主,下面会详述。

    答记者问

    课堂设置:英语没降低

    这个内容,基本上大量自媒体在这里散布的恐慌内容,一般是这样的:

    大家一定要注意分辨,英语的地位没有动摇。

    我们去查看旧版的过去的课堂设置的时候,发现英语的设置也是这样:

    大家可以发现,在过去的设置中也是百分之6-8。

    这个现象,就可以明白:

    英语的地位虽然弱于两个主课,但是一直没有变。

    课标细解

    课程等级变化

    旧版课标把英语课程分为五个等级:

    新版已经发生了变化,分为三级:

    从五级到三级,的确是变的坡度更陡了,所以每一级的进阶会变的难度更大。

    +号代表什么?

    +号在解说里,代表了供学有余力的学生选择。

    对应+号的内容,要用+号标识。

    其实仔细去看,每个级别都依然有培优的需求。

    尤其是双减之后,大家的英语学习更难去全民培训,所以一定会凸显,什么样的人更优秀?更有余力?

    大家可以自行思考上面这个问题。

    语言知识细则

    语音知识

    语音知识的总表做了一点点修订,这里突出一点:

    在一级和二级的时候,提到了“借助拼读规则拼读单词”。

    但是要注意,这里并不是说自然拼读能够主导。

    这里的拼读规则,依然要以校内的指导为主。

    自然拼读的意义是在原版教学里做辅助,不是必学,属于锦上添花的内容。

    所以大家不必纠结学不学自然拼读。

    但是音标确实应该根据学校的课程,或者自己平时能够去做多一些的训练。

    语音知识没有三级+的要求,所以是普适性的要求。

    词汇

    词汇要求大体依然是1600词汇。

    三级基础要求

    但是这里有培优项:

    三级+

    学有余力的词汇项,比普通的1600多出来400词汇。

    那是不是说我只学1600就够了?起码从词汇上,基本上99%的人都应该背诵2000词。

    趋势就出来了。

    语法知识

    语法知识依然是跟随大趋势走,更多的要求在运用上,即考察内容会更多的结合阅读、写作,不再是以前单一的语法题考察。

    这一点其实可以借鉴北京的中高考趋势分析,比如2022年海淀一模的分析。

    语篇知识

    语篇这边的占用内容会越来越高,我们从具体要求看:

    这里包含了三级普适和三级+,随着中高考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包括高考越来越明显,可以基本判断之后的考察趋势会是:

    综合化,即读中有写,写中有读。

    语言技能

    那我们来简单看看上面提到的三级课程等级,是怎么进行的。

    以第三级举例,9年级即初三:

    理解性技能

    这里主要看下面的3个优化项:

    显性隐性逻辑关系

    语话的意义

    多模态非文字资源传达的意义

    我们要从现在的语篇中去体会结构、逻辑关系、表达中心思想、推断以及其他各种文学方向的揣摩。

    从题目方向上,就不再是单纯的细节题,而会出现更多的推断题、主旨题以及考察结构的结构题。

    表达性技能

    也看3个优化项:

    发起谈话维持交谈

    文字和非文字手段描述

    质疑语篇内容观点并解释

    是不是很熟悉?

    区别于过去听口考试,过去只需要背诵、朗读,现在考察会更向KET、PET中的口语考试,谈话、对话、描述。

    下面是KP的口语考试内容:

    除了上面的剑桥五级考试方向,还要注意质疑并解释,这就是原版中所谓的critical thinking能力。

    我们以Unlock教材的内容为例:

    拿到材料-分析-评估-产生材料-记忆-理解-应用-产出

    大概是上面这么一个过程,我们以实际的教材中思考举例:

    判断观点是否相关

    尝试组织信息

    组织信息

    到最后输出,做一个完整的闭环。

    同样,在其他的原版教材中,也都有各种critical thinking的相关训练:

    Reading Explorer

    THiNK

    THiNK

    Pathways

    就不一一列举了,如上的这些原版教材,均有大量的critical thinking包含,其实就是学会分析并且尝试输出自己观点。

    这一套思路在高阶的雅思、托福、GRE考试中都非常常见,属于一个思辨能力的养成。

    总结

    总的来讲,新课标的发行,其实从官方的角度上阐述了现在的大趋势:

    单纯的考察知识变为考察能力。

    是非常符合现在的中高考趋势的。

    那么我依然建议大家两条路:

    原版提升能力

    能力框架是我们必须要提升的内容,所以不能只寄希望于课内课本,和无法训练听说读写的传统教材。

    合适的原版教材的学习是非常有裨益的。

    应试针对性准备

    能力的提升为学习者的应试打下良好的基础。

    但是千万不要迷信,任何一套教材都不能直接对标中高考。

    考试前,应该花时间去做针对性备考。

    两条路准备,会更符合今后的考察趋势。

    后话

    对于如何践行新课标,在学校的课堂中的确存在很多困难。

    新政策和新课标发行后,英语学习的课时变少了,但是其实考试难度增加了,尤其是综合性能力考察。

    同时也希望大家可以更早的准备起来,双减并不是不学习,而是需要更高效的学习。

    转自:特里精读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浏览(2384)
    点赞(0)
    收藏(0)
  • 上一篇:教学案例的写法

    下一篇:南江县2022年中国工商银行教育科研阶段成果展示暨课题研究推进活动成功举行

  • 首页

  • 文章

  • 期刊

  • 帮助

  • 我的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备案号:豫ICP备20210362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