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资讯 » 学界研圈

  • 首 页
  • 期刊选题
  • 期刊点评
  • 期刊大全
  • 学人博客
  • 编辑征稿
  • 投稿选刊
  • 万维群组
  • 学术会议
  • 万维读书
  • SCI/E期刊
  • SSCI期刊
  • AHCI期刊
  • 新传量化研究秘籍:关于控制实验法最通俗易懂的讲解

    阅读: 2023/4/23 10:33:34

    这次我们要学习的方法有一个听起来就很厉害的名字——控制实验法,传说中是比九阴真经还要强大的心法。

    没错!!学会它,你就可以成为武林中的下一个杨过。

    心法第一层:什么是控制实验法?

    控制实验法是指在受控环境里,在控制外来变量影响的同时,处理、操纵或观察一个或多个自变量,并测量他们对一个或多个因变量的效应。

    实验法的关键在于因果推断和变量控制。

    在实验法常用的四个术语中,变量是一个关键的概念。

    变量是针对常量而言的,解释持续性现象的称为常数/常量,而解释变化性现象采用的则是变数/变量。

    干预变量和控制变量非常容易混淆,区分的关键在于是否受研究者控制。

    上图即以“七日瘦身汤的减肥功效”为例,阐明自变量、因变量、干预变量和控制变量(据说瘦身汤可以解情花毒,记得按时服用)。

    心法第二层:变量间的三种关系

    所谓变量间的关系,乃相关关系,伪相关关系和因果关系三种。

    构成因果关系有三个必要条件,分别是逻辑共变性、时间先后性以及起因唯一性。

    心法第二层的最后一句口诀是“R X M O”,记得练此功法时气运丹田,心无杂念。

    心法第三层:非随机实验

    非随机实验是指实验中受试者或者没有分为实验组和控制组,或者分组方式不是随机分配的实验法。非随机实验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初步检测变量的信度、变量间关系和外来变量。非随机实验有四种常见类型。

    招式一:仅仅考察引入自变量后因变量的表现

    招式二:有参照组,能够进行组间比较

    招式三:只考虑自变量对同一受试者的影响

    招式四:比较差值而非绝对值

    非随机实验有以下显著缺点:

    1.在事后设计中,由于没有控制组也没有前测,所以很难从结果中推论,是该自变量的变化引起了因变量的变化;

    2.在有控制组的事后设计中,由于不是随机分配的受试者,在进行组间比较时不能确保各组之间的可比性,因为某一组别可能存在偏好性,这样的实验结果的信度也很难得到保证;

    3.在事前事后设计中,有两个明显的缺点:一是前测本身对后续测量会有影响,二是前测和后测之间的时间长度不定,在此中间可能会产生其他影响因素;

    4.在时间序列中断设计中,虽然是非随机的分组,但是由于其是比较各个相对时间段的差值而非观察的绝对值,就排除了测试本身的敏化效应影响,这一实验涉及往往耗时较长,而且会面临被试流失问题。

    非随机实验最大的问题在于由于无法控制组间的初始值,因此其的效度时常会遭受质疑。

    心法第四层:随机实验

    随机实验是指实验中被试者的分组方式是随机的,即所有被试者进入某个实验组别的机会是完全相等的。

    随机实验主要有以下两种:单因素实验和多因素(因子)实验。

    如果是考察两个变量之间的交互作用就使用单因素实验设计,如果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自变量的控制实验就可以用多因素实验设计同时考察这些变量。

    转自 | 媒课

    转自:“新传学苑”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浏览(176)
    点赞(0)
    收藏(0)
  • 上一篇:全国高校第七届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建设研讨会

    下一篇:新传荐读|破解网暴密码:人们为何在网络上变得残忍?

  • 首页

  • 文章

  • 期刊

  • 帮助

  • 我的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备案号:豫ICP备20210362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