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2023/4/27 8:55:09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为了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切实落实"强课提质"工作,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促进教师自身的学习和发展,2023年3月14日,在这春暖花开的时刻,青岛市“十三五”规划课题“初中数学基于信息技术的教与学”主题教研活动在城阳区第二实验中学举行,城阳区各校数学八年级教师、青年教师齐聚一堂,共同寻求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
一、课堂展示 教法研讨
城阳区第二实验中学翟璐老师给大家展示新授课《3.1.1图形的平移》,翟老师这节课从生活中的平移现象入手,引导学生观察平移的共同特点,总结平移的定义,通过组织学生动手操作,测量观察得出平移的性质,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的思考,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切实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真实生活,又服务于真实生活,培养了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的能力。
北京师范大学青岛城阳附属学校陈守莲老师给大家展示新授课《3.2.1图形的旋转》,陈老师这节课从旋转的定义和三要素,旋转的相关概念以及旋转的性质和应用等方面进行讲解,通过从学生熟悉的场景出发,课堂生成真实而精彩,巧妙地利用透明纸和几何画板引导学生探究旋转的性质,注重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考虑问题,提高学生动手操作的实践能力,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逐渐渗透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研究方法和类比等数学思想,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
二、思维碰撞 取长补短
课后,城阳区实验中学隋洪波老师和北京师范大学青岛城阳附属学校朱翠香老师对第一堂课从课堂结构、环节设计、知识内容等多方面进行了详细的点评。首先充分肯定了翟老师从生活中的平移入手,从学生熟悉的场景出发,引出平移的定义和性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结构严谨规范,知识呈现直观简介。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验证平移的性质,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并指出在教学中要放慢速度,关注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有所收获。
青岛市城阳第八中学罗万霞和城阳区第十五中学王玉洁老师第一堂课从环节设计、知识内容等多方面进行了详细的点评。肯定了陈老师以视频的形式进行导入新课,采用小游戏的形式,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借助几何画板的动态演示,学生在学习旋转的性质时能更直观更深刻,学生在动手操作透明纸得出结论的过程中锻炼了动手实践的能力。并指出课堂的时间可以控制得更合适一些,环节之间的转换可以设计得更流畅一些。
/////////
三、深度分析 共同提升
最后,城阳区教研室蔺老师进行了总结和精准指导。通过两位老师的课指出教师要走近学生,掌握学生学情才能做到了解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在数学课堂上有所收获。同时希望老师们认真学习新课标,加强新课标对于课堂的指导作用;加强有效集备,提高导学案的设计质量,课堂上要关注到每一个学生,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为学生打好学习数学的基础;在课堂上要善于应用实物展台和信息技术教学设备,让先进的技术真正服务于课堂,使学生的数学课堂学习更加高效。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一次教研,一次收获,一次成长,让我们坚守育人初心,发挥集体智慧,倾情教育写春秋,教研教改铸辉煌,共同打造有质量、有温度的课堂。让我们心怀希望,踔厉前行,共同谱写城阳数学教育的新篇章。
转自:“城阳初中数学教研”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上一篇:精研细备润无声,互学共研谱新篇——青岛市“十三五”规划课题 “初中数学基于信息技术的教与学”暨中考一轮复习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