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资讯 » 论文写作

  • 首 页
  • 期刊选题
  • 期刊点评
  • 期刊大全
  • 学人博客
  • 编辑征稿
  • 投稿选刊
  • 万维群组
  • 学术会议
  • 万维读书
  • SCI/E期刊
  • SSCI期刊
  • AHCI期刊
  • 「讨论 Discussion」最关键但最难写?只因没掌握这些技巧!试试遵循这7个Tips

    阅读: 2023/5/4 16:19:24

    以下文章来源于梅斯学术 ,作者Catherine

    在之前的文章中,小编穷尽毕生所学为大家介绍了一些有用的写作技巧,供诸位科研人在起草或编辑研究论文时参考,包括 摘要(Abstract)、 引言(Introduction) 、 方法(Method) 和 结果(Result) 的撰写要点。

    至此,论文手稿中大部分“技术问题”都已解决,现在让我们转向文章的尾部——「分析(Discussion)」部分。

    在本文中,小编将为大家介绍讨论部分的撰文技巧,全方位地展现研究的贡献以及重要性。

    一、「讨论Discussion」的目的

    讨论的目的是:根据所调查研究问题的已知信息,解释和描述研究发现的重要性,并解释这些研究发现后对问题的新见解。

    讨论将通过提出的研究问题/假设以及查阅的文献与引言联系起来,但并非简单地重复引言——而是延伸,即解释研究如何使读者对研究问题的理解从引言结束后向前推进。

    讨论部分是论文中最难写的部分,但又是最关键的总结部分!

    在讨论部分,作者首先将论文的不同发现联系在一起;并在现有文献的背景下,进行分析,提出推测,建议进一步研究,以及强调研究的意义和可能的影响。

    二、「讨论Discussion」应该写什么?

    如上所述,讨论部分的目的是:使用研究期间收集的结果,来回答介绍中提出的问题。

    在讨论部分中应该包括以下信息:

    1. 为什么要对这个研究项目感兴趣。

    2. 研究结果能填补怎样的知识差距。

    3. 不要重复介绍部分!相反,应该关注“为什么需要这项特定研究来填补你注意到的空白”,以及“为什么首先需要填补该空白”。

    4. 如何增加读者的知识基础,并激励其他人进行深入研究。

    5. 清楚地介绍“缺失的知识”。

    6. 回答介绍中提出的每个问题,并解释该结果是如何支持这些结论。

    7. 确保将与问题相关的所有结果都考虑在内(即使这些结果在统计上不显著),关注最值得注意的结果。

    8. 如果从结果中得出相互矛盾的推论,请评估所有推论的优点。

    9. 不要重复结果部分所说的话。相反,在回答假设的背景下,讨论你的发现。推荐表达方式“[第一个结果]是这个……”,而不是“[第一个结果]暗示了[结论]。”

    10. 结论是否与现有文献一致。

    11. 讨论发现是否符合当前的知识和期望。

    12. 牢记良好的有说服力的论证技巧,例如解释论点的优势并强调相反意见的弱点。

    13. 如果结论与当前文献不一致,请给出合理的解释。

    14. 解决研究的任何局限性,以及它们与解释结果和验证发现的相关性。

    15. 承认结论的局限性,并就分析的方面提出能够进一步开展研究的空间。

    16. 确保你的建议不是在研究期间能够执行的建议!否则审稿人/读者会对初始研究设计的可靠性提出疑问(俗称“打脸”)。

    17. 保持批评但毫无歉意的语气。你要让读者相信“你已经彻底检查了结果”,并以一种“有利于科学界扩展我们知识库的愿望”的方式对其进行客观评估。

    18. 你的建议应该会激励其他研究人员进行后续研究,而后续研究将建立在你与他们分享的知识的基础上。

    三、如何组织「讨论Discussion」的结构?

    我们在组织和撰写论文的讨论部分时,应牢记以下顺序要点:

    1. 将讨论的结构想象成一个倒金字塔。从一般到具体组织讨论,将发现与文献联系起来,然后与理论联系起来,最后再结合实践。

    2. 使用与介绍中描述研究问题时相同的关键术语、叙述方式和动词时态 [现在时]。

    3. 简要地重述正在调查的研究问题,并回答支持你在介绍中提出的所有研究问题。

    4. 描述每个主要发现所显示的模式、原则和关系,并将它们放在正确的位置。首先陈述答案,然后是相关结果,最后引用他人的工作。

    5. 一个好的讨论部分,包括了对任何意外发现的分析。本段应以对意外发现的描述开始,并简要解释你认为它出现的原因;如果有必要,解释一下它对整个研究的可能意义。

    如果在研究过程中出现了不止一项意想不到的发现,请按照它们在收集数据时的出现顺序进行描述。

    6. 在结束讨论之前,确定研究的局限性和潜在弱点。评论它们在对结果的整体解释方面的相对重要性;如有必要,请注意它们如何影响调查结果的有效性。不过要避免使用道歉的语气,但要诚实和自我批评。

    7. 无论统计的显著性如何,讨论部分都应以对调查结果的主要影响的简要总结结束。简要地解释为什么你的研究结果和结论很重要,以及它们如何支持更广泛的知识或对研究问题的理解。随后,可以提出对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讨论的撰写需要在总结研究结果、为研究提供适当的背景、避免引入新信息之间取得微妙的平衡。希望大家都能写出一篇出色的paper,并顺利发表!

    参考来源:

    https://library.sacredheart.edu/c.php?g=29803&p=185933

    https://blog.wordvice.com/research-writing-tips-editing-manuscript-discussion/

    https://www.annaclemens.com/blog/discussion-section-scientific-paper

    转自:“投必得学术”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浏览(254)
    点赞(0)
    收藏(0)
  • 上一篇:博后可以申请博新,青基,博后相关基金资助,难度和认可度排序来了!

    下一篇:研究生选题没有思路,我该怎么办?

  • 首页

  • 文章

  • 期刊

  • 帮助

  • 我的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备案号:豫ICP备20210362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