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资讯 » 学界研圈

  • 首 页
  • 期刊选题
  • 期刊点评
  • 期刊大全
  • 学人博客
  • 编辑征稿
  • 投稿选刊
  • 万维群组
  • 学术会议
  • 万维读书
  • SCI/E期刊
  • SSCI期刊
  • AHCI期刊
  • 【学生项目感言】从“新苗”做起,攀登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最高峰

    阅读: 2023/5/8 15:21:46

    易玥曈

    马克思主义学院2019级本科生,曾获2021年、2022年“新苗计划”课题研究项目一等奖。

    大家好,我是2019级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易玥曈。我和团队同学所作的课题《十九大至二十大期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海外传播情况》有幸获得2022年新苗计划课题研究项目一等奖,《中国抗疫行动报道的海外传播效果评估——以三大央媒为例》曾获2021年新苗计划课题研究项目一等奖。非常荣幸有机会在这里和大家分享我在新苗计划中的经历和感悟。

    破茧欲飞舞,行行重行行。在人文社科的研究当中,“行”既可以指深入社会、街道、乡村,乃至祖国大地每一个角落的实地调查,即穷验问;也可以指反复深入经史典籍、字里行间去咀嚼理论,余味回甘。人的认识是循序渐进的螺旋式上升的过程,正所谓书读多遍,其义自现;地赴多遍,庐山真面;时过复去,沧海桑田。我们在2021年和2022年做的新苗课题都和国际传播有关,研究过程中我们认识到,那些计算机跑出来的冷冰冰的数据背后蕴藏着世界各地的网民在新时代里抒发的鲜活的感情。每一年的新苗计划,都极大地促使我在社会科学研究上取得进步:因为课题研究的需要,我会主动去选修一些方法论课程,让自己的研究更加严谨、科学;在新苗研究中遇到的问题,我会与课程中学到的知识联系起来,请教相关的任课老师。这种问题导向型和研学互促型的学习方式让我取得了很大的收获。这一年的新苗经历让我们感受到,科研应当摈弃心浮气躁,认真对待自己的每一处疑惑,将自己浸泡在大量的活泼泼的感性材料中。科学研究不是蜻蜓点水,而是需要入木三分;耕耘理论不是夏虫语冰,而是应当穿透时代的烟云,如陈年老酒历久弥香。

    转自:“社科大科研处”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浏览(170)
    点赞(0)
    收藏(0)
  • 上一篇:【学术成果】谭袁:检察机关提起反垄断公益诉讼问题研究

    下一篇:第四届实践哲学论坛在京成功举办

  • 首页

  • 文章

  • 期刊

  • 帮助

  • 我的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备案号:豫ICP备20210362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