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资讯 » 其他

  • 首 页
  • 期刊选题
  • 期刊点评
  • 期刊大全
  • 学人博客
  • 编辑征稿
  • 投稿选刊
  • 万维群组
  • 学术会议
  • 万维读书
  • SCI/E期刊
  • SSCI期刊
  • AHCI期刊
  • 深度落实数学核心素养,科学把握高考备考方法——记广州市2021学年下学期高二数学第三次教研活动

    阅读: 2022/5/18 10:22:24

    2022年5月6日,广州市2021学年下学期第12周全市高二数学教研活动在线上如期进行。本次教研内容为:华南师范大学苏洪雨副教授作题为《数学新课程新高考分析及备考建议》的讲座,荔湾区教育发展研究院教研员蔡琳老师作题为《U型-数学抽象素养落地的有效路径》的研究和实践分享。本次教研活动由南武中学蒋强军老师主持。

    一

    深刻理解“教”与“评”理念,有效把握“教”与“考”方向

    苏洪雨副教授针对一线教师的主要困惑——教考衔接下的数学课程、教学、考试进行指导,苏教授首先从新课程新高考的顶层设计——《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 年版 2020 年修订)》和《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进行讲述,从新课程的变化、数学课程标准理念、新教材的变化、教学设计和实施的变化、数学教学设计的基本问题等方面进行阐述和释疑,苏教授指出在新课程下,教学过程要合理实施数学任务,处理数学任务安排的逻辑关系,合理组织学生开展相关的数学活动,还要善于利用信息技术进行与数学任务解决的深度融合。

    同时,苏教授对新高考下如何备考和命题进行指导,他基于“一核-四层-四翼”的高考评价体系,通过丰富的案例,带领老师们窥探高考数学命题的基本思想。

    苏教授再从高中数学课程标准角度出发,结合2021年高考试题,带领老师们一起学习其命题理念:(1)强调基础性、综合性;(2)注重数学本质、通性通法,淡化解题技巧;(3)融入数学文化;(4)应用问题、开放性问题和探究性问题。

    苏教授结合2021年新高考全国II卷数学试题,根据数学命题的思想和方法,指出2022年的命题方向大致如下:

    (1)试题注重基础不变,兼顾文理不同方向;

    (2)基于新题型命题,强化梯度的设计;

    (3)命题将会新颖,突破解题套路;

    (4)强化动态与直观,归纳猜想重探究。

    二

    深度学习U型模型,抽象素养有效落地

    蔡琳老师从深度学习的概念说起,向老师们介绍基于深度学习理论的U型教学模式——还原与下沉、体验与探究、反思与上浮的过程。

    蔡琳老师基于她的研究和实践,通过对数学抽象素养的分析,提出如何实现“U型”模式发展数学抽象素养。

    蔡琳老师基于深度学习理论分析解读教材,通过对数概念的教学实例展示如何实现“U型”模式:(1)下沉模式:创设情境,激发兴趣;(2)潜行模式1:抽出模型,引入新知;(3)潜行模式2:新旧类比,形成概念;(4)潜行模式3:揭示历史背景,深化概念;(5)潜行模式4:建立联系,探究性质;(6)上浮模式1:小结提升,形成结构;(7)上浮模式2:目标检测,检验效果。

    蔡琳老师指出对数概念的“U型”课例,是通过在一个大“U型”中设计层层递进的“潜行”模式和“上浮”模式实现的,学生深度行为参与、情感参与和思维参与学习过程,体现了“U型”模式是数学抽象素养落地的有效路径,而且具有高度的可操作性。同时,上述“U型”课例能够深刻挖掘凝结于概念中的科学精神和理性思维,实现了学科育人的功能。

    两位老师的讲座内容非常丰富,既有理论支撑,也有教学案例分析。他们对新课程内容、高考、教学理论所做的深入浅出剖析,让我们对新课程、新高考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本次教研深受一线老师的欢迎。

    附:教师教研体会(摘选)

    (1)从化四中:通过学习,所有成员认为讲座为解决新教材新高考备课、备考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方法;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要加强数学理论的学习。

    (2)广州市南武中学:通过两个讲座的学习,使我们明白了不仅要教好数学,同时也要主动开发评价新模式,既可以是新题型,也可以是新方法。只有积极主动的参与新课改,才能更加有效地落实核心素养的落地!

    (3)海珠工美:蔡琳老师的分享中,从“数学抽象素养的不可操作性”提出“U型模式”的可操作性,以具体的事例一一分析,拓宽了我们的视角。

    (4)广外外校:蔡琳老师的《U 型-数学抽象素养落地的有效路径》,这一讲座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听到了很多新鲜的关键词,如深度学习、U型模式等,下沉,上浮等等,我们备课组老师要好好研究学习,用到自己的教育教学中。

    转自:广州市中学数学教学研究会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浏览(464)
    点赞(0)
    收藏(0)
  • 上一篇:【“疫”职在线 教师专栏】云端守望 潜心教学 “疫”起同行——济南市燕柳小学刘兆倩

    下一篇: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 ——记我校数学科组深度学习视域下的“科组品牌建设”课例研讨活动

  • 首页

  • 文章

  • 期刊

  • 帮助

  • 我的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备案号:豫ICP备20210362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