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2023/5/22 11:13:16
又到一年毕业季,答辩是我们学习生涯中必须要经历的一环,因此在进行答辩前需要准备充分,从而能够在答辩中表现出自己的优势。下面,我将分享一些关于答辩的注意事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01
答辩目的
答辩要想通过,首先要知道的答辩的目的,学校让学生进行答辩不仅是考察学生的专业水平,还包括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具体为:
检查学生论文的真实性和学生的努力程度。
考验学生的语言表述能力。
测试学生思维的灵活程度和深度分析能力。
检验学生的记忆水平。
5.考察学生对论文的熟悉程度。
让学生发散思维、相互沟通、相互启发。
促进师生之间教学结合、相互沟通。
针对论文完成内容指出论文不足之处以及完善建议。
学校提供相应的答辩范例供学生参考。
启发学员不断思考,尽量完善自己的毕业论文。
02
答辩内容
答辩过程首先是进行自我陈述,表达自己的观点,其次是对导师的问题进行回答。
1、自我介绍环节
在进行自我介绍时,尽量保持语言的流畅,切勿出现多次卡顿、停留的现象,展现自己对论文的熟悉程度。
①介绍论文主题的来源,论文的研究目的与意义,以及本篇文章不同于以往研究的创新点;②介绍论文创作的基本流程,包括:选题依据、材料的搜集、课题的研究、确定研究观点、确定文章结构、语言运用、参考资料等;③介绍本篇文章的研究内容、课题观点、研究依据、准备材料;④介绍论文的特色之处、未来的发展。
2、提问问答环节
在提问问答环节,导师会针对以下方面进行提问:
①论文本身的知识:包括论文中所有基本概念、名词的含义、运用的原理、案例分析、拟解决的重难点、论文的创新之处。
②论文的相关知识:包括与论文有关的理论依据、背景、案例、涉及的概念。
③论文存在的问题:文章因为时间、人力、物力等带来的困难,造成的不足之处。
03
答辩应对
1、答辩前期准备
答辩前期准备主要指的是答辩前答辩人员针对本次答辩所准备的内容,第一,答辩人员确保准备工作有序进行,认真撰写论文,这是答辩成功的必要条件之一;第二,在答辩开始前对撰写的论文逐字逐句的阅读,在阅读中思考论文内容,要理清论文的前后逻辑,避免答辩过程中出现逻辑混乱不清的现象;第三,尽量准备一些与课题相关的资料,比如本课题涉及到的社会背景、今后的研究方向、最新的研究方法等;第四,以饱满的精神状态迎接答辩,放松情绪,不要紧张,使答辩时的思维灵活,如有需要可以做一个答辩提纲,将答辩前期工作准备到位。
2、答辩灵活应对
做好答辩前期准备工作,才能在答辩过程中灵活应对,针对论文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创新点等做到了如指掌。答辩中仔细听导师的想要表达的意思,对导师所提的问题进行回答,切勿答非所问,无法回答的问题,应向导师表明或请导师重新提个问题。不要应付导师,尽量表现自己专业的态度。
3、掌握答辩方法
理论分析法:依据理论知识进行阐述,深刻理解论文内容,并将自己的理解表达出来。
实证分析法:将自己亲身经历过的事例,与论文所要表达的观点相结合,为论文的可行性增加事实依据。
具体分析法:把一个整体分解成若干模块,通过对各个模块验证从而得出整体想要表达的意思,比如对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等进行阐述,便可得知整篇论文想要阐述的内容。
04
答辩流程
05
答辩人员
在答辩过程中,学生为答辩的主体,而导师为提问的主体,因此导师的专业水平至关重要,一般情况下,答辩小组的构成为:主答、副主答、记录人员等。
由于对导师的学科专业要求较高,因此答辩小组成员中必须包含与本次答辩课题专业相关的老师;不同层级的导师考察学生的点不一样,导师的层级应包含教授、教师、助理教授等;在答辩过程中,主答发挥主要作用,以主答为中心,副主答次之,记录人员主要负责对本次论文答辩进行记录。
转自:“云导师学术辅导平台”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下一篇:论文里的图表会被查重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