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资讯 » 学术会议

  • 首 页
  • 期刊选题
  • 期刊点评
  • 期刊大全
  • 学人博客
  • 编辑征稿
  • 投稿选刊
  • 万维群组
  • 学术会议
  • 万维读书
  • SCI/E期刊
  • SSCI期刊
  • AHCI期刊
  • 国际论坛最新报告总结:涂俊教授——新文科&中文虚拟仿真

    阅读: 2022/5/24 10:07:46

    1

    主讲专家:

    涂俊教授 南开大学

    2

    报告时间:

    5.22 10:00

    3

    报告题目:

    《新文科视角下中文类虚拟仿真实验与实验设计》

    4

    主持人:

    陶琳博士 西安文理学院

    报告内容总结

    (一)

    申报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课程项目时,建设指南中建议的方向可以优先申报。

    优秀虚拟仿真教学项目内涵:

    实验内容要精彩;

    实验构思要巧妙;

    实验技术要先进;

    实验做法要灵活;

    实验结果要可靠;

    实验评价要客观;

    背景素材要丰富;

    实现技术要合适。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评价指标:

    ①技术层面:稳定性、逼真度、硬件适配度;

    ②教师层面:功能完整性、构想性;

    ③学生层面(用户体验):便携性、交互性。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技术评价:

    ①虚拟实验要具有交互性、构想性、结果可见性;

    ②实验系统操作要具有自由度;

    ③实验模型交互操作具备一定的复杂性。

    (二)

    文学实验,是指在实验室或类似的人为控制或模拟的条件下,利用必要的仪器设备,对文学、语言、艺术、传播等文化活动中各种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或相关关系进行观察、分析和评价的方法。

    虚拟仿真实验课程借助信息化设备,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可以实现异地远程实验教学,低成本、无风险的开展教学活动。

    新文科建设要与新技术紧密结合。

    ①教学大纲:体现虚拟仿真实验与人才培养的关系。

    ②教学内容:虚拟仿真实验内容与知识点结合,内容创新。

    ③教学模式:在原有的教学模式上提高,充分借鉴线下教学模式。

    ④教学手法:现代化教学手段,体现智慧教学。

    虚拟仿真实验课程:

    ①要具备实验特点;

    ②面向对象定位准确;

    ③是本科教学的一个环节;

    ④应具有独特性。

    进行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应读书目:

    中国语言文学类虚拟仿真实验中的不同交互形式:

    ①音频输入;

    ②图像;

    ③视频;

    ④操作;

    ⑤答题;

    ⑥生生互动。

    交互等级是虚拟仿真实验设计高阶性的体现:

    ①自由观摩;

    ②规定操作;

    ③自由操作;

    ④自由搭建。

    文学类虚拟仿真实验的特点:

    ①文本化;

    ②情景化;

    ③数据化;

    ④多元化。

    中文专业虚拟仿真实验的价值:

    从被动的文本学习转向主动的情景探究,如古代文字涌现虚拟仿真实验,专业重点:文字;教学改革:从交流需求困境中,思考从文字到文字系统的形成规律;科研创新:文字形成过程中的大数据;社会价值:古汉语学习浪潮与推广。

    课程标准:

    ①课程思政:培养学生政治认同感、家国情怀、文化素养、宪法法制意识、道德修养。

    ②高阶性: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和高级思维,让知识能力素质有机融合。

    ③创新性:课程内容反映前沿性与时代性,教学形式呈现先进性和互动性,学习结果具有探究性和个性。

    ④挑战度:课程有难度,处于i+1阶段,对教师备课和学生课下有较高要求。

    需要具备的意识:

    ①社会意识: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服务意识;

    ②问题意识: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③科学意识:新文科人才是数字时代的复合人才,意味着文科人才科技能力和科技智慧的提升;

    ④创新意识。

    转自:汉教学苑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浏览(512)
    点赞(0)
    收藏(0)
  • 上一篇:超9成岗位要求研究生:小县城刮起高学历人才风?

    下一篇:国际中文教育核心期刊、特色期刊汇总+硕士独作可发学报类普刊+网络资源库!

  • 首页

  • 文章

  • 期刊

  • 帮助

  • 我的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备案号:豫ICP备20210362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