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资讯 » 其他

  • 首 页
  • 期刊选题
  • 期刊点评
  • 期刊大全
  • 学人博客
  • 编辑征稿
  • 投稿选刊
  • 万维群组
  • 学术会议
  • 万维读书
  • SCI/E期刊
  • SSCI期刊
  • AHCI期刊
  • 考前必看:语文最后一课(要点梳理)

    阅读: 2023/6/8 17:24:48

    【考前技巧篇】

    ?信息类文本阅读篇

    信息类文本,重点考查考生的筛选整合文中的信息,概况文本内容要点的能力,包括读图。

    通常以非连续性文本方式出现,包括文字、统计图表、图画等形式,这些材料从不同角度呈现事物或主题,单独看是完整的,合在一起又能够综合地表达意义。其特点是直观、简明,概括性强,易于比较,实用性特征明显。学会从非连续文本中获取我们所需要的信息,得出有意义的结论,是现代公民应具有的阅读能力。

    指津一:关注文体特征

    信息类文本通常以图画、数据表格、符号、图解文字等多种方式呈现,中间缺少明显的连续性线索,需要经过思考提炼才能找到相关信息或内在联系的文本形式。考查的形式主要是三道单选题、两道简答题,共17分。

    指津二:注意阅读方法

    第一,寻找所需信息。发现文本关键信息是核心,善于抓住文中负载关键信息的词句,剔除与阅读目的无关的多余信息,从字面看出表达的言外之意,以快速锁定要寻找的目标。

    第二,整合得出结论。对于信息类文本的阅读,在没有详细且明确的陈述言语的情况下,需要将文本中有关联的信息通过比较、归纳、综合进行加工处理,判断出题人的真实意图,从而整合得出有效的结论。

    第三,构建文本意义。对于多种材料组合的较为复杂的信息类文本,要注意识别文本材料的主题,联系实际需求,找出文本写作的目的,为材料信息内容排序,联系文本中的不同资料,结合自己的知识、想法和经验,提出独特见解,自主构建文本的意义。

    指津三:注意解题方法

    (1)比较材料。在当今这个大数据时代里,阅读新闻、报告类文本,要加强比较分析能力的培养。要从材料来源、主要内容、中心观点、数据图表等多角度比较分析,辨明异同,深入探究规律。

    (2)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一方面浏览全文,找到相应语句并在原文中标注出来。另一方面,逐一把选项和原文比对,不一致的即可判定错误。

    (3)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首先读懂文本,标记包含相关信息的重要语句。可以从概括性的句子、文中运用的材料和作者的评价三方面入手。其次,从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出发,结合新闻材料提炼观点。最后,观点必须于文有据,合情合理。要做到客观公正,不能任意拔高或者贬低。

    指津四:培养理解能力

    信息类文本阅读考点上增加了“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和“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两个,说明要更加重视对文本的理解能力。

    1.理解重要概念,要注意它在文中的含义。

    因为考点是“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强调的是“在文中”,故在理解时,既要注意概念的“词典义”,又要注意它的“语境义”。要把“重要概念”还原到文本中,在具体的上下文语境中进行理解,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要在把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正确理解词语的使用意义,特别是临时意义。

    对于关乎主旨、作者主张的重要概念(词语)的理解,首先要掌握基本要求:①从词语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借代义来思考,选准准确的词义,理解临时意义;②必须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词语的隐含意义,同时兼顾词语的本义;③从词语的词性、语法结构分析、斟酌词义。

    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可以运用以下方法:

    (1)关键词语理解法

    理解句子,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对句中关键词语的理解。关键词语,有的是有深刻含义的词语,有的是指代性的词语,有的是多义词语,有的是概括性词语,有的是有隐含义的词语。抓住这些关键词语后,再结合支撑该词语的相关词语、句子,把它们分析透彻即可。

    (2)句子结构分析法

    对那些结构复杂的句子,不论是单句还是复句,都可以使用“抽取主干法”进行解读,抓住句子主干,理解那些修饰、限制等附加成分,进而理解句子含意。如果是复句,可以划分内部层次,分层理解。

    (3)根据位置确定句意法

    句子在文章或语段中的位置对于语句的理解相当重要。总领句,要结合其领起的范围,结合“首句标其目”作答;总括句,则要总结上文,或者“卒章显其志”;过渡句,则在结构上承上启下,内容上延伸扩展。

    (4)表达意图还原法

    对于那些表达上有特色的句子,如用了比喻、拟人、双关、反语等修辞手法的句子,要用还原法理解,即把作者原来想表达的意思、意图还原出来。如用了比喻句,作者用它真正要表达的意思、意图是什么,只要写出来即可。另外,要注意多角度答题,起码是正反、你我或者褒贬等两个角度的思考。对于个别表意较为含蓄而未用特殊表达技巧的句子,也应在写出句子本身含意的同时写出作者的表达意图。

    3文学类文本:

    小说:小说所有的题型本质上都是考四要素。所以记四个词: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推动情节,突出主题。大部分题型都围绕这四句话进行展开。具体讲,看笔记。

    散文:目的是抒情,所有的东西第一是文本本身,第二是情感主旨。

    几类题型:

    1.含义题:

    含义=内涵=意蕴,考虑的时候不管在诗歌还是在散文还是小说,统一考虑他的表层义(字面义)+深层义+情感主旨义+手法义(效果义)。

    2.作用题:

    作用=用意=好处=效果=妙处=妙在哪里,考虑角度如下:

    (1).内容。小说的文字内容、人物、情节、环境、主题(注意四个词的术语)。散文诗歌的文字内容,情感。

    (2).结构。

    开头:总领全文、照应标题、首尾呼应、做铺垫、推动情节

    中间:过渡(承上启下),照应上文、引起下文

    结尾:总结全文、照应上文、首尾呼应

    (3).手法。

    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语、通感

    表达方式:描写(心理和动作是高频点)、记叙(人称和顺序)

    表达技巧:对比、象征

    (4).读者。

    意蕴丰富、表达含蓄;

    设置悬念、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引人深思、引发想象,言有尽而意无穷;

    丰富文章内容,提升审美体验。

    结构安排、情节构思题

    1.线索(一般是某人、某物、某事、某句话)

    2.叙述顺序(倒叙、插叙、补叙)

    3.叙述人称(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人称转换)

    4.特殊模式(欧亨利式结尾、结局留白)

    5.呼应照应(标题、开头、结尾;效果是使结构更紧凑)

    6.特殊内容(环境描写、人物描写(外语动神心)、化(引)用诗句)

    7.展开方式(以短句、对话、回忆、书信往来、历史与现实穿插的形式讲述故事)

    4文言文

    断句:选完了一定要回去读一遍,有些地方明显不是人话,不要傻乎乎地选。

    文化常识:熟记科举制的表,三省六部制、名字号、谥号年号庙号、官员升迁任免的词。(考前看笔记,看做过的题);

    另外也要注意一些小技巧,如果出现“都是”这样的词要视情排除;要注意结构对应,如封禅,题目中说是封祭地,禅祭天,根据结构对应封禅对应天地可以排除这个选项。再如桎梏是脚镣手铐,那哪个在手上,哪个在脚上,可以推测。

    文意推断:时间、地点、人物、结果、因果要注意。

    翻译:逐字翻译,切忌抄原句,切记空白。能组词翻译的尽量组词翻译,不要用自己的话说,你什么水平心里要有数。翻译完自己读一遍,看是否通顺,是不是人话。

    5古诗鉴赏

    这个题,根据做题习惯,先看诗或先看选项。

    选择题:找准正误敏感点。一般错误点:

    1.情感基调,诗人不开心选项说开心,不豪迈它说豪迈,不忧愁它说忧愁;

    2.景物基调,不温馨它说温馨,不萧瑟它说萧瑟;

    3.手法(注意比喻和拟人、借喻和借代、虚实、用典记住诗人写的永远是典外人,或自己或朋友,反正不是典故里的人)

    4.细节翻译,比如说诗里出现的书一般是信,无书是没有信,不是没有书看。

    5.比较诗句异同,说两句诗不同选项一般不会错,说两句诗一样一般会错。

    选择题选项诗的整句翻译一般不会错。

    简答题:

    一般两大类:

    炼字炼句:

    炼义+炼境+炼手法+炼结构+炼情感。

    其他题型:

    问啥答啥(风格,形象)+结合诗句分析(意境,描绘了……画面,景象)+情感

    情感分析:

    标题+诗人(注意我们讲的主流诗人)+注释(背景和典故)+意象+关键字词

    关键字词:孤、独:孤独

    闲:闲适

    鬓(白,衰,霜,洁):年事已高;(绿、青)年轻人

    思、归:思家思亲

    愁、泪、悲、哀:愁苦悲伤

    笑:开心,不开心(苦笑,自嘲)

    华发、白发

    酒:开心,豪迈;不开心,借酒消愁

    记一句诗和它的手法:

    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对偶 感官 动静 远近

    俯仰 动作 色彩 叠词

    6成语:

    注意选择正确的而非选择错误的。

    做题在正确的下面画横线,画得多的基本就稳了。

    7病句:

    病句是比以前简单的,把四个选项和原句进行对比,发生了变化的地方就是需要考虑的地方。希望你能有点语感。

    8选填句子:

    这个题是以前挖三空自己写句子的变式,也变简单了。注意前后关系,注意句子的主语。

    9语言表达:

    能改的尽量改,不能改再考虑删除。不要改变原意,改变了原意即使是通顺的,也是错误的。

    改完了自己要读,通顺吗?

    10句子组合:

    看好例句的形式。慢慢组合。组完读。

    11漫画,徽标:

    注意,先说画面内容,不要遗漏。徽标先分开看,再看相应要素能不能进行组合。再看寓意。漫画中一个事要想成一个现象;一个物要想成一个人;一个人要想成一类人。它的寓意:讽刺了……警示了……启示了……歌颂了……

    12流程图:

    要注意字数要求,能合并同类的要合并。

    13下定义:

    或长短句互换:

    ……是……,主谓宾结构。

    材料一大段话其他的部分都做这个宾语的定语。

    宾语是主语的外延概念,要稍大一点。如主语是杯子,宾语要找一个相对较大的外延概念,容器、工具。给杯子下个定义:杯子是用于盛水的圆柱体容器。

    ?作文篇

    作文出彩有技巧

    下面结合高考考场写作的实际,介绍几种实用的方法技巧。

    l.严格审题,深入发掘

    所谓严格审题,深入发掘,就是要对试题及其要求认真推敲,准确领会命题意图,深入发掘提示或要求中的含义,写出符合题意及要求,立意较高的作文来。立意上要尤其注意两点:一是准确性,二是全面性。审题要完成两方面的任务,一是弄清作文类型,确定文体;二是要分析材料,选准角度。

    一定要注意材料中议论性语句,它往往给考生指明写作的方向,写作的方向是不能改动的,否则,就会偏题!另外,看是否明确要求联系自身。不要抨击社会、发牢骚等,少用政治术语,想想阅卷老师的喜好,说符合自己身份的话。

    2.广泛搜集,精心选材

    材料要典型,要有意义,有意味,有文化性。尽量用自己最熟悉的材料,为了做到材料新鲜,建议多使用近几年出现的新人新事。对一些过于“新鲜”评卷老师可能不知道的,要适当地交代大体情况,以免给人捏造之感,运用的材料尽量与提供的原材料保持一致,即使关系不够紧密,也要注意围绕题旨恰当勾连,表明不偏题。

    不要去写科幻小说,写童话、寓言不要过于含蓄,“允许”编写故事,不等于提倡“编写故事”,滥编、胡编,绝对不会得高分。严禁照搬照抄别人的范文,杜绝“无我文章”和“抄袭文”的出现。不要触及敏感的政治事件,少谈宗教话题,不要单纯发牢骚,不要写早恋等敏感话题。

    3.发挥所长,合理定体

    文体不限不代表没有文体,要写什么像什么。记叙文要三分之二的篇幅落足于叙述,议论文反之。写记叙文,最好将主人公设定为自己,用第一人称入文,不喊口号,情真意切。写议论文要注意事例贴切、事理的分析、引用后的引申,做到首尾呼应。考生一定要发挥自己所长,写自己擅长的的文体,还要根据自己占有的素材来确定文体。

    4.结构完整,眉目清晰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要有一个较好的标题(命题作文除外),标题能较好地引领文章的内容。文章内容要精于分段,因为自然段分得越自然,越显得你成熟老练,最主要的还是能使评卷老师一目了然,以五至八段为宜。

    不管是写成记叙文还是议论文,一定要在标题(命题作文除外)、开头、结尾和每一段的开头反复用材料中的关键词或标题中的词,材料作文如果拿不准,就找准材料陈述的对象和材料中的议论句,就事论事,反复论述,多角度论述、正面说、反面说,假设推理(如果不这样会有什么样的后果)。

    5.力求新颖,创造亮点

    作文贵在创新。好的作文总有自己的独到之处,那种人云亦云,千篇一律的作文是不可取的,也难以得到阅卷老师的首肯。求新还要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否则意欲求新求异,反而会因形害义,落了俗套。盲目创新,认为这是一个省力的捷径的想法是危险的。

    好的作文,总有自己的闪光之处,有自己的亮点。可在以下几方面出彩:

    ①标题要靓。审美性、哲理性强的标题,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使阅卷老师精神振奋,如名言为题,比喻为题等。

    ②构思要巧。构思中比较容易被忽略的是写作的角度。好的切入角度容易出彩,容易表现自己独特的感受、认识和写作者的个性。选取一个小的切入点,对材料进行深入挖掘,写具体,写深刻,往往能够以小见大,写出好文章。

    构思要耐心:不假思索就能想到的东西先写在草稿上;稍加思索想到的也写上。花上几分钟,列出提纲,绝对严禁胡编乱造。即使编写故事也要做到一大胆想象,自圆其说。

    ③谋篇出彩:开头要引人(开门见山,直截了当;制造悬念,引人入胜;提出问题,引人注意;说明情况,交待背景),结尾要有力(画龙点睛,发人深思;总结全文,照应开头;叙述结束,自然收尾:抒发情感,引起共鸣)。开头结尾忌讳冗长、拖沓,废话太多。

    ④情感要真。高考作文中,屡见无病呻吟之作。作文要抒发真实的感情,要求写作者要用心感悟生活,要把自己的情感态度投射或融入到所描写的对象中。人类有着许多共同的感情,但人的情感又往往有许多差别,写出自己独到的内心感受和体验,也就做到了新颖。

    ⑤语言优美。多用短句少用长句。多引用贴切名言警句,可引进部分时代新词汇;引用流行的通俗歌曲歌词;引用百姓口头民谣(但取向一定要积极向上)。不用别人看不懂的方言;不使用别人看不懂的词汇。

    语句华丽一些不是坏事,或排比,或比喻,或整句、或短句、成名词化用为动词、形容词化用为动词、或用动宾短语、或用省略号感叹号疑问号等。背诵的名篇名句要有意识地使用。

    6.回头反观,弥补不足

    主要有三方面的任务:一是看审题是否恰当,如有偏差可矫正,在结尾部分充分解说你写的内容与话题或材料的关系,一旦跑题就不及格了;二是看标题、字数是否少,不写标题,按评分规定扣2分,字数不足(50字1分);三是看是否有错字(1个错别字1分)、病句。这三个方面可以说是作文中的硬伤,扣分无形之中往往是双扣分,我们要尽可能地避免。

    ★考生在考试书写上要做到三清——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四不——不写潦草字,不写异体字、自造字,不规范的简化字,不添减笔画。

    转自:“高中语文与考试”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浏览(174)
    点赞(0)
    收藏(0)
  • 上一篇:高分作文素材!10个通用人物素材,各个写作话题都能用

    下一篇:欧阳代娜:要在语文教学中悟出“巧”字来,“巧”是语文教学艺术的核心

  • 首页

  • 文章

  • 期刊

  • 帮助

  • 我的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备案号:豫ICP备20210362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