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资讯 » 学界研圈

  • 首 页
  • 期刊选题
  • 期刊点评
  • 期刊大全
  • 学人博客
  • 编辑征稿
  • 投稿选刊
  • 万维群组
  • 学术会议
  • 万维读书
  • SCI/E期刊
  • SSCI期刊
  • AHCI期刊
  • 最好的可能世界——致考研失败的同学

    阅读: 2022/3/9 17:42:27

    又到了考研成绩发榜的时候,重发去年写的短文,做了点修订。

    这是篇命题作文,出题的是林槟同学。内地教育体制多变,我早就不知道考研时间了。

    我有资格做这篇文章,因为我经历过考研失败。说来话长,那是1982年初的事,我报考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研究所的硕士研究生,虽然英语考了85分,其他课也及格,但专业课遇到一个非北大哲学系学生做梦也想不到的题目,只考了45分,惨败。当年南开的调剂最低分数是50分,所以我没有资格参加调剂。

    考试失败,我只能接受分配,到抚顺石油学院马列教研室任教。本打算第二年就再考,但单位规定必须先工作两年。于是,一去就是三年,直到1985年8月考回南开,跟车铭洲教授读硕士。

    主标题是“最好的可能世界”,从何谈起呢?这是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提出的概念,他的本意是回应对基督教上帝观念的一个挑战。上帝全善全能,但世界上显然有种种恶,信仰与对现实的观察难以统一。最好的可能世界是个巧妙的概念,有助于既坚持信仰又不否认现实。

    我对莱布尼茨的这个概念的态度经历了三个阶段:排斥,中立,接受。

    现在,我这样理解“最好的可能世界”。

    已经发生的,是最好的可能世界。这是信仰。

    尚未发生的,要努力让它成为最好的可能世界。这是希望。

    不论做什么,称心如意,自然是最好的可能世界。希望落空,也是最好的可能世界。

    希望落空了,不理想,但完全可能更差。往事不可追,不妨认定已经发生的就是最好的可能世界,认真琢磨它好在哪里,认真思考如何让未来成为最好的可能世界。

    坚守信仰,保持希望。这是智慧。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浏览(339)
    点赞(0)
    收藏(0)
  • 上一篇:邯郸学院、黄山学院、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准备更名大学

    下一篇:两会建议:本科实行4-8年弹性学制,能给予有结婚意愿的大学生学习和组建家庭的时间自由

  • 首页

  • 文章

  • 期刊

  • 帮助

  • 我的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备案号:豫ICP备20210362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