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资讯 » 学界研圈

  • 首 页
  • 期刊选题
  • 期刊点评
  • 期刊大全
  • 学人博客
  • 编辑征稿
  • 投稿选刊
  • 万维群组
  • 学术会议
  • 万维读书
  • SCI/E期刊
  • SSCI期刊
  • AHCI期刊
  • 博士论文盲审没过,找好的工作也泡汤了!论文盲审我该怎么办?

    阅读: 2023/6/15 8:35:54

    又到一年毕业季,“论文盲审”又被推上了风口浪尖,引起大家热议!

    热议一:同一篇论文不同盲审专家给出的结果差距甚大。

    有的专家给A或90多分,有的专家给D或不及格。不同专家对论文创新性的评价完全相反,有的专家说具有很高的创新性,有的专家却说完全没有创新性;有的专家说研究思路很清晰、研究框架很有逻辑,有的专家却说研究思路混乱、研究结构不清晰。这就导致不同的评阅结果——同意答辩或不同意答辩,最后则会影响毕业。

    热议二:博士论文盲审未过被清退?

    导师发声:学校不尊重人才。导师称这位博士生科研能力优秀,已经是他的CTRL论文的第一作者。本打算将其收入门下,还给了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博士后offer,结果学生学位被取消还毕不了业。原因是盲审时外审有意见(完全是误会和格式等小问题),导致错过校内学位评审时间,被通知无法拿到博士学位。

    有的人盲审通过,欢欢喜喜参加答辩,静待毕业;有的人盲审没过,凄凄惨惨戚戚,只能延毕。

    这不,本来信心满满的博士师姐提交了论文盲审,连工作都找好了,就等待论文盲审通过后参加答辩拿博士双证了。可令她没想到的是:博士论文盲审没过,惨遭延毕,工作也泡汤了!

    说起论文盲审,每个博士生毕业前都逃不过这一关。科学网在文章中指出,现在各高校院所对学位论文的质量审查越来越严。越来越多的硕博生也表示,曾经历过自信地以为盲审一定过,结果却挂了的情况,有时候真是欲哭无泪。

    盲审结果很重要,决定着学生是否有机会参加答辩,是否会被延毕。那么,论文盲审主要看重什么?论文盲审需要注意什么?在此,结合我导和师姐关于论文盲审的经验,和大家分享一下。

    01

    论文选题

    判断依据:选题是否对学科发展、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具有较高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题目是盲审专家最看重的,它是一篇论文的灵魂。一般而言,论文会被送到与你研究领域相似的专家手中,他们在该领域内是有一定积累的,对目前最新的研究现状、研究进展和研究前沿还是比较了解的。所以,当盲审专家看到你的选题时就大致能够了解到你的研究是否具有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其实,一篇论文盲审能不能过,很多时候在选题时就已经注定了,尤其是博士论文的选题。一定要注重研究意义和研究价值,需要是研究现实社会中存在的问题,并且于国于民有理论价值或实际价值,否则就是制造文字垃圾。

    02

    论文框架

    判断依据:论文框架是否结构合理,逻辑清晰。

    论文框架是一篇论文的骨骼部分,它代表了论文的基本写作思路,是成败的关键。如果论文框架安排不合理,无论你的文字语言运用得再好也是徒劳。

    一般而言,论文框架第一部分是绪论,第二部分是理论,第三、四部分是主要写自己的想法、研究或者改进,第五部分就可以写应用,比如你建了模型或者改进了什么东西,最后就是总结和展望。但是,其中最为重要的研究框架就是核心章节中你要研究的问题。具体研究什么问题,遵循怎样的逻辑进行研究。

    论文框架要正确地反映事物的客观规律及其内在联系,同时要服从和服务于文章的主题,在制定论文框架时哪些材料先写、哪些材料后写、哪些详写、哪些略写、如何层次设段、怎样安排顺序,都必须围绕文章主题展开,而且要思路清晰,结构完整。

    03

    文献综述

    判断依据:对本领域的文献资料研究是否全面、评述是否得当。

    文献综述的撰写一般需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文献综述的撰写要有逻辑性或层次性。一般而言,某一研究领域都会有比较丰富的研究,那如何对国内外已有的大量研究进行梳理和总结,而不是简单地进行文献的罗列和堆砌,这需要在阅读大量文献的基础上进行归纳、概括和总结。可以基于不同的研究视角、研究维度、研究历程或研究结论进行归纳,也可以分为国内研究和国外研究进行归纳。

    (2)文献综述要注重“综”和“述”,“综”是第一步,“述”才是引出研究问题的关键。述评现有研究的不足,突出你的研究与现有研究的不同,强调你的研究的创新性和边际贡献。

    (3)文献综述的全面性。文献综述要涵盖国内外已有的研究内容、研究观点和研究前沿,尽可能多地引用国外文献(马克思等专业的研究除外),保证研究的国际视野。

    (4)述评要做到客观、得当,不能为了突出自己的研究,而把前人的研究贬低得一文不值。

    04

    研究创新性

    判断依据:在理论或方法上是否运用新视角、新方法进行研究,是否有独到的见解;是否在某一方面达到国内或国际领先水平。

    对于很多盲审专家来说,一篇论文最核心的就是论点。论点的本质是研究事物之间的关系,如果一个论点已经被前人研究得透透的,就不需要再去探索它们之间的关系到底是什么,这样的学术研究就是没有任何意义和价值的。所以,如果一篇论文的观点缺乏新意,本身就意味着整篇论文缺少创新性、没有学术价值,至于研究方法、资料等方面的创新,其实只是新瓶装旧酒而已。

    那么,如何做到论文的创新?

    首先,要强化问题意识,问题是科学研究的起点与理论发展的先导,问题与社会发展相伴,是现实矛盾的反映。

    其次,要追踪学术前沿,追踪前沿就是找到解决关键问题的突破口。抓住了前沿问题,就是抓住了问题的主要矛盾,才能在理论和实践上有所突破。

    05

    论文质量与理论水平

    判断依据:研究方法是否科学,是否能体现作者的理论基础与系统的专业知识。

    (1)对于盲审专家而言,判断论文质量首先要看论文的厚度(字数),“论文写的好不好,先看论文厚不厚”,有厚度的论文不一定质量好,但却代表你态度好,工作量比较大,花费大的精力去认真对待了。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啊,一般盲审专家还是比较人性化的,会让你过。

    (2)你的研究方法是否恰当,研究理论是否合适,研究数据是合理(是否有虚假数据),研究结论是否自洽,研究过程是否顺畅等。

    06

    论文写作规范

    判断依据:文字是否表达准确、流畅,图表是否规范,学风是否严谨。

    论文写作是否规范是影响盲审专家心情和对待你论文态度的重要因素,这也是判断论文好坏最直观的依据。

    因此,论文在盲审前一定要注意以下三点:

    (1)在文字的表达上,要尽可能做到语句通顺,建议写完后全文通读至少3遍,一些明显的语句问题一定不要出现。

    (2)表头、图注等格式一定要保持全文统一。

    (3)字体、字号、小标题的格式一定要统一。

    结语

    论文盲审就像开盲盒。当然,其中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比如盲审专家水平参差不齐,学科背景可能混乱,有的论文在行内很受认可,而盲审专家可能会基于自己的学科背景提出一大堆不可行的建议。

    虽然,论文盲审也具有一定的运气成分,但更重要的是:打铁还需自身硬,我们要把自己的论文做好,这才是通过论文盲审的关键。

    最后,祝每一位论文盲审的小伙伴都能顺利通过,如期毕业!

    转自:“投必得学术”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浏览(201)
    点赞(0)
    收藏(0)
  • 上一篇:6.15 | 文学、语言学、史学类讲座9场:基于问卷法的外语教育教学论文写作;跨文化外语教育新发展研究

    下一篇:论文里面的“Result”、“Discussion”和“Conclusion”的区别是什么?

  • 首页

  • 文章

  • 期刊

  • 帮助

  • 我的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备案号:豫ICP备20210362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