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资讯 » 学界研圈

  • 首 页
  • 期刊选题
  • 期刊点评
  • 期刊大全
  • 学人博客
  • 编辑征稿
  • 投稿选刊
  • 万维群组
  • 学术会议
  • 万维读书
  • SCI/E期刊
  • SSCI期刊
  • AHCI期刊
  • 【学术报道】强微绕量子态选择布居研究获进展

    阅读: 2023/6/15 14:57:32

    科技日报兰州6月13日电 (记者颉满斌)记者13日从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近代物理所)获悉,该所原子物理中心科研人员在低能高电荷态离子电荷交换量子态选择机制研究方面取得进展。相关成果发表在美国物理学会杂志《物理评论研究》上。

    先进离子源的问世使得高电荷态原子物理研究成为一个全新的领域。高电荷态离子具有大量空的量子态轨道,容易俘获中性物质中的原子分子电子,形成激发态并退激发射光子。因此,高电荷态离子电荷交换研究成为天文、聚变等高温极端环境诊断和建模研究的重要手段,并且在材料辐照、光刻技术以及X射线光源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

    然而,电荷交换中靶电子如何选择性布居到高电荷态离子的空量子轨道,涉及两原子中心量子态跃迁这一量子力学基本问题。低能高电荷态离子电荷交换强微扰的特点,使得准确测量量子态选择布居成为实验原子物理学家的梦想。如何描述电荷交换中靶原子的电子波函数在高电荷态离子强库仑场中的演化以及电子—电子关联效应,一直是理论学家面临的挑战。

    科研人员基于近代物理所低能EBIS平台和反应显微成像谱仪装置,完全测量了Ar^8+与He电荷交换产生的反冲离子动量矢量二维谱。由于电荷交换中动量和能量守恒,反冲离子纵向和横向动量分别反映了电荷交换量子态选择及散射角信息。通过对比最近发展的两激活电子紧耦合理论方法,在考虑碰撞过程中电子—电子相互作用后,理论计算和实验测量所得态选择截面和散射角微分截面完全符合。由此,科研人员证实了低能高电荷态离子电荷交换碰撞中电子—电子相互作用的重要性。同时还发现电荷交换几率对碰撞参数(横向动量)非常敏感,而且和磁量子态散射截面上的振荡结构存在对应关系。

    (来源:科技日报)

    转自:“Academic学术”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浏览(123)
    点赞(0)
    收藏(0)
  • 上一篇:【干货】论文撰写十大要点

    下一篇:Python科研绘图--使用Seaborn绘制直方图

  • 首页

  • 文章

  • 期刊

  • 帮助

  • 我的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备案号:豫ICP备20210362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