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资讯 » 学术资源

  • 首 页
  • 期刊选题
  • 期刊点评
  • 期刊大全
  • 学人博客
  • 编辑征稿
  • 投稿选刊
  • 万维群组
  • 学术会议
  • 万维读书
  • SCI/E期刊
  • SSCI期刊
  • AHCI期刊
  • 线上讲座预告|传统作为参照系——贡布里希对现代艺术观念的理解与批评

    阅读: 2022/5/27 10:38:49

    主讲人:牟春

    上海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

    博士生导师、上海市“浦江人才”

    主题/TOPIC:

    传统作为参照系——贡布里希对现代艺术观念的理解与批评

    时间/TIME:

    5月31日(周二)晚上19:00-21:00

    参与方式/PARTICIPATION METHOD:

    腾讯会议:587-254-670

    密码:0531

    主讲嘉宾/SPEAKER:

    牟 春

    上海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

    博士生导师、上海市“浦江人才”

    主持人/MODERATOR:

    诸葛沂

    杭州师范大学弘丰中心教授

    浙江省艺术学理论学会秘书长

    主办单位/SPONSOR:

    浙江省一流学科(A)杭州师范大学“艺术学理论”学科

    弘一大师·丰子恺研究中心(艺术教育研究院)

    浙江省艺术学理论学会

    《美育学刊》杂志社

    活动海报/Poster

    嘉宾简介/Speaker Bio

    牟春 教授

    1980年出生,2008年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毕业,获哲学博士学位。上海师范大学哲学系博士后。2014—2015年美国西北大学(Northwestern University)访问学者。2007—2008年美国霍普大学(Hope College)访问学者。现任上海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自从事研究工作以来,主要致力于现象学、西方艺术哲学和中西美学比较方向的研究。近年来主攻瓦尔堡学派的图像学,聚焦于E.H.贡布里希以及恩斯特·克里斯的图像心理学。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瓦尔堡学派的图像学研究);获上海浦江人才计划资助1项(瓦尔堡学派的艺术文化学研究)。曾在国内权威期刊发表论文、译文40余篇,多篇论文被各大刊物转载,代表作有《山水图像及其象征意义——贡布里希论中西艺术传统的根本差异及其相通之处》《绘画效果的发现与发明一一论贡布里希的漫画研究》《图像带来的两重视觉发现——从左拉的〈杰作〉谈起》等,前者获上海市第十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近期代表著作为《“移情说”与中国现代美学观念的生成》,译著为《恩斯特·克里斯、 E.H.贡布里希与漫画政治》。

    来源:浙江省艺术学理论学会

    转自:艺术与学术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浏览(471)
    点赞(0)
    收藏(0)
  • 上一篇:AI时代艺术概念的产生方式及其反思

    下一篇:央美线上讲座预告 |生活·生态·生命系列艺术设计讲座:《城市中的人文关怀·主流之外的需求》

  • 首页

  • 文章

  • 期刊

  • 帮助

  • 我的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备案号:豫ICP备20210362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