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资讯 » 课题基金

  • 首 页
  • 期刊选题
  • 期刊点评
  • 期刊大全
  • 学人博客
  • 编辑征稿
  • 投稿选刊
  • 万维群组
  • 学术会议
  • 万维读书
  • SCI/E期刊
  • SSCI期刊
  • AHCI期刊
  • 综述为何能成为决定课题申报成败的关键?

    阅读: 2022/3/10 11:09:26

    写一份基金申请书,远比写一篇文章难得多。为什么?文章只局限于实验本身,与同行工作对比即可,相对狭窄。写文章只要符合科学规范,方法可行,数据可靠,结果明确,写作通顺就行。但基金则不然。

    基金反映申请者的学术视野和学术功底。写一份好的标书,要有学术思想的创新,是作者对科研方向和领域的把控。提出一个让小同行认可的课题不是一件容易事,要经得起同行的审视和挑剔。

    学术思想的创新来自灵感和积淀。在前期工作基础上,如何把本领域的研究梳理清楚并提出自己的观点,需要查阅大量文献,追踪跟风,闭门造车,自以为是不行。年轻人要多向有申报成功经历的长者学习。

    申请书的前言综述是决定申报成败的关键。有些人总也拿不到基金,究其原因在于对科学问题不清楚,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以为发过几篇文章就可以了,就有了资本。

    综述反映作者的学术认知水平。如果不看大量文献或只关注近期文章,不了解科学问题全貌,只是一孔之见,学术视野狭小,提不出有价值的科学问题,在原有的层面转圈,自然得不到认可。

    要看本领域对问题的研究需要了解科学发展史,来龙去脉要清楚。国外作者的文章综述部分比国内作者底蕴深厚,引用文献也多,说明底子较厚,学术视野开阔,谈问题的高度自然占上风。

    反观我们,往往把最新文献和自己的工作拿来作为立题依据,跟踪模仿,为了科研而科研,容易造成思维定式,僵化,囿于小圈子不能自拔。

    如果多看文献,从别人的工作中汲取智慧,经过思考,写出的立题依据必然有深度。再设计出严谨的技术路线和实验方案,中标的概率就会大增。同样的时间精力用对了地方就是事半功倍。以往落选的申请一定要痛定思痛,推倒重来,重新组织,而不要抱着庄稼不长年年种的心理墨守陈规或抱怨。

    看别人的,听别人的,不如自己多思考,多悟。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浏览(404)
    点赞(0)
    收藏(0)
  • 上一篇:三问三答 | 关于科技成果转化的常见疑问

    下一篇:什么是专著?专著应该怎么出版?

  • 首页

  • 文章

  • 期刊

  • 帮助

  • 我的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备案号:豫ICP备20210362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