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资讯 » 图书出版

  • 首 页
  • 期刊选题
  • 期刊点评
  • 期刊大全
  • 学人博客
  • 编辑征稿
  • 投稿选刊
  • 万维群组
  • 学术会议
  • 万维读书
  • SCI/E期刊
  • SSCI期刊
  • AHCI期刊
  • 《唐七言诗式》出版:国学大师黄侃心中的唐诗范式

    阅读: 2023/6/21 18:19:55

    以下文章来源于文小史 ,作者李慧娟

    黄侃是我国近现代著名的国学大师,在文字、音韵、训诂、文学等多个方面的研究均有卓越贡献。他和章太炎被学界并称为“乾嘉以来小学的集大成者”“传统语言文字学的承前启后人”,是“章黄学派”的领军人物。学界对其“小学”方面的成就研究甚多,对其文学成就的研究却存在不足之处。

    黄侃治学兼具小学家和文学家之长,对汉魏六朝这一时期的古代文学深有研究。这一方面的显著成就主要体现在他对《文心雕龙》《文选》的研究上。其《文心雕龙札记》和《文选平点》在近代中国文学史的研究中都具有重要意义。

    不仅如此,黄侃对唐诗也十分推重。他说:“诗至唐人,已臻无上,纵有别径,异乎九达之衢者矣。”(司马朝军《黄侃年谱》)他不仅广泛阅读《全唐诗》等重要总集,还精研李白、杜甫、王维、李商隐等名家诗集。他对唐诗的推重,不仅体现在大量阅读上,还身体力行地去实践其诗歌主张。惜天不假年,黄侃对唐诗的研究未能有全面深入的著作留下来。收藏于武汉大学的《唐七言诗式》,成为研究黄氏唐诗学的吉光片羽,弥足珍贵。

    《唐七言诗式》是黄侃编选的一部唐代七言诗歌选本。全书分上、中、下三卷,上卷为古诗、中卷为李杜、下卷为律绝,共遴选38位诗人168首七言诗。每卷内部按照作者时代先后编次,较为系统、直观地反映出唐代七言诗的发展脉络。展现了其对唐诗体式的理解,为后代学人学习唐诗体式提供了样本。

    本书原为黄侃编选的诗作原文,在此基础上,我们邀请武汉大学著名学者熊礼汇教授予以首次点校整理。

    此次出版,增加了以下内容:

    一是作者简介。对每位作者进行了详细全面的介绍,并辑录前人的重要评价为佐证。

    二是“题解”。是对诗作题旨的阐释。

    三是“诗作摘评”。精心选辑了不少历代评点资料精华,对诗歌体式、题材、作法、风格、艺术特色等进行评点。

    熊教授撰写的《〈唐七言诗式〉浅说》,对本书的创作背景、学术价值等进行了全面深入总结。另附有黄侃《李义山诗偶评》、刘永济《试论律诗的“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两篇文章。

    《唐七言诗式》是黄侃执教于中央大学所用讲义,完成于1928年8月10日。虽仅用半年时间完成,但其对七言诗式特征的体认、辨析,对诗意、诗法、诗风、诗美以及格调、声韵的揣摩、领略,却非一蹴而就。正是积累日久,故厚积薄发。《唐七言诗式》看似只是白文选本,缺乏直观的见解和心得,但黄侃借唐人之七言诗显现其“诗式”特征,向人展示如何“得体”“合格”之术,蕴含着他丰富、深刻而又自具特色的诗学观念和学术见解。

    书名中“诗式”一词可能受到程端礼《昌黎文式》、皎然《诗式》、朱宝莹《诗式》的启发。“诗式”有两层含义,一是名词,相当于诗的样式、范式、模式,或诗论家所言诗之“体制”“体格”“格式”“正格”“正体”等。二是使动用法,即示人如何使其“诗式”“可法”“可式”。

    书中所选诗作,均是黄侃认为可以作为唐人“七言楷式”集成之作、唐七言的代表作。从黄侃热衷于钟嵘《诗品》和阮籍《咏怀诗》的研究,可知他很重视五言诗。何以此书舍唐五言诗而专以七言诗为研究对象呢?晚唐以降直至近代,五言诗创造日益衰落,七言诗创造不绝于世。七言诗既为“流行”诗体,辨析“唐七言诗式”,自于诗之创作、研究大有助益。这可能是黄侃着力研究的一个重要支点。

    全书所选的168首七言诗,其中七古83首,七律、七绝85首(含七言小律、七言排律、六言律诗、六言绝句十余首)。两类诗体作品数量所占比例大体相当。七言古诗几占全书诗选总数一半(83首),选篇的特点为重点突出,选录己所心仪、可为学者矜式之诗作。将李白、杜甫、高适、岑参、王维、李颀和韩愈的七言古诗作为重点采择对象。七律的选篇选钞初盛唐应制、应教之作较多;选钞杜甫七律最多,有34首,且多为拗体之作。七言绝句的选篇,于盛唐名家外,特别选入韩翃、柳宗元、刘禹锡的作品,可见其选篇取法盛唐而不拘于盛唐的特点。另外,本书对七言三韵诗、六言律诗、六言绝句几种特殊诗式作品也作了展示。

    本书的出版,旨在为研究黄侃提供一份新资料,尤其对七言诗研究提供黄侃一家的路径,有利于专业学者对唐代七言诗的学习和研究,有利于今人对唐诗创作艺术传统的继承和发扬。

    转自:“初见好书”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浏览(186)
    点赞(0)
    收藏(0)
  • 上一篇:人生必读!国学经典入门,看这本书就够了!

    下一篇:2023级南方科技大学博士研究生招生报考通知(第二批)

  • 首页

  • 文章

  • 期刊

  • 帮助

  • 我的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备案号:豫ICP备20210362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