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资讯 » 图书出版

  • 首 页
  • 期刊选题
  • 期刊点评
  • 期刊大全
  • 学人博客
  • 编辑征稿
  • 投稿选刊
  • 万维群组
  • 学术会议
  • 万维读书
  • SCI/E期刊
  • SSCI期刊
  • AHCI期刊
  • 新书推荐 | 蔡金亭、王敏:《什么是第二语言习得》

    阅读: 2023/6/26 8:52:01

    新书推荐 | 外语学术普及系列

    什么是第二语言习得

    ISBN: 978-7-5446-7421-8

    出版时间:2023-05

    作者:蔡金亭、王敏 著

    定价:33.00元

    限时优惠:23.10元

    / 本书简介 /

    第二语言习得是应用语言学的重要分支,主要研究学习者如何在具体环境中习得和使用母语之外的语言。本书以问答形式,系统梳理了第二语言习得领域的核心概念、主流观点、研究动态与研究方法。全书设问针对性强,回答开门见山、条理清楚、繁简有度,能为第二语言习得领域的人门研究者及相关专业师生提供切实帮助。

    / 作者简介 /

    蔡金亭

    -------------

    上海财经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英汉语言比较研究会二语习得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会长,集刊《第二语言学习研究》主编。主要研究方向为第二语言习得。发表论文60多篇,出版专著7部,论著3次获得省社科优秀成果奖。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各1项,目前主持1项国家社科重点项目。

    王敏

    ------

    浙江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英汉语言比较研究会二语习得研究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主要研究兴趣包括:基于使用理论视域下的语言习得研究、二语互动协同、续论等。曾在Applied Linguistics、《外语教学与研究》等国内外知名语言学期刊发表论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曾获教育部高校人文社科优秀研究成果二等奖、国家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什么是第二语言习得

    前言(节选)

    第二语言习得(简称“二语习得”)是应用语言学的重要分支,主要研究儿童和成人如何在各种环境中习得与使用母语以外的其他语言。这里的环境既包括课堂环境,也包括自然环境;目的语涵盖第二、第三、第四……多种语言;研究内容包括目的语的形义、心理、社会等各方面的掌握与使用。二语习得与外语教学联系密切,但两者各有侧重,前者主要关注心理机制和过程,后者主要关注“学”和“教”。

    因为二语习得研究对外语教学有重要的借鉴作用,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学科的发展,全国200多家拥有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的高校陆续开设二语习得相关课程,已经有30多所高校招收二语习得方向的博士。长期以来,我国的二语习得研究主要围绕两个主题展开:一是中国学生学习外语,其中多数学生的母语是汉语,少数学生的母语是民族语言;二是外国留学生学习汉语。

    ......

    我国二语习得研究是在借鉴国际相关研究的过程中逐步开展起来的,在引进和创新中不断前行。在起步阶段,我们把一些优秀的国外二语习得著作原版引进国内,如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以下称“外教社”)引进的Rod Ellis的多部二语习得著作,使我们在较短时间内熟悉了当时国际研究的概况。此后,我国学者结合中国国情,采用科学方法,在国内发表了大批实证论文,而且有越来越多的成果走向国际。与此同时,我国学者也尝试撰写二语习得的介绍性著作,最早的当属蒋祖康的《第二语言习得研究》(1999,外研社),后来丁言仁(2007,外教社)、王建勤(2009,商务印书馆)等也陆续出版了相关专著,为广大读者了解二语习得研究提供了中国读本。

    然而,本书作为“外语学术普及系列”语言学板块的组成部分,与国内此前出版的二语习得专著有明显不同,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从形式上,本书根据丛书的要求,采取了问答的形式,容易激发并满足读者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二是从内容上,本书不求对二语习得研究面面俱到,而是选取了八个方面,精心设计最基本、最重要的问题,在综合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用通俗的语言对这些问题提供简要回答。

    本书系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双外语学习中语言迁移的多维动态研究”(19AYY008)的阶段性成果。在写作过程中,两位作者先共同确定问题,各负责一半内容,分别完成初稿,然后交换审读,提出修改意见供对方修改,最后由蔡金亭统稿。本书使用了作者以前发表的论著的部分内容,恕未一一注明。李佳博士撰写了语言迁移部分的初稿,特此致谢。

    ......

    本书对于外语研究生和其他任何对二语习得感兴趣的人来说,是一本很好的入门读物,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帮助他们进入二语习得研究的殿堂。教师在讲授相关课程时,也可将本书作为教材之一。由于笔者水平有限,疏漏之处在所难免,敬请学界同仁不吝赐教。

    / 本书目录 /

    1

    概论

    二语习得研究什么?

    研究二语习得有何意义?

    二语习得与母语习得有什么不同?

    2

    学习者语言

    对比分析在二语习得研究中起什么作用?

    如何进行错误分析?

    基于语料库的错误分析有何优势和局限?

    造成学习者二语错误的原因有哪些?

    中介语有哪些特征?

    中介语的变异有哪些类型?

    为什么二语发展中常出现石化现象?

    中介语语用学主要有哪些研究课题?

    研究二语言语行为有哪些语料收集方法?

    在二语词汇习得研究中,搭配的研究情况如何?

    在二语语法习得研究中,时态的研究情况如何?

    在二语语篇习得研究中,关联词的研究情况如何?

    3

    语言普遍性与二语习得

    以语言类型学为框架的二语习得研究主要考察什么?

    名词词组可及性层级假说在二语习得中成立吗?

    以普遍语法为框架的二语习得研究主要考察什么?

    关系从句习得中的复现代词是母语迁移的结果吗?

    二语习得中的逻辑问题是什么?

    标记性对二语习得有什么影响?

    否定证据在二语习得中起什么作用?

    4

    输入、输出与互动

    输入假说正确吗?

    输入在二语习得中起什么作用?

    互动假说正确吗?

    互动在二语习得中起什么作用?

    输出假说正确吗?

    输出在二语习得中起什么作用?

    什么是纠正性反馈?它在二语习得中起什么作用?

    重述在二语习得中起什么作用?

    课堂环境下的二语习得与自然环境下的二语习得有什么差别?

    5

    语言迁移

    语言迁移有哪些类别?

    语言层面上的迁移有哪些表现?

    什么是概念迁移?

    什么是反向迁移?

    有哪些因素会影响语言迁移的发生?

    6

    认知与二语习得

    母语和二语词汇在学习者大脑中是如何表征的?

    二语内隐知识和外显知识的区别是什么?

    监察模型有什么优缺点?

    二语习得中的自动化过程是量变还是质变?

    什么是ACT模型?

    什么是竞争模型?

    注意在二语习得中起什么作用?

    什么是有意学习和附带学习?

    词汇附带学习的效果如何?

    二语习得中的语言相对论指的是什么?

    什么是可加工性理论?

    什么是输入加工理论?

    如何从连通论的角度看待二语习得?

    言语计划对二语产出有什么影响?

    7

    个体差异与二语习得

    二语习得中的策略研究有什么主要发现?

    成功外语学习者常使用哪些学习策略?

    造成二语习得差异的学习者因素有哪些?

    二语习得是否存在关键期?

    二语习得动机研究的主要发现是什么?

    动态视角下动机研究的主要理论和方法是什么?

    二语习得研究中有哪些关于学能的理论?

    学能是如何影响二语习得的?

    工作记忆是如何影响二语习得的?

    8

    二语习得新理论

    结构启动在二语习得中起什么作用?

    思而后说假说正确吗?

    频数对二语习得有什么影响?

    二语习得社会文化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什么是二语习得中的互动协同?

    什么是基于使用的二语习得观?

    如何看待作为动态复杂系统的二语习得?

    9

    二语习得新方法

    二语习得研究中结构启动研究的方法是什么?

    二语习得研究中的微变化研究法是什么?

    ERP、fMRI 等技术对于揭示二语习得的神经机制有什么贡献?

    转自:“思飞学术”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浏览(302)
    点赞(0)
    收藏(0)
  • 上一篇:高校行政岗,扎堆招博士!大材小用吗?

    下一篇:盛夏·读书 | 叙事、体验小说、共同体……前沿理论带你共赏文学作品

  • 首页

  • 文章

  • 期刊

  • 帮助

  • 我的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备案号:豫ICP备20210362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