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资讯 » 学界研圈

  • 首 页
  • 期刊选题
  • 期刊点评
  • 期刊大全
  • 学人博客
  • 编辑征稿
  • 投稿选刊
  • 万维群组
  • 学术会议
  • 万维读书
  • SCI/E期刊
  • SSCI期刊
  • AHCI期刊
  • 新华社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022年博士后招收简章

    阅读: 2022/5/30 10:38:55

    一、工作站简介

    新华社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于2013年经人社部批准设立。为进一步推进新华社技术创新,促进媒体融合发展,培养更多适应新华社发展需要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提高我社自主创新能力,特面向社会,与各高校、科研机构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联合招收培养博士后研究人员。

    二、博士后招收方向

    围绕人工智能及其应用,招收以下研究方向的博士后人员:

    1、知识图谱研究。

    2、多模态可信度检测研究。

    3、时空大数据新闻应用研究。

    4、物联网研究。

    5、视频理解研究。

    6、新闻自动化生产研究。

    7、拍摄机器人研究。

    8、视听感知计算。

    9、音频信号处理。

    三、相关福利待遇

    1、为博士后人员提供优厚薪资待遇(具体面议)。

    2、新华社联合相关合作高校为博士后人员提供合适的科研条件。

    3、为博士后提供公寓或住房补贴。

    4、博士后人员出站后,根据本人意愿和新华社需要,结合在站期间考核情况,对研究成果突出、表现优秀的博士后人员,优先考虑招聘为新华社直属企业正式员工,并按博士后管理委员会政策办理北京落户手续。

    四、招收对象

    1、遵纪守法、品行端正、踏实勤奋,具有良好的团队精神及沟通能力。

    2、具备研究课题相关领域的学术知识和学习、研究背景,思维活跃,动手能力强。

    3、具有良好的英语写作能力。

    4、能够全脱产在本站从事研究工作。

    5、取得博士学位不超过5年,或将于2022年7月前取得博士学位,年龄35周岁以下。

    6、软件开发能力强,有相关工作经验优先考虑。

    7、有相关专业团队支持优先考虑。

    五、招生人数

    计划招收9人。

    六、需提供的材料

    1、申请人简历;两位相关学科领域博士生导师的《专家推荐信》(一位必须是本人的博士生导师);海外留学人员申请做博士后需有一名外籍专家提交推荐意见。

    2、博士学位证书及毕业证书复印件或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需加盖学位办公室公章),或将于2022年7月前取得博士学位的应届毕业生,需提供校方出具的拟毕业证明;国外获得博士学位的留学人员,还需提交《留学回国人员证明》。

    3、身份证复印件或具有同等效力的证件复印件。

    4、拟报课题的研究计划概要(应包含研究内容、研究意义、技术路线及其他需要说明的内容,字数不限)。

    5、博士论文以及两篇学术研究代表作(如应届毕业生博士论文尚未完成,应提供博士论文初稿或开题报告)。

    6、根据个人实际情况,可补充提供代表个人学术水平的专著、论文、科研成果、获奖证书复印件等材料。

    请将以上材料发邮件至:postdoctor@xinhua.org(邮件主题应标为“博士后应聘+研究方向+姓名+毕业院校+所学专业”)

    七、招聘流程和联系方式

    本着“公开招收、严格考试、择优录取”的原则,公开、公平、公正地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在对报名人员的材料进行初审后,组织有关专家对初审合格者进行面试,择优招收。

    联系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宣武门西大街57号新华通讯社

    咨询电话:010-88054205 13261005688

    联系人: 徐才 杨荐

    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邮箱:postdoctor@xinhua.org

    转自:在线学术论坛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浏览(258)
    点赞(0)
    收藏(0)
  • 上一篇:新刊速递 |《广东社会科学》2022年第03期

    下一篇:【学术会议】Academic.net推荐:2022年第七届动力与可再生能源国际会议(ICPRE 2022)

  • 首页

  • 文章

  • 期刊

  • 帮助

  • 我的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备案号:豫ICP备20210362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