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资讯 » 学界研圈

  • 首 页
  • 期刊选题
  • 期刊点评
  • 期刊大全
  • 学人博客
  • 编辑征稿
  • 投稿选刊
  • 万维群组
  • 学术会议
  • 万维读书
  • SCI/E期刊
  • SSCI期刊
  • AHCI期刊
  • 中南大学法学院 “本-博”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实施细则

    阅读: 2023/6/28 11:23:54

    来源:中南大学法学院

    根据《关于做好2023年拔尖创新计划选拔工作的通知》和《中南大学“本-博”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实施办法》文件要求。为切实做好我院2023年拔尖创新计划选拔工作,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一、组织领导

    学院成立拔尖创新计划工作组,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全面负责学生选拔和培养工作。其成员如下:

    1.领导小组

    组 长:许中缘

    副组长:毛俊响 敖双红

    成员:彭中礼、何炼红、杨清望、黄曦

    秘书:刘萍

    2.思想政治表现考核小组

    负责人:毛俊响

    成员:黄曦 李 娜

    二、选拔对象及名额分配

    根据中南大学“2023年‘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选拔工作的通知”,本次选拔对象分为两类:

    第一类为本校和学校认定的高水平大学推免到中南大学的直博生的2020级(四年制)和2019级(五年制)本科生(不含2022年已入选学生)。加权平均裸分成绩专业年级排名前3%或第1名者,不占拔尖创新计划分配名额;加权平均裸分成绩专业年级排名3%-8%者,招生名额1人。

    第二类为本校2021级(四年制)和2020级(五年制)本科生。加权平均裸分成绩专业年级排名前3%或第1名者,不占拔尖创新计划分配名额;加权平均裸分成绩专业年级排名3%-8%者,招生名额1人。

    第三类为法学院自主选拔,加权平均裸分成绩专业年级排名可放宽至前15%,分配招生名额2人,第一类与第二类各1人。

    所有入选拔尖创新计划学生单列博士研究生招生指标至招生导师,但每位导师每届限招1名拔尖创新计划学生,并计入导师博士生招生规定的限额总数。

    三、选拔方式

    1.拔尖创新计划申请条件

    (一)思想政治品质优良,理想信念坚定,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社会责任感强,积极向上,身心健康,遵纪守法,文明自律,立志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二)诚实守信,学风端正,无任何考试作弊和剽窃他人学术成果记录,品行表现优良,无任何违法违纪受处分记录。

    (三)学习成绩优秀。在校学习期间所有教学环节(含全校性选修课)加权平均裸分成绩专业排名前15%者(补考或重修合格的课程成绩均按60分计算),通过英语六级(≧425分)或雅思成绩达到6.5分及以上或托福成绩达到80分及以上。

    (四)基础知识扎实、创新意识突出、科研兴趣强烈、身心素质优良、发展潜能较大,愿意免试推荐至中南大学直博计划攻读博士学位,有望成长为学科领域的拔尖创新人才。

    2.选拔考察方式

    ①学院采取公平、公正的方式进行拔尖创新计划人才选拔。综合考查过程中采取回避制度,即与选拔对象存在亲属等利害关系者不能参与考查过程。

    ②根据综合考查成绩择优筛选,推荐入选拔尖创新计划候选人并在本单位公示,公示时间5天。公示无异议后,将推荐名单报中南大学“本-博”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领导小组,经领导小组审查确定拔尖创新计划名单。

    ③入选拔尖创新计划者与学校签订《拔尖创新计划本-博贯通培养承诺书》(见附件)。

    ④考核时间:

    9月9日之前,学院根据学生自愿报名情况确定拔尖创新计划候选人名单。

    (具体时间待定)

    四、培养方式

    1.拔尖创新计划实行本博“本+5”的培养模式

    “本”是指本科生阶段的学习,本科生阶段和博士生阶段课程体系贯通,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本科培养方案中各教学环节的学习和学分要求,准予毕业,获得本科毕业证书和学士学位。“5”是指博士生阶段的培养,进一步完成培养方案中课程教学,尽早进入科学研究环节,鼓励与国外一流大学或顶尖科研院所联合培养,在国外学习研究时间一般不超过2年,完成培养方案中课程学习与培养环节学分要求,通过博士学位论文答辩者, 获得博士毕业证书并授予博士学位。

    2.本科生阶段培养

    按照“本-博”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夯实学科基础,提高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在满足其本科培养方案的基础上,由导师与学院共同制定个性化的培养计划,允许选修硕士生、博士生课程,所修学分可作为博士研究生学习阶段的学分。

    3.博士生阶段培养

    按照“本-博”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突出提升创新能力、领导力及世界影响力培养,在导师的指导下,开展科学研究工作。鼓励博士生阶段到国外一流大学或顶尖科研院所联合培养 1-2 年(由学科与导师确定本学科合作机构,对国际知名专家学者可适当放宽学校学科要求)。

    4.拔尖创新计划实行分流淘汰

    每学年由学院工作组对入选学生一年来的思想品德、学习情况、 科研情况、社会实践情况进行科学评估考核。学院将根据基本要求,结合本学科特点制订评估考核细则,指标体系注重过程考核和个性化发展,学习与科研情况进行指标量化打分形式考核,综合情况以工作组面试为主要形式考核,对不适合继续培养的视情况进行分流淘汰。

    5.本科生阶段有下列情况之一者,退出拔尖创新计划学习

    (一)思想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不适合在拔尖创新计划学习者。

    (二)受到刑事处罚、行政处罚、行政处分、党纪处分和违反校纪校规者。

    (三)大四(五)第一学期未取得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资格者。

    (四)自愿退出计划。

    6.博士生阶段有下列情况之一者,退出拔尖创新计划学习

    (一)思想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不适合在拔尖创新计划学习者。

    (二)受到刑事处罚、行政处罚、行政处分、党纪处分和违反校纪校规者。

    (三)学位课程不及格或博士生资格考试未通过者。

    (四)学院工作组经综合面试考核后,认为不适合继续在拔尖创新计划学习者。

    (五)自愿退出计划。

    学生一旦转出拔尖创新计划之后,不能再申请加入。

    五、资助政策

    在本科生阶段,享受拔尖创新计划助学金,从入选计划起,按 20000 元/年标准发放至博士入学。在博士生阶段前2 年,除按博士生奖助标准享受博士生奖助学金及高水平成果奖励外,增加拔尖创新计划助学金,按 30000 元/年标准发放;在博士生阶段后 3 年,同等条件下可优先获得校长拔尖奖学金和国家奖学金。本院自主遴选的学生,“拔尖创新计划”助学金由导师从科研经费资助。

    在博士生阶段,优先获得赴国(境)外学习资助,最长可资助 2 年;优先获得研究生自主探索创新项目资助(入选后本科阶段也可以申请);优先获得资助参加高水平国际会议。

    因未选择中南大学直博计划或退出拔尖创新计划学习的学生,需退还学校(含导师)资助的拔尖创新计划助学金。

    其他未尽事宜根据《中南大学“本-博”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实施办法》执行。

    附件:

    1.中南大学2023年拔尖创新计划学生申请表

    2.中南大学2023年拔尖创新计划学生基本情况汇总表

    3.中南大学“本-博”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申请承诺书

    中南大学法学院

    2023年6月25日

    转自:“学术之路”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浏览(142)
    点赞(0)
    收藏(0)
  • 上一篇: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 2023年“文化法学与人权”卓越法治人才夏令营活动公告

    下一篇:江苏大学法学院2023年优秀大学生线上夏令营招生简章

  • 首页

  • 文章

  • 期刊

  • 帮助

  • 我的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备案号:豫ICP备20210362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