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资讯 » 学界研圈

  • 首 页
  • 期刊选题
  • 期刊点评
  • 期刊大全
  • 学人博客
  • 编辑征稿
  • 投稿选刊
  • 万维群组
  • 学术会议
  • 万维读书
  • SCI/E期刊
  • SSCI期刊
  • AHCI期刊
  • 国际动态丨JACC Case Report 1:经导管缘对缘修复极重度三尖瓣反流的逐步方法

    阅读: 2023/6/29 9:54:20

    前言:经导管缘对缘修复术(TEER)是针对手术风险过高的三尖瓣反流患者最广泛使用的方法。然而,TEER对于晚期三尖瓣反流可能并不适用。在这种情况下,采用初始瓣环成形术和随后的TEER可能是一个有价值的替代方法。我们将通过三个临床案例为大家详细阐述TEER在极重度三尖瓣反流患者中的临床逐步应用方法,并供大家参考学习。

    临床案例 1

    82岁女性患者,既往有永久性心房颤动和高血压病史,因运动时进行性呼吸困难(NYHA心功能分级Ⅲ级)就诊。在服用稳定剂量的利尿剂(托拉塞米10 mg)后,患者无充血症状。经胸超声心动图(TTE)检查提示“瀑布样”三尖瓣反流(TR){VC缩流颈宽度14 mm,近端等速表面积法测得有效反流口面积(EROA)为1.3c㎡,反流容积(R Vol)95 mL},左右心室收缩功能良好,主动脉瓣中度反流,其他无异常。

    右心导管检查显示孤立性毛细血管后肺动脉高压(ipc-PH)(平均肺动脉压23 mmHg,肺毛细血管楔压18 mmHg,肺血管阻力1.5 WU),最有可能由高血压性心脏病所致的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FPEF)引起。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证实极重度功能性TR(5级/5级),接合间隙达8mm,且隔瓣活动受限,不利于三尖瓣TEER(图1A,图2)。

    图1:围手术期影像

    (A)术前TEE显示接合间隙,隔瓣活动受限且轻微隆起。(B)术后TEE(瓣环成形术)显示隔瓣间隙缩小。(C)经导管缘对缘修复后TEE显示结果良好,仅有轻度残余三尖瓣反流。

    图2:术前TEE可见“瀑布样”TR

    由于患者手术风险较高(TRI-SCORE 4/12,8%),心脏团队决定采用渐进式方法,使用Cardioband系统(Edwards Lifesciences)进行初始经皮瓣环成形术,并在随后进行TEER手术(图3)。TR从“瀑布样”反流(5/5)下降为中度反流(3/5)(图4),并且间隙缩小(图1B)。

    图3:Cardioband系统操作过程

    图4:术后TEE(瓣环成形术)显示TR减少

    5个月对患者进行了评估,虽然可见运动耐受性有所改善,但仍然出现了腿部水肿症状,因此增加了利尿剂用量。随访TTE显示严重残留TR(VC 13 mm,EROA 0.4 cm2,RVol 53 mL)。因此,研究决定使用Pascal Ace装置(Edwards Lifesciences)和经典三孔技术(图5)继续进行TEER手术,并插入2个Pascal装置:一个位于胃视图的8点至2点钟方向,另一个在胃视图9点至3点钟方向。术后TR轻度降低(图1C,图6),三尖瓣压差为3 mmHg。在12个月的随访中,患者状况良好,症状改善,TTE结果稳定。

    图5:TEE 经胃视图展示TEER三孔技术后TV

    图6:TEER后的TEE结果良好,TR 轻微

    原文链接:

    https://www.jacc.org/doi/10.1016/j.jaccas.2023.101874

    转自:“医谱学术”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浏览(120)
    点赞(0)
    收藏(0)
  • 上一篇:徐标教授:炎症调控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下一篇:刘新民教授:主动脉瓣疾病极简式TAVR治疗进展

  • 首页

  • 文章

  • 期刊

  • 帮助

  • 我的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备案号:豫ICP备20210362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