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资讯 » 学界研圈

  • 首 页
  • 期刊选题
  • 期刊点评
  • 期刊大全
  • 学人博客
  • 编辑征稿
  • 投稿选刊
  • 万维群组
  • 学术会议
  • 万维读书
  • SCI/E期刊
  • SSCI期刊
  • AHCI期刊
  • JACS:Au@Pd@Ru催化HOR,助力阴离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阅读: 2023/6/29 15:11:01

    提高Ru金属在氢氧化反应(HOR)电位范围内的催化活性,改善Ru因亲氧性而导致的活性不足的问题,对降低阴离子交换膜燃料电池(AEMFCs)的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基于此,厦门大学范凤茹教授、田中群院士、李剑锋教授和南子昂等人报道了利用在Au@Pd上生长的Ru作为模型系统(Au@Pd@Ru),通过将催化反应中间体(OHad)的直接原位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证据与原位X射线衍射(XRD)、电化学表征以及DFT计算相结合,来了解活性提高的潜在机制。

    通过DFT计算,作者对Au@Pd@Ru表面的结构、OHad的频率和反应活性进行了研究。作者构建了纯Ru/Pd/Au和不同氧化的RuOx/Pd/Au表面模型,以确定OHad的吸附位置和频率。

    对表面态密度的计算表明,随着晶格的增加,表面原子的d带中心更接近费米能级,表面活性的增加会导致表面Ru原子氧化。计算表明,氢从Ru/Pd/Au表面的面心立方(fcc)位点到Ru-Pd界面的损失位点的输运势垒小于0.1 eV,表明氢有效地分布在Ru/Pd/Au中。

    随着块体氢含量的增加,OHad的弯曲模式发生红移。在713 cm?1处的弯曲频率分配给了吸附在RuOx/Pd/Au中氧化和块状氢原子上的OHad,当氢亚层发生变化时,OHad频率从722(25%)变为713(50%)变为687(100%),与实验结果接近。结果表明,RuOx/Pd/Au结构有效地提高了HOR反应活性。DFT计算还表明,损失位点的氢原子转移到RuOx表面的空穴位点是一个放热过程。

    Improving the Hydrogen Oxidation Reaction Rate of Ru by Active Hydrogen in the Ultrathin Pd Interlayer. J. Am. Chem. Soc., 2023, DOI: https://doi.org/10.1021/jacs.3c02604.

    转自:“萤火科研”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浏览(145)
    点赞(0)
    收藏(0)
  • 上一篇:临床试验分期-II(IIa、IIb)、III(IIIa、IIIb)、IV

    下一篇:Angew.: 引入CaO,通过电化学CO2还原高效制备碳纳米管/金属@碳纳米管

  • 首页

  • 文章

  • 期刊

  • 帮助

  • 我的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备案号:豫ICP备20210362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