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资讯 » 学界研圈

  • 首 页
  • 期刊选题
  • 期刊点评
  • 期刊大全
  • 学人博客
  • 编辑征稿
  • 投稿选刊
  • 万维群组
  • 学术会议
  • 万维读书
  • SCI/E期刊
  • SSCI期刊
  • AHCI期刊
  • “文科院士”存在争议,增加“文科院士”是否可行?

    阅读: 2022/3/10 16:35:35

    众所周知,一直以来“院士”这一词都是作为我国学术领域的最高头衔,代表的地位在学术圈里是很高的。但是这些年来关于“文科院士”的争议还是一直没有停下来过。近日关于“中国社会科学院院士”沈满洪提议应该设立该评审制度,并将其作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界的最高人才头衔。

    院士是我国学术界的至高荣誉,可至今,摘取院士桂冠的,都是自然科学之星,唯独不见人文社科泰斗。“社科院士”的缺失,一度被偏激地认为,这是“重理轻文”观念下的一种制度性歧视。

    重磅!建议增加“社科院院士”

    浙江农林大学的党委书记也是提交了相关的议案,在议案当中也是建议将“中国社会科学院院士”作为我国在哲学、社会科学等领域的最高头衔,与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享受同等待遇。

    后来中国工程院设置了院士的头衔,不过分化而出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却没有设置“院士”这一头衔只是在社科院的内部得到认可,并没有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文科类领域的最高头衔。

    争议:

    一直以来“重理轻文”的观念牵扯到很多事情。有人认为:“虽然理工科固然重要,带来了科技上的发展和升级改造。不过人文社科的影响也不亚于理工科,这是灵魂层次的影响!”随着时代的发展,当前社会需要的是均衡的发展方式,“偏科”也并不是好的现象。关于“社科院院长”的话题迎来了激烈的讨论,很多人表示不建议设立该制度,不过也有人表示支持。

    增加“文科院士”是否可行?

    其实我国没有文科院士也是有原因的,“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例如:在自然科学相关的领域取得的突破和进展都是切实的,比如说袁隆平院士的杂交水稻、钱学森院士的两弹一星,做出的贡献都是可以去评估的,也是大家看在眼里的成果。

    但是在人文社科方面,取得的成果是没有一个衡量标准的,这是精神层次的影响,所以说短时间内并不能做出实质性的评估,更不用说其价值所在。

    近期我国的发展来看,科技是一直在进步,但是人文社科却成为了短板。为了更好更全面的发展进步,人文社科被重视起来。我国的社会科学领域也将迎来新的突破。无论“文科院士”是否成立,我们都应该权衡利弊,着重于均衡发展方向,期待人文社科可以迎来进步,不再是短板,成为我国的繁荣发展的一块垫脚石!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浏览(536)
    点赞(0)
    收藏(0)
  • 上一篇:“双一流”建设迎来新发展,学科变得重要起来!

    下一篇:C刊的“秘密”

  • 首页

  • 文章

  • 期刊

  • 帮助

  • 我的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备案号:豫ICP备20210362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