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资讯 » 学界研圈

  • 首 页
  • 期刊选题
  • 期刊点评
  • 期刊大全
  • 学人博客
  • 编辑征稿
  • 投稿选刊
  • 万维群组
  • 学术会议
  • 万维读书
  • SCI/E期刊
  • SSCI期刊
  • AHCI期刊
  • 他26岁发表19篇SCI,毕业即副教授,导师:研究在某些领域打破垄断

    阅读: 2022/6/2 14:55:26

    他叫张志维,目前就职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而就是这颗“两三粒芝麻大小”的芯片,却能足以满足5G甚至6G通信对于传输速率的需求。

    用张志维自己的话来说就是:

    功率更高了,传输距离更大了。

    以前覆盖面积只有半个足球场那么大,现在最新的实验结果能传10公里。

    对老百姓来讲,(视频)电话清晰度会更好,上网速率会更高。

    更重要的是,毫米波芯片长期以来一直被国外所垄断。

    但随着张志维和团队的研发成功,其导师认为:

    在某些领域应该能够不再依靠国外的芯片,解决了“卡脖子”问题

    据了解,芯片已经应用在移动基站,可以实现卫星与地面基站、基站与基站之间的超大数据量的高速率传输。

    这条消息一经公布,瞬间引发了大量网友的高度关注:

    甚至张志维的母校,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也发来“贺电”:

    很多网友在祝贺、点赞张志维取得突破成果之余,对张志维26岁能当上副教授这事陷入了“深思”:

    但除了成果本身,张志维此前求学、研发的经历,也成为了此次热议的焦点。

    谢绝60万年薪,选择留校任教

    张志维本硕博均是就读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主要研究方向是微波/毫米波,与5G/6G通讯密切相关。

    而他决定研发芯片,还要从本科时的一段经历说起。

    那时的张志维正在参加竞赛,最终却以失败而告终。

    究其原因,正是在参赛过程中,张志维所使用的芯片发生了故障。

    于是,“造芯”这件事便深深地埋在了他的心里。

    为此,他在2020年还特意去国外深造,每天坚持搞研究长达12小时。

    或许正是张志维如此的努力和拼搏,他在2020年到2021年期间,在芯片领域拿下了2个首次:

    首次提出混合EFJ功率放大器

    首次提出阻抗频率调制的概念

    甚至他在国外的导师都对其评价到——“没有辜负你的母校”。

    而这些“业绩”,也为张志维在后来造芯的道路上铺下了夯实的基础。

    今年3月份,张志维顺利完成了博士论文的答辩。

    但当时的他面临着二选一的抉择——

    要么进大厂,要么留校。

    而即便众多大厂纷纷向他抛出橄榄枝、提供60万年薪的Offer,但张志维却毅然决然地选择了留校。

    根据《中国科学报》的描述,张志维选择留校任教的原因是:

    因为喜欢校园自由且富有“创芯”的氛围。

    这样的选择也让张志维成为了网友口中的“出道即巅峰”,一毕业就成为了特聘副教授。

    杭电辅导员申东升认为:

    这几年学校的人才聘任要求水涨船高,博士一毕业就成为特聘副教授,确实不容易。

    但在这样的光环之下,少不了的是张志维一直以来的辛勤和努力。

    发表过19篇SCI论文

    据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22年“十佳大学生”评选现场宣传材料,张志维在硕博连读的5年时间内,共发表了19篇SCI论文。

    他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的SCI论文超过10篇,其中9篇发表于IEEE协会旗下期刊。

    这些论文里面当然也包括提出混合EFJ功率放大器,以及阻抗频率调制的研究成果文章。

    2020年,张志维在导师程知群等人的指导下,研发出一种采用新型混合连续级EFJ功率放大器,来放大载波。

    此前,Doherty功率放大器(DPA)由于结构简单、成本低,在被基站中被广泛应用。但是传统的DPA有一些固有缺点,例如:带宽狭窄,且只有6dB的output back-off范围。

    而张志维和团队提出的EFJ类功率放大器的负载阻抗,不仅有传统的连续功率放大器类似的可变虚部,还有不一致的实部。

    所以EFJ类功率放大器可有效结合EF类功率放大器的高能效,以及连续J类功率放大器在特定条件下的大带宽,从而大大弥补了DPA的缺陷。

    2021年,张志维和来自英国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的Vincent Fusco等人在IEEE Transactions on Circuits and Systems II上发表了阻抗频率调制的研究成果论文。

    这是一种设计多频段功率放大器的新方法:将一个耦合器作为放大器的输出电路,以实现多频段阻抗转换。

    耦合器

    通过结合获得的周期性阻抗轨迹和EFJ类功率放大器的阻抗空间,实现了实时获取所需的工作频率。

    ……

    目前,张志维和团队正在研究毫米波通信芯片3.0版本的技术迭代。

    张志维表示:

    希望我们的研究成果,能够实现国产化芯片的替代。

    One More Thing

    张志维拒绝60万年薪留校任教引发的热议,除了前文提到的内容之外,其实还有另外一种声音。

    有人认为大厂给张志维开出60万年薪,并不是很高:

    之前互联网随随便便一个应届生40万+……

    也有人从学校角度出发,认为“教授的薪资太低了”: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

    论文链接:

    [1]https://ieeexplore.ieee.org/document/9210806

    [2]https://ieeexplore.ieee.org/document/9530239

    转自:谷粉学术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浏览(441)
    点赞(0)
    收藏(0)
  • 上一篇:期刊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22年第3期要目

    下一篇:中国工程院:清退院士工作站,已见成效!

  • 首页

  • 文章

  • 期刊

  • 帮助

  • 我的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备案号:豫ICP备20210362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