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资讯 » 学界研圈

  • 首 页
  • 期刊选题
  • 期刊点评
  • 期刊大全
  • 学人博客
  • 编辑征稿
  • 投稿选刊
  • 万维群组
  • 学术会议
  • 万维读书
  • SCI/E期刊
  • SSCI期刊
  • AHCI期刊
  • 李家洋院士:只认第一作者,还怎么鼓励合作?

    阅读: 2022/3/11 10:11:58

    作者 | 李晨阳

    国内科研界对研究成果有“三认三不认”的现象:所谓三认,即只认第一作者、只认第一作者单位、只认通讯作者;所谓三不认,即不认非第一作者、不认非第一作者单位、不认非通讯作者。

    无论科研人员评职称、算业绩,还是研究生报奖、毕业,上述标准都普遍存在。

      

    李家洋

     

    “严格起来,有时候连共同一作都不算数。”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家洋近日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说,“这种评价体系,怎么鼓励协同合作?”

    在李家洋看来,今天的科研活动中,团队协作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拿我自己的工作来说,我对高等植物的生长发育比较了解。但是讲到病虫害、植物保护等,我就不太懂了。更不用说土壤环境、动物、微生物等等。除了学科上的交流,科研人员往往还需要在关键技术方法与材料设备等方面互通有无、取长补短。”

    只要是合作,就会涉及不同课题组,甚至不同地区的不同单位。在这种时候,“三认三不认”的弊端就显现了。

    这种“规则”常常会给合作带来尴尬,甚至引发矛盾和纠纷。

    有些科学家变得不愿合作,或不敢轻易合作,因为如果不能列入第一完成单位,自己的工作就不被认可、不被支持;有些研究者怕麻烦,索性多招些研究生,靠自己团队单打独斗——严重影响了合作的范围和质量,拖慢了科技创新的进程。

    早在几年前,李家洋就呼吁过改革这一现状,但是阻力较大。一些管理者担心,一旦放开评价标准,会有人“挂名搭车”、浑水摸鱼。

    “我相信严肃的科学家不会这么做。”李家洋说,“而且,过于计较这点利益分配,只会因噎废食,得不偿失。”

    李家洋希望,科技评价体系能充分体现对每一个科研参与者的尊重和认可,鼓励人们心无旁骛地展开合作,在协同中走向共赢。

    “当你尊重、认可合作者,并真诚地让他们从中有所收获时,团队中的每一个人才会更加精心地对待这份工作,这样才能更有利于出更重要更有影响的大成果,更有利于推动科技进步。”李家洋说。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浏览(346)
    点赞(0)
    收藏(0)
  • 上一篇:【学术报道】新研究认为中国科学影响力可能被低估

    下一篇:【学术报道】科学家王涛履职的“生态密码”

  • 首页

  • 文章

  • 期刊

  • 帮助

  • 我的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备案号:豫ICP备20210362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