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资讯 » 论文写作

  • 首 页
  • 期刊选题
  • 期刊点评
  • 期刊大全
  • 学人博客
  • 编辑征稿
  • 投稿选刊
  • 万维群组
  • 学术会议
  • 万维读书
  • SCI/E期刊
  • SSCI期刊
  • AHCI期刊
  • 研究生写论文的过程中应该如何正确引用“文献”?

    阅读: 2023/8/3 15:58:11

    很多人觉得文献回顾很容易写,其实不然,它比材料分析更难写,因为材料分析即使很多,但是它是“实”的,是什么就是什么,基本上不会有太多弹性空间,而文献回顾则不然,如何取舍、排列和评述,完全是取决于作者的思考。同样一篇文献,不同的读者有不同的理解和体悟,也有不同的洞察与评述,这里面的差别就是学术技艺与素养的差别。

    撰写文献回顾应该融合自己的知识和批判性思维,将自己的研究视野融入进去。

    大部分文献回顾应该在资料分析之后开始,上一章提到,阅读者应该先有单篇文献的综述,在写文章时,完成基本的资料分析之后,就可以把这些单篇的文献综述提出来,然后整合起来,以一个有条理的思路进行。

    找准“知识圆”的圆心

    每个研究议题都有一个属于它的“知识圆”,文献回顾者首先需要定位自己的研究原点(比如,是项目制,还是社会资本),它是文献回顾的坐标原点。文献回顾并不是不加甄别地进行回顾,而是具有高度选择性的,选择的依据就是权衡这篇文献与“知识圆”圆心的距离——尽量选择那些与“知识圆”圆心较近的核心文献。

    “穿针引线”

    以研究问题穿针引线,将文献以条理化的方式组织起来,展现作者的逻辑推演过程。

    很多文章喜欢堆砌文献,常常通过“××认为”“××说”等将文献罗列出来。这种做法不仅很难达到文献回顾的目标,而且也会给读者造成阅读负担。因为这样做,只是把各个文献蜻蜓点水般提出来,堆在那里,仍然是一堆未加整理的散点,读者不得不自行串接这些零散的文献点,这实际上只是文献提示,而非文献回顾。

    精准、恰当的概括

    文献回顾不是拍照片,不要本貌呈现未加工的原材料,而要对文献进行二次加工,对文献进行精准且恰当的高度概括。

    为了精准且恰当地概括,作者有必要熟识这些文献,核心文最好反复阅读。未读原文最好不要草率回顾,否则,很容易对文献进行不恰当的回顾,容易犯低级错误,以讹传讹。

    客观评述

    要对文献进行客观评述,指出其学术贡献与研究不足以此作为自己研究的起点。评述他人研究,要客观公正,不要刻意贬低前人的研究,以便拔高自己的研究。

    注意事项

    1、准备引用的文章一定要亲自看。

    2、不要就一个来源引用过多。

    3、不要引用不相干文献。

    4、以偏概全。

    5、不要引用次级文献,网址和报纸不是一个好的引用源。

    6、不要过度引用。

    转自:“陨石论文指导”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浏览(148)
    点赞(0)
    收藏(0)
  • 上一篇:干货!MBA论文选题方法及优秀题目分享!

    下一篇:如何写出高质量MBA论文?标准结构教你一步到位!

  • 首页

  • 文章

  • 期刊

  • 帮助

  • 我的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备案号:豫ICP备20210362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