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2022/6/17 14:09:25
基本信息
作者简介 弗兰克·M.斯诺登(Frank M. Snowden),耶鲁大学安德鲁·唐尼·奥里克历史与医学史荣休教授,专长领域为社会史、医学史,以及意大利近代史等。其著作包括《意大利南部的暴力和大庄园:1900—1922年的阿普利亚》(1984)、《1919—1922 年托斯卡纳的法西斯革命》(1989)、《霍乱时期的那不勒斯》(1995)、《征服疟疾:1900—1962年的意大利》(2006),以及《流行病与社会:从黑死病开始的瘟疫史》(2019)。《征服疟疾:1900—1962年的意大利》曾被美国历史协会授予“海伦与霍华德·R.马拉罗奖”,并荣获美国医学史协会颁发的韦尔奇奖章。 译者简介 季珊珊,南京大学历史学院世界史硕士,曾赴台湾师范大学、剑桥大学交流访问,研究方向为近代英国医疗社会史,发表文章《欧洲最早的医学院——萨莱诺医学院的兴衰》,译有《医学与种族:20世纪加拿大的印第安人医院》。 程璇,华东师范大学翻译系硕士,曾任联合国学术影响(UNAI)译者,参与《爱情与废墟》故事集、第十九届上海国际艺术节、上海科技大学影视项目等翻译工作。 内容简介 本书采用独特的疾病理论与人文历史的双线叙述结构,融会震撼人心的瘟疫史诗与专业通俗的医学科普,还原无数令人落泪的历史细节。不仅是一部医学史,也是一部社会史、思想史,堪称疾病、军事、政治、经济、文学与艺术的复调交响曲。 流行病的历史还远没有结束。人类社会总是周而复始地疮好忘痛,在狂热与漠视的极端态度之间周期性切换。流行病会带来特有的恐惧与焦虑。为了抗击、预防、治疗或根除它们,人类历史上出现了卫生机构、检疫隔离、疫苗接种等公共应对方式,也出现了污名化、寻找替罪羊、逃离等公众反应。回顾不断上演的重大流行病事件,我们处于一个“危险中的世界”,这在社会历史内部有其根源。周期性狂热与漠视的反应循环,全球各文明各社会的脆弱性,将成为我们必须深刻理解的生存处境。 流行病并非单纯的生物学、医学或公共卫生课题,耶鲁大学历史学家弗兰克?M. 斯诺登以超越自然与人文界限的综合性研究,为我们揭示出更重要的社会环境以及政治、艺术和历史变迁关系的理解维度。现实告诉我们流行病有着无比巨大的能量,斯诺登向我们解释何以如此,流行病为什么重要,它如何塑造文明的方方面面。 目录 新版序言 序言 1 导论 2 体液医学:希波克拉底与盖伦的遗产 3 三次鼠疫大流行:541—1950 4 作为疾病的鼠疫 5 鼠疫的应对 6 爱德华?詹纳之前的天花 7 天花的历史影响 8 战争与疾病Ⅰ:拿破仑、黄热病与海地革命 9 战争与疾病Ⅱ:拿破仑、俄国的痢疾与斑疹伤寒 10 巴黎医学学派 11 卫生运动 12 细菌致病理论 13 霍乱 14 作为肺痨的结核病:浪漫主义时代 15 作为传染病的结核病:非浪漫主义时代 16 第三次鼠疫大流行:香港和孟买 17 疟疾和撒丁岛:历史的利用与滥用 18 脊髓灰质炎及根除问题 19 艾滋病Ⅰ:导论与南非病例 20 艾滋病Ⅱ:美国经验 21 新发疾病与再发疾病 22 SARS与埃博拉:21世纪的彩排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上一篇:罗志田:救救博士生
下一篇:罗志田:我们希望年轻人多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