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资讯 » 学界研圈

  • 首 页
  • 期刊选题
  • 期刊点评
  • 期刊大全
  • 学人博客
  • 编辑征稿
  • 投稿选刊
  • 万维群组
  • 学术会议
  • 万维读书
  • SCI/E期刊
  • SSCI期刊
  • AHCI期刊
  • 【学术报道】中国科学院科学家揭示“蜀犬吠日”气候成因

    阅读: 2023/8/30 17:44:06

    “蜀犬吠日”原因何在?四川缘何多云少晴?28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获悉,该所研究人员找到了导致这一气候现象的幕后推手。他们发现,青藏高原的大地形强迫是该气候现象的重要成因,春季高原地形强迫会显著增加中国南方的气流上升运动和中低层云量,引起强烈的云辐射冷却效应,从而减少地表的太阳辐射。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气候杂志》。

    青藏高原是全球海拔最高且面积庞大的高原,其热力和机械强迫深刻影响着亚洲及全球的大气环流和水循环,塑造了当前亚洲季风与中亚干旱气候的地理分布。研究表明,青藏高原会强烈影响下游东亚区域的环流和降水,是我国天气与气候的重要影响源。

    卫星观测显示,青藏高原下游的中国南方地区春季存在大量的中低云,对应着全球同期最强的云辐射冷却效应。“中国古代学者很早就注意到中国南方云量多而日照少的现象,如唐代柳宗元提到的‘蜀犬吠日’,但该现象的气候成因长期以来并不明确。”论文第一作者、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所副研究员李剑东坦言。

    此次,研究人员重点考察了青藏高原强迫对春季东亚区域云量和大气能量收支的影响。数值试验结果表明,在当前地形分布下,青藏高原的绕流作用可以增强中国南部低层西南风,并加速东亚高空西风急流,产生有益于中国南部及其以东海域云量增加的动力背景;高原热力强迫会在高原区域引发显著的地表增暖和低层气旋,高原感热气泵抽吸作用在高原东侧将空气从低层抽吸至中高层,有助于中国南部春季的上升运动和水汽辐合,上升的水汽凝结后会产生大量的中低云并持续存在,进而产生该区域春季强烈的云辐射冷却效应;移除高原大地形后,中国南方春季的云量及云辐射冷却效应强度均会明显减弱。

    “这项研究表明,青藏高原大地形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当前东亚春季云量和大气辐射收支的空间分布格局,为破解中国南方春季云量多而日照少的气候现象提供了科学证据。”李剑东说道。

    (原标题:我国科学家揭示“蜀犬吠日”的春季气候成因 )

    (来源:科技日报)

    转自:“Academic学术”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浏览(151)
    点赞(0)
    收藏(0)
  • 上一篇:【学术报道】吴立新院士:超算是透明海洋技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下一篇:【学术报道】让织物实现外防水内排湿

  • 首页

  • 文章

  • 期刊

  • 帮助

  • 我的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备案号:豫ICP备20210362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