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2022/6/24 15:18:45
概念:个案研究法是指对某一个体、某一群体或某一组织在较长时间里连续进行调查,从而研究其行为发展变化的全过程,这种研究方法也称为案例研究法。
01 个案研究法发展历史
1.个案研究法的诞生
个案研究法诞生于19世纪中期的法国社会学领域,此方法主要被用来研究工人阶级的家庭状况。
2.个案研究法的发展
19世纪末20世纪初,芝加哥学派社会学者将此方法应用于研究工业化和都市移民的相关问题。研究者通过进入研究现场,从而全面理解研究问题。此后,个案研究方法被广泛应用到历史学、心理学、管理学等领域。
后来,教育学领域借鉴此方法来研究特殊对象,比如研究问题青少年等。利用这种方法,能够促进儿童的健康发展。
之后,人们把个案研究法与人类学的参与观察法进行融合,深入研究特殊个案的本质,而不仅仅是进行个案的普遍性研究。
02 个案研究法操作步骤
1、确定个案:指确定研究及辅导的对象。
个案来源可从几方面得到:
(1)教师发现:包括导师或科任教师。
(2)训导单位转介:如学生违反校规或偏差行为导致记过等。
(3)家长提出:由家长发现学生行为异常须辅导者。
(4)学生自认有困扰,想获得帮助以解决问题者。
(5)从心理测验结果筛选而得。
2.确定个案的主要问题:是指透过导师、家长、训育人员或案主个人的描述,以了解案主主要问题之行为特征,以便搜集相关资料。问题的描述重在具体、清晰、明确,以事实的呈现为主,而非观察者的个人意见。
3、收集资料:指收集与主要问题相关的资料。
A、资料内容:
(1)案主的家庭背景:如家庭结构、父母亲的教育程度、职业状况、手足人数、排行。
(2)案主个人的资料:如性别、年龄、年级、身高、体重、健康状况、外型特征、人格特性、案主的重要生长史。
(3)问题发展史:如首次发生的时间、在何种情况下发生、当时家庭与学校的背景事件、问题的处理及效果。
(4)其他层面的影响:如食欲、睡眠、情绪、行为。
(5)家庭适应:如亲子关系、手足关系、父母管教态度与技巧。
(6)学校适应:如师生关系、同侪关系、学习态度、学习成果等。
(7)社会适应:如社区生活、休闲等。
B、资料收集的方法
(1)观察法:指透过教师教学的过程,父母亲平时的相处或在晤谈中谘商员的观察。通常可了解案主的情绪稳定情形、思考状态、认知能力等。方法虽较主观,但多为资料收集的首要步骤。
(2)测验法:指运用各类心理与教育测验来了解案主的各种能力与心理状态。常见的有智力测验、人格测验、性向测验、成就测验或态度测验等。
(3)晤谈法:指透过与案主的谈话以获得所需的资料。此法所获得的资料通常缺乏组织与结构,但因是融入晤谈过程中自然而得,故案主合作意愿也较高。
(4)文件分析:指透过收集案主的日记、周记、作文或照片等文件来了解案主的情形。
(5)游戏技术:尤其适用于儿童,通常利用游戏或玩具等相关媒材来了解儿童的想法,如过家家、布偶等。
(6)投射技术:指利用绘画或相关投射测验来了解儿童。
(7)生理检查:如怀疑案主的行为症状与生理有关,则应先就诊,以排除生理因素的影响。
4、分析与诊断:资料收集完成后,分析架构常分几个方面来看,包括学校方面、家庭方面、社区环境方面及个人因素方面,并根据所搜集的资料提出假设。
03 范文推荐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