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资讯 » 学界研圈

  • 首 页
  • 期刊选题
  • 期刊点评
  • 期刊大全
  • 学人博客
  • 编辑征稿
  • 投稿选刊
  • 万维群组
  • 学术会议
  • 万维读书
  • SCI/E期刊
  • SSCI期刊
  • AHCI期刊
  • 期刊不收版面费,天下寒士俱欢颜

    阅读: 2022/3/14 14:28:09

    作为一个在读的研究生,发文章难。难就难在不仅要花大力气去写作,而且还难在要有相当的经济实力以付版面费。一篇论文发表于普通期刊300-1000元,二类核心期刊1200-2500元,一类核心期刊5000元,明码标价的广告在校园里时常可见。

     

    许多高校规定,在读文科博士生毕业的基本要求是发表两篇二类核心,或是一篇一类核心。这就意味着一个博士生为了满足毕业的基本要求,就不得不支出四、五千元左右花在发表论文的版面费上。除此,还有各种由头的费用如审稿费、加速发表费等。

    这两年来,国内很多高校陆续改革研究生培养方式,实行奖学金制度。根据论文发表的数量和等级,给全日制脱产的研究生划拨三六九等的奖学金,最高级别与最低级别的奖学金间甚至相差数万元。

    笔者调查某高校,最低级别的博士生奖学金意味着需要学生自己交上一年一万三千元的学费。为了避免自己掏学费,通过买版面发文章有时候就成了一根救命稻草,跟一万多元的学费相比,一两千元的版面费能发一篇文章也算值得。

    据笔者所知,甚至有些研究生发文章不择手段,有的人花钱请论文中介代写代发,所谓的“一条龙”服务,也有的将文章变化外貌后发表在好几种期刊上。

    而那些只要给钱就能发表论文的杂志从中也狠赚了一把,所以才出现了某杂志能在同一期中刊登四五篇同一作者文章的故事。

    像这样只要付版面费就能发文章,也就意味着只要你有钱,就不愁没有科研成果。经济条件好的学生,可以通过买版面发更多的文章。经济困难的学生,即使文章质量上乘,但因交不起版面费,发表论文势必受影响。

    但跟不能毕业和自掏学费相比,两害相较取其轻,有些学生宁可向别人借钱也要买版面发文章。这笔开销,对于一个脱产状态下的穷书生来说,实在是一笔沉重的负担,笔者甚至听说过有学生通过卖血来付版面费的故事。

    一些文科博士生(不像理工科学生有充足的经费投入)说:在别人看来,你即将拥有博士这一最高学位,但是你自己心里清楚,你每年不得不花那么多钱,用来发表那些将来也许连自己的简历都不好意思写上去的杂志和文章,博士光环照耀下的其实是学术的尴尬和经济的窘迫。

     

    通过买版面来发文章,刊登出的论文质量如何暂且不说,更重要的是败坏了青年学者的学术品格,助长学术界的腐败之风。

    笔者通过与一些研究生交谈发现,很多研究生在刚开始读研时对学术还抱着崇高和神圣的理想,他们往往认为能在学术期刊上发表文章应该是很有水平的表现。

    然而当他们发现一些见刊的文章质量不仅低劣,而且很多都是可以通过买版面就能发表的现实之后,他们又会觉得以往太高估学术、太高估杂志社了,有的研究生也因此就丧失了对学术追求的兴趣,有不少学生甚至有厌倦情绪,将来再也不打算做学术了。

     

    长远来看,学术期刊的市场化、商业化是一目光短浅之举。期刊以靠出卖学术来赚钱,造成的后果就是学术的庸俗和腐朽,经常听说有些杂志与论文作者买卖中讨价还价,市井之气十足,市侩气息浓厚。

    名为国家学术期刊,却对国家的学术发展不负责任,只顾少数利益群体的发财致富,这也是中国学术界被称作“论文数量的大国,学术水平的矮子”的一个重要原因。

     

    古代的读书人以学术安生立命,独善其身者以文糊口不乏其人,而今学者发表论文却不得不付版面费,不仅挫伤穷书生的学术积极性,而且有违“学术乃天下公器,人皆不可得而私之”的道理。学术,这一曾经神圣的字眼正逐渐失去光彩,因学术期刊的腐化令人心寒。

     

    是故,笔者很赞同“不能用大把的血汗钱去惯出版商的坏毛病”的主张(详见李醒民:“再谈“掏腰包”出书-兼答孔国平编审”,《自然辩证法通讯》208第4期,第10-101页)。

    某核心期刊《××学刊》的一负责人两年前面对媒体时对收版面费发表论文的现象加以批判,孰料两年之后想要在其杂志上发表一篇文章的基本版面费要2 0元。我认为该杂志“变节”的原因固然是少不了收版面费能高额盈利的诱惑,但也与那些花钱惯期刊坏毛病的作者是分不开的。

     

    对于解决之道,笔者非常赞同李醒民先生的三点建议(同上文)。

    在李醒民先生的文章中指出“合理规划,适当缩减研究人员的数量,提高其整体质量,形成一支少而精的学术研究队伍。废除要求研究生答辩之前必须发表论文的硬性规定,只要他们一心一意把学位论文做好即可。”

    我认为只有这样才可以避免出现太多“不得不发表论文”的情况,也会少了许多惯期刊坏毛病的作者。

    “引入充分的市场竞争机制,适当缩减学术刊物的数量,减少乃至消灭掏腰包出版学术著作和发表论文的潜规则。”只有少一点垃圾期刊,才可能少一些垃圾论文,从而改变我国学术垃圾过剩的状况,提高学术论文的质量,也有助于提升学术期刊的含金量和公信力。

    “改进学术研究基金的申请和评审办法,让潜心学术研究的人能够获得必要的支持而专心研究问题,让混饭吃的和占便宜的捞不到外快。”

    笔者认为,尤其是对于那些学术刚起步的年轻学者,更应该得到支持和关爱,使他们不至于因为生计而奔波,因为买版面而入歧途,只有这样才可以让他们安心学问,因为他们是学术的未来,将来是荣耀学术的主力军。因此,不要让版面费成为有钱人捞取名利的工具,穷书生的学术墓志铭。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浏览(366)
    点赞(0)
    收藏(0)
  • 上一篇:我国女研究生所占比重高达50.9%!

    下一篇:奇葩导师奇葩实验室,把学生当员工用

  • 首页

  • 文章

  • 期刊

  • 帮助

  • 我的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备案号:豫ICP备20210362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