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资讯
首 页
期刊选题
期刊点评
期刊大全
学人博客
编辑征稿
投稿选刊
万维群组
学术会议
万维读书
SCI/E期刊
SSCI期刊
AHCI期刊
全部
政策制度
期刊评价
论文写作
论文投稿
SCI写作
SCI投稿
中小学教研
毕业论文
查重降重
课题基金
学界研圈
图书出版
学术会议
学术资源
招聘
其他
-- 学术分类 --
政策制度
期刊评价
论文写作
|- 选题
|- 文献回顾
|- 提纲
|- 撰写
|- 修改
论文投稿
|- 选刊
|- 审稿
|- 录用
|- 返修
|- 拒稿
SCI写作
|- 选题
|- 文献综述
|- 大纲
|- 撰写
|- 修改润色
SCI投稿
|- 选刊
|- 审稿
|- 录用
|- 返修
|- 拒稿
中小学教研
|- 论文
|- 课题
|- 科研
毕业论文
|- 本科毕业论文
|- 硕士毕业论文
|- 博士毕业论文
查重降重
课题基金
|- 选题
|- 撰写
|- 申报
|- 成功
|- 失败
学界研圈
图书出版
学术会议
学术资源
|- 科研工具
|- 文献库
招聘
其他
全部
热文
热赞
已读
(0)
未读
(66303)
【
学界研圈
】
2024/1/9 10:52:11
戊戌神话:“局内人”建构的戊戌叙事体系 | 宋雪
[摘要]: 摘 要与政治斗争的胜利者通常掌握著史话语权不同的是,戊戌维新的历史叙述主要由以梁启超为代表的变法失败者一方建立。政变发生以后,新政事业迅速凋零,面对英国、日本方面对维新运动败于过激的批评,以及出于争取海外华侨支持的政治需要,流亡中的梁启超以“局内人”身份,借...
浏览 (213)
点赞 (0)
收藏 (0)
【
学界研圈
】
2024/1/9 10:51:26
“复古”青铜罍与“半月形”边缘地带的华夏认同 | 郎剑锋
[摘要]: 摘 要在形制和装饰方面具有早期特征的32件古式青铜罍,可以划分为圆肩、折肩两类,二者分别以中原地区商末周初、西周中期的同类青铜罍为原型进行了仿制。古式青铜罍的时代从春秋早期一直延续至战国时期,分布于范围广阔的华夏边缘地区,构成了一条新的“边地半月形文化传播带...
浏览 (222)
点赞 (0)
收藏 (0)
【
学界研圈
】
2024/1/9 10:49:36
价值领域及其多重意蕴 | 杨国荣
[摘要]: 摘 要人的存在包含价值之维,后者展开于道德实践、精神发展,以及更广意义的社会生活。在道德领域,如何为善去恶构成了主要的论题。道德意义上的善恶,既关乎普遍的规范,也与人的行为、品格相涉。规范之善,表现为与社会法则以及人的内在价值的一致;品格或德性之善,指向以上...
浏览 (139)
点赞 (0)
收藏 (0)
【
学界研圈
】
2024/1/9 10:48:57
元朝壬子年祭天的历史书写 | 马晓林
[摘要]: 摘 要壬子年(元宪宗蒙哥二年,1252)日月山祭天,是有元一代的重要政治文化事件,但在元代的不同文献中有关键性细节分歧。经史源分析,可以发现元文宗朝政书《经世大典》将日月山祭天礼乐活动归于宪宗蒙哥,而将碑传史料中所记的世祖忽必烈隐去。考诸壬子年史实,是忽必烈...
浏览 (212)
点赞 (0)
收藏 (0)
【
学界研圈
】
2024/1/9 10:47:49
美国“唐宋变革”研究的四种范式 | 葛焕礼
[摘要]: 摘 要赖肖尔将内藤湖南的“唐宋变革论”与中国哲学史界的研究认识相结合,形成从佛学转向新儒学的唐宋思想转型叙事,这直接影响到狄百瑞。狄百瑞对新儒学的阐释,又得到陈荣捷新儒家哲学研究的支撑和强化,从而建立起一个颇具影响力的观念史研究范式。自20世纪70年代起,这...
浏览 (150)
点赞 (0)
收藏 (0)
【
学界研圈
】
2024/1/9 10:47:02
胡厚宣与中国上古史的重建之路 | 朱斌
[摘要]: 摘 要胡厚宣因早期在北京大学求学时的特殊际遇,深受王国维“二重证据法”的影响,治学取向由“疑古”转向“考古”,又因加入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并参与殷墟发掘,与甲骨学结缘,遂服膺并积极实践新汉学的考据之法。抗战时期,胡厚宣被顾颉刚延揽至齐鲁大学国学所担任研究...
浏览 (133)
点赞 (0)
收藏 (0)
【
学界研圈
】
2024/1/9 10:45:47
“天命流转”的完美逻辑与道德心态 | 李向平
[摘要]: 摘 要“天命”构想作为中华传统神圣信念之一,象征着经由“天—命”流转而被解释为传统国运与个体人命的变迁机制,促成中国人以正命、随命和遭命三种方式验证天命人心的道德流品。这种“天命、道德、命运”信念的基本内容,根源于“天命靡常,惟德是辅”的“周公定律”,内含天...
浏览 (207)
点赞 (0)
收藏 (0)
【
学界研圈
】
2024/1/9 10:44:57
同源异流:东方墨家与秦墨 | 张伟
[摘要]: 摘 要银雀山汉简《守法》《守令》多被认为是因袭战国秦墨所撰《墨子》城守诸篇而成的作品。但其中被认为具有秦人特征的语词,不仅见于秦地,亦见于三晋等诸侯国;与《守法》《守令》同属一组文献的其余篇章,或与齐地关系密切,或源自三晋,而无出自秦地者;更重要的是,《守法...
浏览 (199)
点赞 (0)
收藏 (0)
【
学界研圈
】
2024/1/9 10:44:12
李泽厚中国美学史研究模式的三大特征 | 韩清玉
[摘要]: 摘 要以《美的历程》《中国美学史》和《华夏美学》为范围考察李泽厚的中国美学史研究模式,可见其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实践论美学立场、审美意识史的研究视角、文化与思想相结合的书写方式等鲜明特征。这些特征既有美学观点上的独特性与创新性,又在方法论上具有典范意义。其中,...
浏览 (195)
点赞 (0)
收藏 (0)
【
学界研圈
】
2024/1/9 10:43:22
“让古典资源与时代精神深沉互动,从古典深海浮出时代水面” | 邹晓东
[摘要]: 摘 要《文史哲》的办刊基因可以概括为“让古典资源与时代精神深沉互动,从古典深海浮出时代水面”。这一基因,初步奠定于在“十七年”时期所扮演的趋时的文史论战推动者角色。第二次复刊(1973)至20世纪末期间,在解放思想与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下,《文史哲》努力于“现...
浏览 (123)
点赞 (0)
收藏 (0)
...
422
423
424
425
426
427
428
...
共 66303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