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资讯 » 其他

  • 首 页
  • 期刊选题
  • 期刊点评
  • 期刊大全
  • 学人博客
  • 编辑征稿
  • 投稿选刊
  • 万维群组
  • 学术会议
  • 万维读书
  • SCI/E期刊
  • SSCI期刊
  • AHCI期刊
  • 【李镇西】我参加工作的第一天——写给今年踏上讲台的新教师

    阅读: 2023/9/8 17:24:10

    以下文章来源于镇西茶馆 ,作者李镇西1

    至今还记得我大学毕业后第一天走进乐山一中校园的情景。

    那天早晨,我很早就起来了,骑着自行车来到校园时,大多数学生和老师都还没到校呢!我一个人站在操场上有些激动,仰望天空那朵朵花儿一般的朝霞,觉得整个世界都在张灯结彩祝贺我,祝贺我这个新老师。我想,我就要在这里开始我的教育人生了,在这所学校,我也许会工作几年,也可能是十几年、几十年,直至退休。当然,也许我会中途换学校,但我这一辈子都会做教育,这是毫无疑问的。

    学生们陆陆续续进校了,我朝教室走去。“老师好!”一个声音响起。我没有反应,继续朝前走。“老师好!”声音大了一些,我仔细一看,是迎面而来越走越近的一个男孩发出的,他分明是在叫我。啊?原来是在向我问好啊!我赶紧很认真地大声回道:“你好!”

    这是我听到的第一声对我说的“老师好”,那份激动我至今还清楚地记得。这声问候提醒我,我已经是老师了,以后所有学生都会对我说:“老师好!”那一刻,我的眼前春暖花开。

    作为老教师,今天我问自己:“我还保持着最初的童心吗?我现在已经是许多人眼里的所谓‘专家’了,可是,我内心深处还拥有当年第一次走进校园踏上讲台的那份纯情,那份憧憬,那份真诚吗?”

    然后,我又无愧地回答:“是的,我依然保持着!”我为此自豪。

    那年,我请北京的著名小学语文特级教师王文丽老师来我校附属小学讲课。刚走进校园,一群孩子看见我,便飞奔着向我跑过来,一边跑一边叫:“李老师,李老师……”跑近后,也没有什么事,就往我怀里钻,在我身上蹭,嘻嘻哈哈,叽叽喳喳。当时王老师说:“李老师,孩子这么喜欢你啊!你看,一见了你就直往你怀里扑啊!”

    孩子们喜欢我,是因为我也很喜欢孩子们。而这种“喜欢”正是我当年踏进校园最原始最朴素的原因。多年后这份情怀依然纯净,我很自豪。

    无数人问过我:“李老师,你有没有过产生职业倦怠的时候?”我说:“如果我说我也有过,你们可能会觉得我很‘真实’,会认为李老师‘是人不是神’,但那恰恰不真实,因为真实的情况是,我从来没有产生过职业倦怠。我知道现在有人也许也认为我的答案‘很假’,但我必须诚实。”

    随时都和天真无邪的孩子们在一块儿,这是何等的开心!从事如此开心的职业,怎么会倦怠呢?

    怕就怕本来一颗纯净的心渐渐蒙上灰尘。工作第一天,面对孩子们叽叽喳喳的“老师好”,你会感动,会欣喜,进而也激动地大声回应:“同学们好”;但十年之后呢,同样是面对孩子们叽叽喳喳的问候,你可能已经不激动了,只是用鼻子“嗯”一声,算是回答。再过二十年,当又一批孩子们同样叽叽喳喳地对你说“老师好”的时候,你甚至可能因为习以为常而不屑搭理了。如果真的那样,说明你的童心已经失落,而幸福则已经离你远去。

    职业倦怠往往体现为不再激动,不再欣喜,校园的一切对你来说,都司空见惯,都麻木不仁,一切都是“就那样”。

    苏联教育家阿莫纳什维利说得真好:“谁爱儿童的叽叽喳喳声,谁就愿意从事教育工作;而谁爱儿童的叽叽喳喳声已经爱得入迷,谁就能获得自己职业的幸福。”

    第一天踏上讲台的时候,我们是那样的纯粹。没有功利心,没计较过收入,没想过如何算“工作量”,也没想过什么“教坛新秀”什么“市优青”什么“省级骨干教师”之类,想的只是怎样把眼前的这一堂课上好,怎样把眼前这群孩子带好,那时候,教育就是教育,而不是“荣誉”,不是“职称”,不是“论文”,不是“课题”……课堂上孩子们一双双亮晶晶的眼睛,下课后孩子们一声声无邪的笑声,就是我们全部的追求。

    因为单纯,所以快乐。

    请每一位教育者经常问问自己,现在,“我”还是这样的吗?

    也请刚参加工作、今天踏进校园的新老师问问自己,这样的初心,我能够保持多久?

    2013年12月27日

    (选自拙著《幸福比优秀更重要》,略有改动。)

    转自:“老胡聊科研”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浏览(152)
    点赞(0)
    收藏(0)
  • 上一篇:教学相长:由“模仿”走向“思考”

    下一篇:0901科研基金申报机会汇总

  • 首页

  • 文章

  • 期刊

  • 帮助

  • 我的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备案号:豫ICP备20210362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