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资讯 » 其他

  • 首 页
  • 期刊选题
  • 期刊点评
  • 期刊大全
  • 学人博客
  • 编辑征稿
  • 投稿选刊
  • 万维群组
  • 学术会议
  • 万维读书
  • SCI/E期刊
  • SSCI期刊
  • AHCI期刊
  • 【开题报告】新时代班主任家庭教育指导力提升策略研究

    阅读: 2023/9/11 8:38:40

    新时代班主任家庭教育指导力提升策略研究

    课题主持人:朱开锋

    所在单位:郑州市信息技术学校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家庭教育的高度重视。“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工作开展得如何,关系到孩子的终身发展,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2015年,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了各地教育部门和中小学幼儿园要不断加强家庭教育工作,进一步明确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主体责任,充分发挥学校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2022年1月1日,正式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也明确,中小学校、幼儿园应当将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纳入工作计划,作为教师业务培训的内容;2023年1月,教育部等十三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意见》,《意见》明确提出,学校充分发挥协同育人主导作用,要加强家庭教育指导,把做好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作为重要职责。

    虽然家庭教育是由家长开展的,但是从以上政策文件中,我们可以看到,指导家庭教育已经成为学校必须承担的责任,也需要老师用专业的教育理论进行指导。班主任是联系学校与家庭的纽带,做好家庭教育指导既是新时期班主任的工作职责。班主任对家长的教育思想、教育方法给予必要的指导,能够使家庭和学校的教育形成合力,使孩子能够受到更好的教育。

    (一)存在的问题

    班主任指导家庭教育要求班主任有较高的家庭教育指导能力。但是,通过对班主任队伍整体情况调查,发现能胜任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合格班主任比重较小,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班主任对家庭教育指导不够重视。家庭教育是教育人的起点和基点,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学科,它连同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共同构成育人体系。要求班主任对家庭教育有深刻认识、对家庭教育规律有正确把握。现实中普遍存在班主任对家庭教育认识肤浅、偏差,把家庭教育当成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或为人父母需要掌握的,班主任做好学校教育教学就行,在参与家庭教育方面可有可无,不认同家庭教育的效果。

    2.班主任家庭教育指导知识储备不足。班主任的家庭教育指导水平来自对家庭教育规律的深刻认识、对家庭教育实践的深刻把握,表现在对家庭教育指导能力充满信心。源自班主任的真实工作经历,对它的分析,势必会建立在个人的实践经验上,也势必会受到个人特质、个人喜好、个人所处的环境等主客观因素的影响。班主任在成长历程中,较少接触家庭教育方面的专业知识,指导家长没有清晰的思路,往往采取被动的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之法,对给出的建议没有底气。

    3.班主任家庭教育指导方式不科学。受家庭教育指导能力水平限制,班主任在面对家长或学生咨询时,指导内容不全面,多侧重于指导学习方面,涉及亲子关系的问题往往采取消极回避的态度;有在与家长交流中,会遇到信息不对称的情况,或表达主题与家长理解的不一样;有的在给家长意见时,不会换位思考,给出了错误的建议和指导方法,导致亲子矛盾不仅没有缓解,反而事与愿违。

    4.班主任家庭教育指导体系不健全。班主任是学校的主力军,承担着过多的育人使命,复杂而多维的工作负荷深度影响到班主任群体的工作样态,导致班主任的时间支离破碎,忙于常规性事务而忽略创新性事务,较少抽出时间思考和处理学生家庭教育方面的问题。班主任对家庭教育不能形成系统化、理论化的指导艺术,不能形成具有独特风格的指导体系,缺乏系统的计划与安排。遇到与家长细致讨论孩子的具体情况时,只提出章程式的方法,没有针对具体问题有计划地分层次给予相应的具体指导,导致班主任家庭教育指导体系不系统。

    (二)原因分析

    1.班主任对家庭教育指导的认识不到位。班主任应该成为指导家庭教育的行家,但是有些班主任老师认为自己的主要职责就是做好教育教学和班级管理工作,没有认识到作为一名班主任老师开展家庭教育,不是增加班主任的额外工作负担,而是本职工作的使然。我国《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普通高中学校办学质量评价指标》《家庭教育促进法》等均对教师要开展家庭教育指导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另外,部分班主任没有看到做好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也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2.班主任工作繁忙缺少专业知识的学习。班主任老师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家庭教育培训,对家庭教育知识的指导比较少。班主任又由于课业负担和日常管理工作繁重,没有时间去主动学习探究家庭教育的相关知识,仅凭借自己的班主任工作经验来对家长进行指导,导致在对家长进行指导时没有底气。

    3.班主任对家庭教育指导的责任心不强。家庭教育问题属于比较难处理的社会问题。“家务纠纷”历来是最难断案的,一般情况下没有行之有效或者成熟的处理模式。况且,信息化时代使得家庭亲子矛盾冲突的原因也不断呈现多样化的状态,增加了手机、游戏、网络等诸多新型因素,班主任指导起来较以往更为复杂。他们内心不愿参与学生的家庭矛盾纠纷之中,一旦给出的指导意见不恰当,可能招致家长的责备,甚至会引来“严重后果”。部分班主任老师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直接通知家长带回家进行反省,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从而导致了有些家长和班主任的教育观念难以达成共识。

    4.班主任缺乏对家长进行系统化的指导。部分班主任老师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缺乏预见性的指导,往往是等学生出现问题了才通知学生家长进行指导解决,没有对家庭教育进行课程化的设计,没有形成系统化的教育体系,不能预见性地解决问题。比如学生在校期间谈恋爱、上课迟到、学业规划等问题,这都是班主任老师常见的问题,这就可以形成课程,对家长进行指导培训。

    二、概念界定

    家庭教育,是指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为促进未成年人全面健康成长,对其实施的道德品质、身体素质、生活技能、文化修养、行为习惯等方面的培育、引导和影响。家庭教育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负责实施家庭教育。(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

    班主任家庭教育指导力,是指班主任对家长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教育内容进行指导,传授给家长教育理论,增强家长的教育素养,从而提高家长教育水平的能力。在家庭育人作用日益凸显的时代背景下,家庭教育指导力已成为班主任所必须具备的专业能力之一。

    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家庭教育在学生成长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日益凸显。但当前仍有很多家长并未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也尚未掌握相关专业知识,在对子女的教育中深感无力、束手无策。在此背景下,班主任应当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力度,帮助家长更好地发挥其教育作用。本课题主要探讨如何提升班主任家庭教育指导力,主要从班主任家庭教育指导理论、知识、方式方法、课程体系建设等方面,提出提升班主任家庭教育指导力的策略,促进家校沟通,搭建教育的高速“立交桥”,形成教育合力,达到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完美结合,促进青少年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一)国内研究现状

    通过在中国知网、期刊等查找家庭教育的相关文献,发现教育研究者在班主任家庭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方面的研究成果比较多。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班主任家庭教育指导进行了相关的分析与研究。

    1.对于班主任家庭教育指导的意义,王颖在《班主任家校协同育人的理论与实践》一文中提到:协同育人是中小学德育的重要途径,广大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多途径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工作,有利于指导家庭教育、建设班级生态、促进自身专业成长、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2.对于班主任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杨扬在《新时代家校合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一文中提到:学校与家长没能从思想上认识到家校合作的重要性,存在认识缺失;教师与家长之间缺乏有效的交流沟通,沟通低效;学校单向主导合作渠道与方式,合作层次较低;教师在家校合作中存在角色冲突。

    3.对于影响班主任家庭教育指导的因素,程伟、张聪在《高中班主任家庭教育核心问题与提升策略》中谈到了有班主任个体的因素,有学校的因素,也有社会环境的因素,班主任专业成长历程缺少家庭教育“关键一环”、班主任指导家庭教育观念有偏差、班主任指导家庭教育缺少责任心、班主任指导家庭教育缺少领航人、班主任指导家庭教育中部分家长不配合等。

    4.对于班主任家庭教育指导方法,邢晖在《班主任有效指导家庭教育的策略》中提到:“班主任对家长的教育思想、教育方法给予必要的指导,能够使家庭和学校的教育形成合力,使孩子能够受到更好的教育。”并从个别指导法、集体辅导法、自我反思法、借鉴吸收法等四个方面阐述了自己的教育方法。

    5.对于班主任家庭教育指导策略,徐辉在《班主任指导家庭教育的意义与策略》一文中谈到:开展集体辅导,转变家庭教育理念;开展个别辅导,解决个别家庭问题;开展自我反思,提升家庭指导水平。

    (二)国外研究现状

    从国际角度看,发达国家十分重视家庭教育。美国、法国、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在高度重视全民教育的同时,十分重视家庭教育的研究。

    1.美国对于家校共育建设的研究较早,在1897年美国就成立了家长教师联合会(简称:PTA),此联合会的目的在于支持和引导家长能参与到学校教育中来,并与教师能相互了解、沟通和合作,使家长和教师能对教育孩子达成共识,从而促进了教师与家长关系的发展和推进了学校教育的发展。

    2.法国从1980年开始就引导家长积极参与学校班级教育管理中来,不同学校针对自身学校班级的不同特点和状况制定相应的家校共育制度,使学校班级的教育工作者和家长之间建立起和谐友好的合作关系,以此推动学校班级管理工作和班集体教育教学活动实践的协调发展,将和谐的家校关系作为家校共育的首要目标。

    3.英国通过建立学校与家长联系组织,肯定了家校共育建设有积极作用,具体表现在:让家长更好地了解孩子在校的学习生活情况以及学会如何帮助孩子成长与发展;家长可以充分了解学校班级的规章制度和集体活动;家长能意识到学校班级的现状与问题,以便于提出对学校班级改革与发展的看法和建议等。

    4.日本引入美国的家长教师联合会(简称:PTA)之后,结合日本的实际情况,在 PTA 实践中对日本的教育改革产生了重要影响,学校会利用家庭和班级整合的资源丰富班集体活动的建设和发展,从而创设有利于学生更好学习和成长的环境,从而也对促进家校共育起着重要作用。

    (三)研究综述

    虽然国外的家庭教育已经发展多年,相较国内较为深入,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是仍有诸多问题亟待解决,也无法适应我国文化、政策背景以及时代发展背景。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对于家庭教育工作越来越关注和重视,也不断丰富了家庭教育的内容,专家学者们对家庭教育研究有了较全面的框架和体系,但对于班主任家庭教育指导力的研究还有待于深入探索。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不断提升班主任的家庭教育指导力,更好地致力于家庭教育。

    四、研究目标

    1.通过班主任家庭教育指导重视程度的提升研究,转变班主任老师的家庭教育指导观念,引导班主任充分认识到开展家庭教育指导的重要职责和现实意义。

    3.通过班主任家庭教育指导知识储备的提高研究,不断丰富班主任家庭教育指导的知识储备,增强班主任的家庭教育指导艺术。

    4.通过班主任家庭教育指导方式的科学性研究,探索家庭教育指导的方式、方法,增强班主任的家庭教育指导有效性、科学性和创新性。

    5.通过班主任家庭教育指导体系的健全策略研究,不断加强对家长的课程化、系统化培训,提升班主任家庭教育指导力。

    五、研究内容

    1.班主任家庭教育指导重视程度的提升研究。

    2.班主任家庭教育指导知识储备的提高研究。

    3.班主任家庭教育指导方式的科学性研究。

    4.班主任家庭教育指导体系的健全策略研究。

    六、研究方法

    (一)文献资料法

    通过大量查阅文献资料,选择权威性高的期刊或报刊对国内有关班主任家庭教育的现状、途径等相关内容进行全面的分析和整理,从而明确研究思路,了解当前国内外对班主任家庭教育指导力的相关研究内容,为后续研究奠定良好的铺垫。

    (二)调查研究法

    为获取与课题相关的第一手资料,课题组拟通过问卷调查和与班主任、家长进行座谈等方法,收集大量重要资料和信息,了解班主任家庭教育指导的现状,并分析产生这种现状的原因,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现实依据。

    (三)案例研究法

    本课题主要通过观察和访谈班主任在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实践经验和反思中,深入了解班主任家庭教育指导工作中真实案例,系统地分析、归纳与总结,从而获得较全面的研究结果,为班主任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实施提供合理化建议。

    七、研究创新点及研究价值

    本课题的创新点在于立足当前班主任家庭教育指导现状,充分认识并发掘班主任提升家庭教育指导力对形成教育合力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作用。通过深入分析班主任家庭教育指导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探索和完善更有效、更多元的班主任家庭教育指导力提升策略,总结出一套提升班主任家庭教育指导力的切实有效途径,增强班主任家校共育的效果,更好地发挥班主任对于家庭教育的指导作用。

    八、课题研究条件与保障

    本课题组成员全部为一线班主任老师,非常了解学生,善于从教育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积极反思,有比较丰富的课题研究经验。课题组还依托学校市级班主任工作室,为开展课题研究提供了便利条件。另外,学校高度重视科研工作,给予研究经费支持,并邀请专家对课题开展情况进行指导。

    朱开锋,35岁,中小学一级教师,校级优秀班主任。主持市级重点课题《新时代加强高中生中共党史教育的行动研究》;参与河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新时代班级微管理策略研究》;参与河南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基于核心素养的中职生微政治实践研究》;参与市级重点课题《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生微政治实践活动研究》《“双减”之下高中思政学科活动型作业设计及实施研究》;参与市级一般课题《高中政治阶梯式时政教学问题及对策研究》《“互联网+”背景下高中班级云管理有效性的探究》等,发表CN学术论文5篇,被评为“郑州市教育科研工作先进个人”。

    李新华,50岁,中小学高级教师,河南省优秀班主任,学校市级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主持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一般课题《新时代班级微管理策略研究》;主持市级专项课题《青年教师对班级自主化管理的培养与研究》;参与市级课题《“互联网+”背景下高中班级云管理有效性的探究》《新时代加强高中生中共党史教育的行动研究》等。

    郭彩云,38岁,中小学一级教师,校级优秀班主任。主持市级课题《核心素养下高中语文革命文化的研究》;参与省级课题《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语文思辨能力的培养》;参与市级课题《核心素养下“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实践研究》《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生作文思辨能力的培养研究》《高中生语文教学中读懂诗歌的方法探究》;参与中国教育学会“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学校教育最优化实验与研究”子课题——《课堂教学师生互动研究》荣获科研成果一等奖。在《信息教研周刊》上发表论文《浅谈作文心理与作文教学》。

    吴敏,34岁,中小学二级教师,校级优秀班主任。主持郑州市教育科学重点课题《初中阶段学生可持续心理建设主题班会设计研究》;参与郑州市教育科学重点课题《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生微政治实践活动研究》《新时代加强高中生中共党史教育的行动研究》等,发表CN论文3篇。

    张亚芳,31岁,中小学二级教师,校级班主任,作为青年班主任善于与家长沟通。

    九、课题组分工

    主持人:朱开锋

    成 员:李新华、吴敏、郭彩云、张亚芳

    分 工:

    朱开锋老师作为课题主持人,负责课题申报、分工、制定研究措施和研究计划、搜集理论资料,进行班主任家庭教育指导理论研究,并完成课题研究报告。

    成员以子课题的方式分工如下:

    李新华老师负责班主任家庭教育指导重视程度的提升研究。

    吴敏老师负责班主任家庭教育指导知识储备的提高研究。

    郭彩云老师负责班主任家庭教育指导方式的科学性研究。

    张亚芳老师负责班主任家庭教育指导体系的健全策略研究。

    十、课题研究计划

    (一)准备阶段(2023.01——2023.03)

    1.组建课题小组,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文献知识,收集与课题相关的资料。

    2.组织课题组成员对该课题方案进行充分的认证,认识本课题的研究价值。

    3.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本课题相关资料,邀请课题专家入校指导,确定课题研究的具体目标和内容,进行职责分工和研究预设。

    3.撰写课题申报书,等待市教科所审批。

    (二)实施阶段(2023.04——2024.01)

    1.2023年4-6月,进行班主任家庭教育指导现状的调查与分析,制定课题研究的计划,撰写开题报告。

    2.2023年7-8月,阅读相关书籍、网上查阅资料、撰写读书笔记等,不断提高班主任家庭教育指导的理论水平,为完成课题研究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

    3.2023年4-12月,班主任通过家长会、家长课堂、班本课程、家长沙龙、家庭访问等形式,对家长进行系统化、课程化教育。

    4.2023年10-12月,定期做好研究交流和研究工作的汇报,整理研究中的经验和心得等资料,形成中期阶段性研究报告,根据报告调整和修改研究方案,做更深入研究。

    5.2024年1月,课题组成员根据自己的子课题研究情况,完成一篇相关的文章,发表在CN刊物或《郑州教育科研》等平台。

    (三)总结阶段(2024.02——2024.04)

    1.2024年2月,整理研究所积累的资料,对研究中的经验总结进行筛选,优化整合。

    2.2024年3月,组织成员进行课题结题会,撰写课题研究报告。

    3.2024年4月,总结研究的不足之处,提出建设性意见为后期工作做准备。

    十一、课题预期成果

    (一)显性成果

    1.《新时代班主任家庭教育指导力提升策略研究》研究报告;

    2.《班主任家庭教育指导课程》校本课程课件;

    3.家庭教育指导优秀案例集;

    4.各类活动影像资料。

    (二)隐性成果

    1.班主任对家长的教育思想、教育方法给予必要的指导,能够使家庭和学校的教育形成合力,使孩子能够受到更好的教育。

    2.加强家校共育,构建高效沟通机制,提升家校共育意识,丰富家校共育内容与形式,切实提高各自教育水平。

    十二、已做的探索

    4月17日,在距离高考还有50天的时候,我们课题组开始每日写一篇与学生备战高考相关的文章或随笔发表在个人公众号上,并及时分享到家长群。这些文章或随笔涉及到对学生备考策略的探讨、日常备考的建议等内容,让家长及时掌握孩子在学校的情况,并对家长提出了相关的建议,促进家校共育,共同呵护学生高考。

    转自:“科研课题”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浏览(209)
    点赞(0)
    收藏(0)
  • 上一篇:【老胡指导】郑州市第九十四中学特邀郑州市教科所胡远明老师进行专题培训

    下一篇:复旦教授:一篇优秀的文献综述就是一幅学术谱系图

  • 首页

  • 文章

  • 期刊

  • 帮助

  • 我的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备案号:豫ICP备20210362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