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2023/9/27 15:30:58
9月7日,中国法治战略研究院在明珠楼A204会议室召开新兴交叉学科负责人会议,科研智库党总支书记、中国法治战略研究院副院长丁笑梅,科研智库党总支副书记、中国法治战略研究院副院长阙天舒,以及各新兴交叉学科负责人和代表邹荣教授,马长山教授、满洪杰教授、党东升副教授出席了会议。会议由阙天舒主持。
会上,丁笑梅介绍了中国法治战略研究院在平台建设和人才培养的面上情况,指出了通过整合科研机构和人员,建立公共卫生健康法学、国家安全法学、教育法学、智能和数字法学等新兴交叉学科的多科研平台机制,进一步明确了公共卫生健康法学、教育法学、智能法学等学科、学位点归属中国法治战略研究院且由其进行管理。同时,她指出在原有国家安全研究院、数字法治研究院等研究机构的基础上,将新增教育法研究院、公共卫生健康法研究院、智能法研究院等研究机构。另外,她还特别提到在新学期中国法治战略研究院将有首届59位硕士新生与博士新生入学。
各新兴交叉学科负责人和代表介绍了本学科建设与发展情况。
邹荣指出,传统法部门已变为法学分析方法,而部门法思维无法适合新时代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各个领域学科相互交融是大势所趋。教育法学科目前正大力推进过去“分散的、没有组织化”研究的整合工作,成立教育法研究院。他强调,区别于传统法学院,教育法研究院将承担人才培养、队伍建设、社会服务等重要责任,同时要提倡开展“有规则(有学科归属)无组织(不封闭)”的科研活动,以问题为导向,突破传统学科管理思路,进一步推动各新兴交叉学科共享资源力量,拒绝学科封闭。
马长山认为,《两办》意见的出台表明了国家对数字法学的极高重视,数字法学学科需要为配合国家发展战略的调整提前做出谋划。他指出,数字法学学科具有鲜明的跨学科融合交叉的学科特点,今后的学科建设需打破一些传统的观念,跳出思维障碍。另外,他还从时代和学科两个角度发表了自己对数字法学的理解,国家对该领域对重视暗示时代的变化,同时,数字法学作为一门新兴交叉学科需要在人才培养、研究方向、团队建设、经费保障等方面建立更为完善的机制。
满洪杰表示,中国法治战略研究院的新兴交叉学科及相应的研究机构将成为学院的“四梁八柱”,各学科应相互协助,相互合作。他建议,要开设更多有专业特殊性的课程,扩大招生规模,拓展科研潜力,同时,还要给青年学者提供更多机会,促进年轻学者更快发展。
党东升提出,处理新兴学科和传统学科的关系是一个难点、重点,如何完善并建设一个有助于科研人员发展的平台和考核制度将是未来持续努力的一个方向。他还认为,在科研方面不应局限于国家安全研究院的范围之内,而应把范围扩大,并在学校层面增设一批与交叉学科有关的学科。
阙天舒充分肯定了各新兴交叉学科的建设成果,但也指出了学院在新兴交叉学科建设上仍存在着整体谋划不足、体制机制不健全等问题。随后,他从“应用并建设好新兴交叉学科平台”、“推动高素质法治复合型人才培养”、“优化学科评估考核机制”、“进一步开源并扩大深化造血功能”等方面介绍了学院新兴交叉学科的未来规划。
本次会议介绍了中国法治战略研究院各新兴交叉学科发展情况,讨论了新兴交叉学科的建设机制,并在新兴交叉学科的建设办法上达成了共识,从而有效推动了中国法治战略研究院新兴交叉学科建设的下一步工作的开展。
转自:“华政科研智库”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