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2023/9/27 15:31:21
近日,我院戎静助理研究员在权威期刊《中外法学》2023年第五期刊发了论文——《“预测正义”能否预测正义?基于法国司法大数据预测应用的考察与启示》,同时还获得了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国家安全视域下跨境腐败合规治理现代化研究”立项。
○戎静——华东政法大学中国法治战略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中外法学》刊登《“预测正义”能否预测正义?——基于法国司法大数据预测应用的考察与启示》
摘要:在着力发展司法大数据预测应用的当下,提升司法质量和效率的价值目标伴随着信息安全风险、算法偏见、决策独立性降低、解释性判例体系冲击等阴霾。面对相似的挑战,对具有成文法传统的中法两国司法大数据预测应用的比较研究具有现实意义。法国以2016年《数字共和国法》颁布为标志,推进以司法大数据预测应用为内容的“预测正义”。在强保护立场和保守基调下,法国预测正义在功能局限与价值冲突上备受质疑,司法个人信息保护、决策独立性、算法有效性、解释性判例体系嬗变等问题成为了争议的焦点。法国通过公开裁判信息预处理、“法官画像”禁令、以“等距法”理论更新司法范式、倡导异议裁判支持机制、提高算法透明度等途径,试图对冲预测正义带来的冲击。立足中国实际,批判借鉴法国经验教训,建议强化司法大数据中信息权的保护、确立司法智能决策有限参考原则、构建算法专业监督机制和异议裁判保护机制,以完善和发展我国人工智能辅助司法决策制度。
关键词:预测正义;大数据;算法;智能决策;智慧司法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国家安全视域下跨境腐败合规治理现代化研究”
跨境腐败合规分为两个层面,国家监管、激励制度层面和企业内部管理层面。国家制度层面的跨境腐败合规已被“武器化”,美国将反腐败作为国家安全的核心利益,将跨境腐败合规与霸权相联系,打造成打击他国跨国企业、获取世界领导权的执(司)法武器。我国企业海外投资与海外上市迅速推进下,面临着域外跨境腐败合规制度强势运用带来的潜在法律风险。中美全面竞争的当下,公司跨境腐败的司法管辖争夺必将成为着力点之一。审视域外跨境腐败合规制度的运行效果,可以发现,已建立跨境腐败合规制度的国家,因拥有制衡手段,应对跨境腐败带来的国家安全风险效果良好;而相关法律和制度欠缺完善的国家,则可能遭受司法管辖权被严重侵犯,国家主权利益、经济利益、企业利益受损的实际危害。在此态势下,课题拟以维护国家安全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探讨以反跨境腐败立法为基础的国家监管、激励层面跨境腐败合规制度构建,探寻跨境腐败合规治理现代化路径。
转自:“华政科研智库”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