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2023/12/21 10:54:23
科研力量
学年盘点
浙江省张作仁名师网络工作室
第15次线下集中研修活动侧记
秋意渐浓,时光清浅。拾起一束光,照亮教研的方向,我们共赴“三单”科研的盛会。为了充分发挥名师工作室的示范引领作用,促进教师队伍的专业水平提升,10月20日-21日,浙江省张作仁名师网络工作室在金华市江滨小学开展了为期两天的线下集中研修活动。张作仁教授携工作室学科带头人,与江滨小学校长石如意和骨干教师一同参加了本次活动,大家齐聚一堂共话“三单”教学。
01
聚焦课堂 关注思维
20日上午,江滨小学郎嘉琦老师执教《数图形的学问》。她创设了“鼹鼠钻洞”和“轻轨旅行”两个有趣的问题情境,由简单到复杂引导学生经历不重复、不遗漏的数图形的过程。整节课引导学生亲身经历“数学化”的过程,利用多样化的画图策略来描述、分析、解决问题。渗透有序思考,符号化,数形结合等多种思维方法,让学生在交流、分析、思辨的过程中逐步建立数学模型,应用模型。情景化、生活化的教学设计,由浅入深,学生学得饶有兴趣。
02
专家点评 理念导航
课后,张作仁教授从“三单”(诊学单、导学单、拓学单)的功能、结构和应用三个方面进行评价。“三单”是支持学生自主学习的工具,是引导学生思维发展,形成学科素养的一种手段。通过诊学单研判学生学情和思维起点,利用导学单突破学习重难点,最后用拓学单进行迁移拓展,让学生真正能够学以致用。助学单上要体现目标导向、目标性大任务和支架性小任务、学法指导和一些激励性评价语。张作仁教授希望郎老师对本课的教学设计进行“调单”,设计出更贴近“三单”理念的学习单,在不断改进中将“三单”的教学理念根植于心,教学于生。
03
学年盘点 积蓄力量
20日下午,为期一天半的工作室学年盘点活动开始,由江滨小学副校长谢旭琴主持,参会的学科带头人逐一进行个人研修与科研成果学年盘点。大家就自己2022学年度的研修概况、科研成果、工作亮点、成长感悟,2023学年度的研修计划等方面进行了汇报和交流,重点分享个人对于工作室的特色科研项目“三单实验”的推广和应用,以及各学校的特色创新做法。
项思思(龙湾区天河二小)
来自温州市龙湾区天河第二小学的项思思老师作《行能致远:一直走在“三单”路上》专题发言。她从2022学年度盘点出发,回顾总结了自己上一学年度个人推进“三单”实验研究的12次具有代表性的事例:2次温大专题授课,3次“三单”实验培训带班经历,7次面向温州市内外、台州、重庆等地学校开展的五环备课专题讲座,一次次的实践研究与经验积累,极大地助力了她的个人专业发展。同时,她还分享了自己利用教研组长身份在学校带领全体语文组教师实践“三单”实验之四招教研的经历,一篇篇的寻招故事见证了“三单”实验在她们学校的整体推进。此外,她还总结了自己上一学年度参加工作室线上线下集中研修活动基本全勤的情况,并展望分享了自己下一学年度的研修计划,她坚信“一个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远”,也呼吁更多志同道合的老师们一起加入到“三单”实验研究的队伍中来。
蔡芳芳(瓯海区潘桥陈庄小学)
来自温州市瓯海区潘桥陈庄小学的蔡芳芳老师作《基于“三单”实验的“六学”课堂构建行动》专题发言。她介绍了学校加入“三单”实验联盟校以来,将教科研融于工作中,展开“六学”课堂构建的研究。抓“六学”,以学生学习状态为观课点,研判学生学习是否真实发生,评价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促进教师作业单的设计改进与课堂驾驭能力提升,进而实现高效学习的学为主课堂。2022学年以“三单”教学、设计“六学”活动展开课堂变革为主的研究内容,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以此撰写的论文和案例市、区级获奖。在2023学年,她将持续研究,立足学科特点,让“语文味”更浓些,尝试借助平板电脑展开课堂研究。
薛建华(瑞安市隆山实验小学)
来自瑞安市隆山实验小学的薛建华副校长作《三单路上的大单元教学探索》专题发言。她概述了自己过去一年带领“悦语研”团队在三单研发的路上,开发了五上第八单元、五下写人习作单元、六上第七单元等教学设计,并多次在浙江省、温州、瑞安等教师专业发展学时培训会上作专题发言。她结合自己参与研究的省规课题“单元统整读写教学实践研究”,阐述了单元统整读写教学全局化的设计、全域化的实施策略,全息化的评价体系。过去一年,在三单研修的路上,她的单元精读示范课例《爬天都峰》获教育部基础精品课,多篇论文、课题获温州市一、二等奖,也获评温州市教坛中坚、瑞安市名教师。
周玉琴(温大附属茶山实小)
21日上午,来自温州大学附属茶山实验小学的周玉琴老师基于自己的三单实践活动,作了题为《基于三单实验的小学英语教学设计策略研究》的专题发言。她从“为什么做--怎么做--做成什么样”三个维度介绍了三单实验在小学英语教学设计中的实践运用和实验心得。基于现阶段小学英语教学设计模板杂乱、教学流程设计立足于教师的教这一现象,她结合三单理念对小学英语的教学流程和学生任务活动单的设计开始实践和研究,将小学英语教学流程确定为preparation、presentation and practice、production三个阶段,将学生任务活动单确定为热身单、导学单、拓学单,形成了三阶三单的教学设计模板和学为中心的活动单设计策略,解决了小学英语教学设计中存在的杂、乱、多等问题。
王肖君(江山市贺村督学中心)
来自江山市贺村督学中心的王肖君老师作《特招加入:走近“三单”知神奇》专题发言,介绍了自己有幸在吴水洋副主任的引鉴下,作为唯一的一位幼儿园教师被“特招”加入浙江省张作仁名师工作室,并在2022学年被评为优秀学员。自从参加了“三单”实验省级培训,聆听系列理论讲座和一线教师的“三单”设计和教研经验后,她发现“三单”非常神奇。思考着如何将“三单”的理念和研究成果嫁接运用到幼儿园教学管理中。尝试以教研为突破口,期待在幼儿园中运用“三单”理念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建构共成长的理想课堂。
毛彩梅(文成县教育研究培训院)
来自文成县教育研究培训院的毛彩梅老师作了《外联内生 知己越己---个人专业发展三年规划》的专题发言。她基于SWOT分析理论,通过对个人自身的优势、劣势以及外部环境带来的机遇与挑战的具体分析,从而更好地制定教师个人专业发展规划,她侧重发展总目标、阶段目标和路径设计,坚信通过“外联内生”,在“了解自我”的基础上,定能实现“超越自我”。作为区域教师教科研引领者,她将重点聚焦科研与教研的融合,以“三单”实验理论为指导,引领教师立足课堂做真实、有品质的研究,解决教育教学真问题,助力区域教育教学质量提升,促进教科研工作迈上一个又一个新台阶,从而逐步实现个人专业发展与自我价值。
张丽慧(衢州市巨化三小)
21日下午,来自衢州市巨化第三小学的张丽慧老师作《三单六学,一路同行》专题发言,介绍了学校2022学年“三单”实践历程和成效。一年来,巨化三小以“六学”课堂研究为主线,统整各学科教研活动,以教研组团队建设为重点,发挥教研组长的骨干引领作用,使每一次的教研有主题,更聚焦,有实效,为老师们的课堂教学寻方问策。学校举行了“六学”课堂教学节活动,全校教师人人参与,从独立备课到无生课堂评比,再到最后的教学展示,让新课标理念在“六学”课堂中得以落实。学校还多次在省市各级活动中作“三单·六学”经验分享。
陈秀华(龙湾区海城二小)
来自海城第二小学的陈秀华校长作《基于三评教研下的数据驱动评价》专题发言,她介绍了三评教研旨在让教师从课堂的三维度依次进行观察和剖析,形成课堂诊断书,改变了课堂教学评价单一、归因分析片面的问题,从基于经验的听评课活动,走向基于实证的持续性课堂观察与教学改进;通过课堂评价真正撬动作业负担与深度学习变革,实现减负提质。学校目前以三评实证的观察为依托,运用数据驱动完成前期数据收集,提升教师数据分析挖掘能力,透过数据发现数据背后与教学相关的价值,找出影响师生教与学的教育因素,针对学生个体差异进行分析,找出问题产生的真实原因,做出最终的教学决策。
谢旭琴(金华市江滨小学)
来自金华市江滨小学的谢旭琴副校长作《遇见三单,逐光前行》专题发言,她介绍了自己与“三单”结缘并在学校推行“三单”实验的历程。一年内来,学校以主题教研推进,开展课例研究,并以优化“三单”设计,推进作业改革。设计“诊学作业”,研判学生起点或思维障碍点,发现问题,聚焦学生的问题起点,拨动教学“切入点”。以核心素养为导向设计“导学作业”,为突破关键问题或重难点服务,将教学目标用任务驱动的形式化解为一个一个细腻的操作步骤,把思考的时间、表达的机会、体验的过程还给孩子们,从而实现从“教为中心”向“学为中心”的转变。设计“拓学作业”促进学习反思与实践创新,发展学生个性。通过作业单提供高结构任务支架,学生借助“作业单”进行自主学习,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导师引领 助力成长
各位学科带头人学年盘点汇报后,张作仁教授对于每个成员在自己学校或是区域内推进的“三单”实验的科研进程进行了点评,特别是对于每个成员遇到的科研瓶颈和困惑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张作仁建议各位学科带头人要不忘教育的初心,早做专业成长规划;外联内驱,争做学科发展的带头人;创新实践,孵化学科特色。
指向未来教育的课堂变革,如何基于儿童立场去优化教师的“备教学评”,是张作仁名师工作室的老师们一直努力在做的一项研究。各位学科带头人定不忘科研的初心,争做有品质有品味的良师,为学生的成长提供更多的力量。
转自:“科研力量”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