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资讯 » 中小学教研

  • 首 页
  • 期刊选题
  • 期刊点评
  • 期刊大全
  • 学人博客
  • 编辑征稿
  • 投稿选刊
  • 万维群组
  • 学术会议
  • 万维读书
  • SCI/E期刊
  • SSCI期刊
  • AHCI期刊
  • 【如东实小 榆园教研】悠悠冬日长,教研谱新篇——如东县实验小学英语学科研讨活动

    阅读: 2024/1/4 16:47:22

    悠悠冬日长

    教研谱新篇

    为了追求更美的教育风景,为了心中的那份教育热忱,12月14日下午,如东县实验小学英语学科组围绕“主题意义引领下的单元整体教学”开展了教学研讨活动。赵惠丽,葛红梅两位老师进行了课例展示。

    设计思路

    六年级上册Unit8通过电子邮件的方式,围绕”春节”这一主题,展示了香港女孩Anna一家春节的活动计划,并呈现了表达一般将来时的肯定句和特殊疑问句。

    赵老师执教的是storytime环节。首先,在设计这节课时,赵老师做到了将生动的学习环境融入到了课堂中,做到以学生为中心。比如,在一起欣赏完视频后,赵老师让学生Talk about the video about Chinese New Year,学生们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畅所欲言。其次,赵老师整节课按照略读,再细读这样的方式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通过几幅图的排序,让学生对整篇课文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再根据时间轴,按照过新年之前、除夕夜、大年初一、大年初二这些时间点逐步展开讨论,从而学习单词和短语。学生们通过一系列由简到难的阅读任务,scan and order ,skim and order, read and underline, try to say ,discuss and answer,层层递进。学生们通过这些阅读活动,对文本有了更深层次的掌握,学生的思维也处于高度活跃状态。

    葛老师执教的是文化和卡通部分。葛老师设计的问题能增加语言学习的乐趣,培养学生兴趣,让他们学得更多,学得更快。在学习文文本时,葛老师注重文化知识的渗透。中国年意味着浓浓的中国味,正是这“年”,不仅团聚了中国千万家庭,还凝聚了海外游子,更吸引了外国友人。葛老师通过丰富的视频和

    ,弥补了学生被动接受学习带来的不足,把教学中涉及到的文化知识与学生自身的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学生更愿意表达了。

    研思感悟

    组内老师积极参与评课,积极发言,各抒己见。虽然角度不一,但都见解独到。大家在评课议课中不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学其所长,研有所得,营造了浓厚的教研氛围。

    吴琼老师:

    纵观整节课,课堂灵动、环节清晰,内容也很充实。

    课堂伊始,在showing time 环节中,赵老师通过自由交谈,激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的思维向本节课的话题Chinese New Year靠近,从而引出本课主题。随后再通过开放性的问题When is Chinese New Year?What do people do/eat at Chinese New Year?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多交流,为后续的活动做好铺垫。在Reading time环节中,赵老师围绕四条时间轴展开,主线明确、过渡自然。此环节令我印象深刻的是:赵老师提到了flowers在春节中的寓意,同时提出What do we also do when we have dinner?以及Why do we light firecrakers at this festival?学生们在锻炼语言技能的同时也加深了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实现了本课的情感目标。在Creating time 环节中,学生们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一起讨论了香港和内地过年的习俗有何不同,在此环节中也可以让孩子通过对比说一说共同点。

    陈红老师:

    今天,赵老师上了6AUnit8 Chinese New Year的第一课时。这节课真正体现了“真学课堂”的教与学理念。在课前,她让孩子们只是预习story,没有渗透任何知识点。通过学习,我get到赵老师的设计有以下两个亮点:

    一、赵老师在细读环节中根据新年的时间点分别进行了不同活动设计,做到了由易到难的递进变化。第一步是先导学、跟读,第二步是同桌互助学习、齐读,第三步是小组合作学习、自读。教师在充分解读和分析本单元教材内容和了解学情的基础上精心设计了教学活动,充分体现了在“真学课堂”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二、赵老师通过设计观看“年”的动画,让孩子了解年的传统文化,对“年”的尊畏,告诉孩子传统节日的重要性和意义,对传统文化的情感价值观有了一定提升。

    朱莹莹老师:

    一、赵惠丽老师关注学生的自学能力。初学课文时,学生通过预习,汇报预习成果,获取文本的基本信息。学生看邮件,了解发件人、收件人、主题、问候语等邮件信息。通过略读、跳读的形式,自主梳理文本主要时间点和活动。

    二、教师教学过程循序渐进。从邮件整体框架入手,以时间线为依托,了解Anna春节活动以及活动背后蕴含的节日习俗,中国文化,将学科与德育相融合。其中,教师引入Nian的视频,学生带着问题学习多模态语料,补充文本的节日文化留白。

    三、教师关注学生的学思结合。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比较香港和如东不同的节日习俗。随着节日文化的相互融合,我认为这里可以改为比较香港和如东节日习俗的异同会更好。

    陆敏老师:

    赵老师执教的是六上Unit 8 Chinese New Year(Story time),本课围绕“春节”这一主题,通过电子邮件的方式展示了香港女孩Anna一家春节的活动计划。赵老师本节课以春节的四个重要时间为线索,新授在不同时间段安娜的活动,从而让学生对中国新年前后的活动做到心中有数。从对读前活动的适度引导到读中活动小组合作中的巧妙指导,赵老师通过略读、精读、总结,由简到难的阅读任务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并在与学生的交流中处理文本细节。整节课赵老师都以独具匠心的设计,扎实的教学基本功,精湛的课堂教学方法,将自己精心准备的教学设计展现于课堂,彰显个人教学特色,精彩不断。

    葛红梅老师:

    赵老师以人物Anna春节期间的时间划分主线,利用时间轴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准确获取相关活动信息,在师生交流生生交流中体会一般将来时的用法。同时,赵老师还充分挖掘春节活动背后所隐藏的文化底蕴,如Look and find环节,让学生观看视频动画了解“年”的由来,学生通过动画获得信息再到联系生活谈谈自己如何“过年”;最后的Let's disscuss环节,学生通过小组活动形式去讨论时间轴上在每个时间点香港与如东不同的春节习俗,从而感受中国文化的魅力和博大精深。

    张璐老师:

    葛老师通过游戏导入,让孩子初步了解了中国新年。再进入文本进一步了解中国新年,并通过问题设置层层递进让孩子深入了解课文以及中国新年。并通过一些练习更加的巩固课文内容。然后再很自然地过渡到外国的节日,让孩子了解中西方节日的差异,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中西方文化。老师教态自然,为学生创造了轻松的学习氛围,游戏给孩子们创造了愉快地氛围,把孩子带到英语学习的乐园。在轻松的氛围中,学生享受了学习的快乐,产生了学习的动力。

    黄静老师:

    本课的内容是关于中国新年(Chinese New Year)的文化传统,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充分展现了中国新年的独特魅力。

    葛老师围绕春节这一主题,通过游戏支架、问题链支架、视频支架、

    支架帮助学生梳理卡通和文化文本,引导学生深度学习,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本课的教学氛围轻松愉悦,师生关系融洽。葛教师鼓励学生提问和发表观点,积极与学生互动,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对中国新年以及其他国家的节日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增强了他们的跨文化意识和交流能力,促进其思维品质的发展,推动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在未来的教学中,可以继续拓展和深化相关内容,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背景。

    臧琦老师:

    本节课教学环节紧凑,能合理把握重点,突破教学难点。从游戏入手,设计多种学习任务从fast reading到 careful reading层层理解卡通部分内容,让学生自主学习到合作学习中相互交流互相补充,有利用于孩子们掌握文本内容。再由中国传统节日过渡到西方重要节日,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知道节日的来源及意义。

    叶海亚老师:

    一、主题谈论揭题,激发兴趣

    良好的开端对一堂课的成功与否,起着关键的作用。葛老师首先以Chinese New Year 为主题谈论春节,带领学生走进课堂,缓解学生上课的紧张感,在具有春节特色音乐中导入新课,使学生的注意力在最短的时间里,被激活,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ChineseNewYear以此揭题。进而促使学生谈论:“What else do you know about Chinese NewYear?”,使学生快速进入情境,调动知识储备,理解问题的同时进行回答,在回答的同时引出部分词组red packets,a lion dance, fireworks, firecrackers等并教读。由于学生已被带入到春节的氛围中,在学习新词时,学生兴趣盎然,对新课文的学习也是充满了期待。

    二、知识拓展,兴趣延伸

    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学习的主动权掌握在学生手中。同时,自主学习也要求强化学法指导,使学生知道怎样学习才能省时省力高效。微课正是这样一个符合其要求的教学手段。葛老师在教完文本部分之后,进行了对春节习俗的总结,同时又通过微课,对春节的其它习俗进行了拓展延伸。通过微课的学习,不仅让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进行巩固,而且学生对本课的学习意犹未尽,还把学生的学习兴趣延伸到课后,让他们自愿自主进行再学习。

    三、体验中西方文化差异,增强文化自信

    本节课中,葛老师不仅跟孩子们丰富了中国年的内涵,更是借助Culture time 板块复习了五年级上册和下册中涉及到的中西方的各种节日,使学生知识融汇贯通。围绕ChineseNew Year的内容,葛老师可以制作微课群,比如:十二生肖的故事,年的故事,甚至可以是中国人在国外过年的故事,或外国人过中国年的故事等。把教学中涉及到的文化知识与学生身边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他们的文化意识,增强学生的爱国热情同时又拓宽他们的视野,提升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与自信心,将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下去,使中国传统文化在世界舞台上绽放光彩。

    吴海兰老师:

    今天我有幸聆听了葛红梅老师的Unit8 Chinese New Year Cartoon time &Fun time这一节课,在单元主题Happy New Year 的引领下,葛老师设计了关联递进的分层学习活动,从感知到理解,应用到实践,最后迁移创新。思路清晰,引人入胜。

    首先,葛老师让学生们Talk about Chinese New Year,复习巩固了上一课时的内容并进入主题,接着通过Fast reading Careful reading 反复感知和学习文本内容,对文本素材进行了充分的解读;然后,通过Read and judge, watch and act 等活动任务,让学生从不同角度,结合鲜活的时代信息,融入多模态的文化学习资源进行学习。最后的Culture time,让学生在Thanks giving 和Christmas 的学习中,体验到了中西方文化的异同,为跨文化意识的形成和交流,提供了可能性。

    每一节课,都是全体老师的心血结晶。我们要珍惜每一次机会,认真学习,不断进步,争取创新。

    研前有准备,研中有碰撞,研后有思考。“凝望”教研之路,忙碌、充实、转变、提升,这便是对我们一路走来的日子最好的诠释。英语教研之路漫漫,但我们每一次活动都是积跬步至千里的过程。让我们在思考和实践中前进,感受携手前行的温暖和凝心聚力的力量!

    转自:“如东县实验小学”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浏览(153)
    点赞(0)
    收藏(0)
  • 上一篇:【如东实小 榆园教研】守正创新 笃行致新——如东县实验小学线上观摩江苏省小学语文“新课标 新课堂”主题研讨活动

    下一篇:【如东实小 榆园教研】集智共研 研以致远——如东县实验小学开展语文学科组活动

  • 首页

  • 文章

  • 期刊

  • 帮助

  • 我的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备案号:豫ICP备20210362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