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资讯 » 其他

  • 首 页
  • 期刊选题
  • 期刊点评
  • 期刊大全
  • 学人博客
  • 编辑征稿
  • 投稿选刊
  • 万维群组
  • 学术会议
  • 万维读书
  • SCI/E期刊
  • SSCI期刊
  • AHCI期刊
  • 【如东实小 榆园教研】集智共研 研以致远——如东县实验小学开展语文学科组活动

    阅读: 2024/1/4 16:48:32

    集智共研 研以致远

    如东县实验小学开展语文学科组活动

    CHINESE

    初冬有暖阳,研思在路上。为进一步落实“双减”政策,践行新课标理念,深化教学改革,打造高效的教研组团队,12月5日下午,如东县实验小学语文学科组每周一次的研讨活动在微格教室如期举行。本次研讨活动由四年级语文组汇报展示。

    教学展示

    高林林老师执教习作六《记一次游戏》。高老师先从让学生回忆玩过的游戏,营造了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接着进行了方法指导,让学生明白记录游戏也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把游戏过程和自己的动作、心情记录清楚,随后她带领学生体验了游戏,并把感受最深的环节进行了交流。因为有了切身体会,学生写的游戏片段也生动有趣。

    微型讲座

    课堂展示后,四年级组朱小红老师跟大家分享了《集智共研 有“备”而教》微型讲座。她从集备分工、研讨内容、集备流程等方面介绍了她们组的集体备课做法。

    评课交流

    学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各年级组教师代表对高老师的习作课进行了全面、细致的点评。

    高老师将游戏引进课堂,让游戏生活与习作生活紧密联系,为这次习作提供了鲜活的素材。通过“挤眉弄眼吃薯片”这一游戏项目让学生迅速进入游戏情境:在游戏前,高老师不仅明确了游戏的基本规则,还提醒学生观察游戏者的动作、神态等等,游戏后,又以采访观看同学以及参与者的形式帮助学生回忆细节,引导学生从游戏的过程中发现细节、抓住精彩瞬间,让学生有话可说 (一年级 周颖)

    这节习作学生真的是边玩边学边写,整节课都在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中度过。在导入环节,高老师以谈学生喜欢的游戏为话题来激发学生兴趣。习作指导时,高老师让学生玩的是“挤眉弄眼吃薯片”,从游戏名称就能感受到游戏的好玩有趣。在明确游戏规则后,引导学生同一个游戏中观察他们的动作,神态以及在下面观看同学的表现,并用采访的形式分别采访参与游戏的同学和观看游戏的同学,并在采访中提炼好的词语,丰富学生的语言,写作方法是在课中慢慢的渗透,做到了玩中学,学中玩。 (二年级 秦小青)

    高老师的课堂思路清晰,课堂环节紧紧相扣,有梯度对孩子的指导很有层次。这节作文课环节分明:明确习作要求, 回顾游戏过程,引导观 察人物动作和神态、运用例句帮助学生掌握整通过动作描写表现心情的方法。三选一,找一个印象最深刻的片段写作。从素材到写作方法,高老师都细致地提供给学生,并加以指导。对学生来说,作文难写,很多时候是因 为他们对生活缺乏敏感度,不能去发现素材,有了素材又不知道重点该刻画哪一部分。对于我们中年级老师,在学生写作文的前期该给孩子的引导应该就得像高老师这样,带着他们发现素材,甚至创造素材,引导他们去看素材,形成他们对生活全面而又独特的认识。(三年级 周亚丽)

    在本次习作教学中,高老师通过玩游戏、写游戏和评改习作片段,解决了常态习作教学过程中的三个问题:写什么,如何写,写得怎么样。

    一、本单元的习作内容是《记一次游戏》,要求学生把游戏过程及印象比较深的地方写清楚,写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高老师把游戏引进了习作课堂,解决了学生游戏和习作脱节的问题。挤眉弄眼吃薯片,这个有趣的游戏让学生迅速进入了游戏情境,激发了学生的表达欲望。在游戏之前提出要求:观察选手的动作、神态,以及下面观看同学的表现。在这儿,不只在做游戏,而是为即将开始的习作提供鲜活的游戏素材。

    二、引导学生在玩中说。游戏结束之后,高老师引导学生自主表达,重点指导“游戏中”,学生都能把看到的,或者自己在游戏中的表现和印象深刻的地方说出来。游戏本身就是有趣的、快乐的,孩子们乐在其中,每个人都有话可说。特别是抓住了人物的心情、动作、神态等方面来说,言之有物。

    三、师生共同评改。高老师用富有启迪性、商讨性、趣味性的语言点拨,引导学生共同讨论,各抒己见,畅所欲言。赞扬、批评、肯定、否定,各种看法在这里汇聚,各种观点在这里展示、碰撞,学生的内驱力得到了最大的发挥。(四年级 张艳艳)

    在这节课中,高老师把游戏引进了习作课堂,就是为了解决学生“游戏生活”与“习作生活”脱节的问题,让学生迅速进入“游戏情境”,激发了学生的表达欲望。因此,本次习作中的游戏价值,不只是在游戏的本身。教师组织游戏时,不仅明确游戏的基本规则,而且提醒学生认真参与,留意感受,足见教者的“醉翁之意”——不只是在做游戏,而是在为即将开始的习作提供鲜活的游戏素材。课中,老师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和交流让“如何写”可感、可见、可操作。在指导结构时,教师不仅关注游戏前、游戏中、游戏后怎么做,更关注在游戏不同阶段的不同感受。这样的指导,既解决了“习作的顺序”,更注入了“习作的温度”,让“如何写”不再是冷冰冰的技术性传递。教师还引导学生重温课文《陀螺》,充分利用本单元的阅读体验,让本单元的“阅读”与“习作”打通,彼此作用,共同服务于单元语文要素的落地。正因为如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学生“说游戏”才说得很流畅,“写游戏”才写得很清楚。(五年级 徐侦)

    听了高老师这节作文课,总体感觉这节课上得很扎实,扶放得当,既教给了学生写作文的方法,又突破了重难重难点,是一堂很值得同行们学习的作文课。

    做游戏环节后,高老师能紧扣本次习作的要求,引导学生把游戏的过程及其中印象比较深的地方说清楚,说具体,说出了学生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在教学中有多种多样的实践,或玩、或说、或写、或评,训练多样且充分,习作内容水到渠成。

    其中一个环节印象深刻,当游戏结束后,高老师引导学生回味精彩。“回味精彩”这个环节有意识将学生分成两种角色。游戏的参与者和观看者的角度来说说游戏的过程。教师紧扣本次作文的要求,一步步引导学生将游戏过程中的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活动、语言描写。说得有声有色,为后面的写作环节,做了很好的铺垫,同时也突破了本课教学的重难点。

    最后,引导学生三个不同的角度写一个片断。当场展示了学生写的三个不同片段,都写得不错。由于有前面的指导得当,学生们基本上都能抓住当时的语言、动作、神态和心理把游戏过程写得生动具体了。这一环节的评点,还为那些不太会写作文的孩子做了扎实有效的示范引导,让学生们觉得写作文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六年级 吴文娟)

    活动总结

    教导处副主任徐守娟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她提出语文学习任务群下的课堂样态要呈现多样性,老师们在设计学习任务群的时候要注意创设真情境和落实真任务,通过真实践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同时也对我校语文电子集体备课再一次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教无涯,研无止;独行快,众行远。在最美的冬日,相约课堂,深度研讨,为语文老师落实语文素养,实施学习任务群教学和提升课堂教学品质指明了方向。实小语文人将继续研读新课标,深耕课堂,在未来的道路上采撷更多的硕果。

    转自:“如东县实验小学”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浏览(166)
    点赞(0)
    收藏(0)
  • 上一篇:【如东实小 榆园教研】悠悠冬日长,教研谱新篇——如东县实验小学英语学科研讨活动

    下一篇:【如东实小 榆园教研】研思共进 众行致远——如东县实验小学英语学科研讨活动

  • 首页

  • 文章

  • 期刊

  • 帮助

  • 我的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备案号:豫ICP备20210362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