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2024/1/4 16:50:02
研思共进
众行致远
冬之美,在于积蓄与勃发;教之美,在于钻研与提升。11月16日,如东县实验小学英语学科组围绕“主题意义引领下的单元整体教学”开展了教学研讨活动。吴海霞、吴海兰两位老师进行课例展示。
设计思路
本单元教学内容为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At the snack bar”,本单元的主题可定义为“人与自我”和“人与社会”主题范畴,涉及“良好的人际关系与社会交往”、“个人喜好与情感表达”、“健康的饮食习惯”等子主题。
本单元的教学重难点是点餐的日常用语What would you like? I’d like...How about you?等句型和食物类的表达。在本单元的主题探究中,我们将引导学生树立健康饮食的观念,了解中西饮食文化差异,尊重不同的饮食文化。同时引导学生将课本所学的语言和知识运用到更多的真实情境中,如在水果店、文具店、超市等,鼓励学生进行拓展操练,了解如何礼貌表达和询问个人对食物的需求,引导孩子认识到拒绝挑食,均衡营养,健康饮食,珍惜食物的意义与价值。
研思感悟
张晓霞老师:
吴老师执教的这堂课思路非常清晰,教师的基本功扎实,课前准备也相当充分,教师的语调适当,教态良好,具有亲和力。
教师课前对本单元教学内容行了合理分割,本课内容适中,难易程度相当。成功的情境创设是本课的一个亮点,同时,吴老师针对重点内容进行了大量操练,突破重难点。操练的形式也非常丰富多样。另外吴老师在课堂上不仅让学生学会把点餐的日常用语运用到真实的情境中,而且让学生去发现如何文明就餐,从而习得就餐礼仪。既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又充分培养了学生的核心素养,值得我们学习。
马锦霞老师:
今天下午听了四年级吴海霞老师的U6 At the snack bar这节课。本单元主题涉及“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主要是让孩子们学会如何礼貌的点餐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整节课情境创设贴近实际、学生兴趣浓、参与度高。谈两点:
1.学习任务设计“适度”
这节课孩子们的学习活动与氛围张弛有度。教师在备课时充分考虑到学习内容与学生年龄以及已有的学习经验。一节好课,师、生、听课者都很舒适,活动频率适度、难易适中。
2.切入点构思“精巧”
设置How to be a good waiter的主问题线,从三个方面Get to know the menu/Know how to order/Know how to be polite对文本进行解构,孩子们在探索的过程学习新知识并掌握技能,这个过程愉悦而主动。
赵惠丽老师:
吴海兰老师设计的At the snack bar这一课,让人耳目一新。
1.板块清晰有梯度
本课教学环节设置层次感强,各个环节紧密相扣,层层递进。从复习单词,到区分可数、不可数名词,以及如何准确表达,继而延展到句型,最终进行语篇的创编。学习的难度由低到高,由浅入深,给最终学生的语言输出,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2.巧用绘本润童心
本课吴老师融合了绘本的阅读,用具有丰富语料的绘本作为教材的延伸,不仅增加了学生的语言输出,更丰富了学生的思维深度,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会,达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
庄爱桂老师:
吴海霞老师执教的这节课容量大,思路清晰,活动丰富,实践性强。我从中学到了许多,其中主要有以下两点印象深刻:
1.在整体的情境中逐步推进。
吴老师以“点餐”为话题展开讨论,以“如何争做三星服务员”为主线索展开情境活动。在岗前培训环节,引导学生学习服务员的日常用语以及如何点餐,将Story time的重点句型和单词作了巧妙的融合处理。在上岗实践环节,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进行实践操练。整个过程的评价标准和评价用语与主线索相关,情境更真实完整,细节处理得当。
2.在合适的情境中自然拓展。
Food和Drinks这两个单词并未出现在Story time中(而是出现在Fun time部分),因此吴老师并没有刻意教授这两个单词。但是在她的整个教学过程中,这两个词语却反复出现。这两个词语出现的意义在于既帮助学生把那些单词分为食物与饮料两类,又把要拓展的内容进行有意义的提前渗透,并在合适的情境中自然地拓展。可想而知,到了第二课时的Fun time部分教学的时候,学生对Food和Drinks的接受就水到渠成。
吴琼老师:
今天有幸聆听了吴老师执教的Unit6 At the snack bar中的Story time一课,感触颇深,获益不少。
本节课内容丰富有趣,以食品为主要内容,围绕点餐展开,主要内容是征求意见。吴老师通过设置三个Task来进行故事的阅读。通过设置Get to know the menu的任务让学生掌握本课重点单词。通过设置Know how to order的任务让学生对故事有更深入地理解,培养学生自读故事,寻找信息、发现信息的能力。通过设置How to be polite的任务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句型、输出语言。
本节课的课堂活动形式丰富,吴老师在活动中引导学生不断整合已经学过的知识,进一步提高语言的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记忆、观察、思维和想象的能力。
最后还有一点点小建议:本节课操练句型环节,缺乏活动性,可以分成几个小组让一部分同学做服务员,一部分同学当顾客,让学生提前自带一些食物来售卖,这样会更加真实有情境。
邵旭梅老师:
今天听了吴海兰老师执教的At the snack bar这节课,以下是对本节课的一些感受:
1.教学目标明确
本节课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展开,通过复习、巩固和拓展等方式,帮助学生掌握与“在快餐店”相关的基本句型和词汇,并能在实际情境中运用。
2.教学内容丰富
本节课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如游戏、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中来,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提高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教学环节设计合理
本节课的教学环节设计得非常合理,每个环节都有明确的教学目的和时间安排,让学生能够有序地掌握知识。同时,教师还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了适当的调整,使教学更加符合学生的需求。
4.注重实际应用
本节课注重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情境中,通过模拟快餐店点餐、付账等场景,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语言在实际场景中的运用。这种教学方式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记忆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5.学生参与度高
本节课的学生参与度非常高,大部分学生都能够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并且表现出浓厚的学习兴趣。这也说明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符合学生的需求,教学方式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综上所述,本节课是一节非常成功的英语课,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内容丰富、教学环节设计合理、注重实际应用、教师素质高、学生参与度高。这些优点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叶海亚老师:
本节课是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At the snack bar(Story time) ,属于人与社会主题范畴,课堂内容丰富有趣,吴老师亲切和温和的语音语调让人如沐春风。接下来,我将从以下几点来讲一讲我的听课感受:
1.活动形式丰富多样
课堂组织形式丰富多样,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课堂当中,全方位的训练了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三个任务不仅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在表达的过程中也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在活动中引导学生不断整合已经学过的知识,进一步提高语言的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记忆、观察、思维和想象能力。
2.层次分明,教学设计有梯度。
吴老师从复习food and drinks到拓展比较a cup of 和a glass of的异同点,到出示menu让学生听录音选择课文中所点的食物 ,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接着通过Make a dialogue 出示相关句型,最后运用所学句型表演输出。整个课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3.主线突出,育人无形
吴老师从How to be a three-star waiter 为主线展开教学,整节课围绕主线和主题层层递进,环环相扣。
通过吴老师这节课,我还看到了她们班学生常规很好,老师板书设计精美。吴老师是很用心的一位老师。最后还有一点点小建议:本节课中刘涛一人点了四种食物,可以及时 提醒学生合理点餐,拒绝浪费,育人于无形。
李艳敏老师:
吴老师今天的课有几点让我印象深刻。
1.课程设置层次感强,各环节紧密相扣,层层递进。从复习单词入手,再到词汇的组合,再到句子,最后进行语篇的表达,难度由低到高,由浅入深,学生理解容易,输出顺利。
2.情感教育、生活教育无痕渗透入教学的各个环节。不仅仅有最后很明显的情感提升,在教学过程中的各个小活动中也有体现。比如点餐情境中让孩子们有“healthy food”的意识,通过观看视频
让孩子们对于贫困地区儿童缺乏食物产生共情等。
3.任务设置符合学生的年龄段,有些任务富有挑战性,能让学生突破自己。教学前半段的任务相对简单,都是复习巩固检查已学内容,后半段任务难度逐渐加大,让学生们学以致用,创设情境进行实际运用所学内容,效果好。
杨璐老师:
吴海霞老师执教的Unit6 At the snack bar(Story time)这一节课紧扣单元主题,注重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在实践中运用。《英语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英语课要创设真实多样化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操练中习得语言。整节课中,吴老师设计了争当“三星服务员”大情境,在这样的情境中设置了三个岗前培训任务”Get to know the menu” “ Know how to order” “Know how to be polite”,在这三个任务的驱动下,学生们在小吃店服务员的情境中一步步完成任务,充分调动了学生们的积极性,课堂互动性高,参与性强。吴老师层层推进,带领学生明晰文本故事内容,提炼出点餐和提供服务的语言结构,内化核心知识。
有一点小想法是:在最后的表演环节前是否可以先让学生观看一段真实外国人点餐的视频,让学生感受真实的英文点餐情境,为后面的表演做准备。
教无涯,研无止。相信实小的英语老师们将在新课标的引领下,推动单元整体教学研究,并以此为契机,提升自己的教学和教研能力,切实提升教学质量,实现学科育人价值。
转自:“如东县实验小学”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上一篇:【如东实小 榆园教研】集智共研 研以致远——如东县实验小学开展语文学科组活动
下一篇:【如东实小 榆园教研】探究主题单元教学,感受数学魅力课堂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课例展示”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