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资讯 » 学界研圈

  • 首 页
  • 期刊选题
  • 期刊点评
  • 期刊大全
  • 学人博客
  • 编辑征稿
  • 投稿选刊
  • 万维群组
  • 学术会议
  • 万维读书
  • SCI/E期刊
  • SSCI期刊
  • AHCI期刊
  • 类器官 | 培养皿中产生眼泪,首个人类结膜模型制成

    阅读: 2024/1/17 9:57:48

    据近期《细胞干细胞》杂志报道,荷兰胡布雷希特研究所研究小组制造了第一个人类结膜的类器官模型。科学家可利用这一模型测试几种治疗结膜疾病的药物。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结膜的组成和功能,研究小组着手开发了第一个结膜组织的人体模型。他们使用来自真实人类结膜的细胞,并在培养皿中将它们培养成3D结构。这些微型结构是一种类器官,其功能相当于真正的人类结膜。

    利用类器官,他们发现,结膜会产生抗菌成分。因此,与单纯制造黏液相比,结膜会以更多方式促进泪液的产生。

    研究人员用微型结膜改变了培养皿中的条件来模拟过敏反应。结果,类器官开始产生完全不同的眼泪:黏液和抗菌成分更多了。他们还在其中发现了一种新的细胞类型——簇状细胞。在类似的过敏条件下,簇状细胞变得更丰富,这表明它们在过敏反应中发挥了作用。

    新开发的类器官模型为研究影响结膜的疾病打开了大门。例如,科学家可用新模型来测试治疗过敏症或干眼症的药物。从长远来看,新模型甚至有可能为眼部烧伤、眼癌甚至遗传病患者制造替代结膜。

    来源:科技日报

    转自:“威斯腾生命科学研究院”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浏览(133)
    点赞(0)
    收藏(0)
  • 上一篇:脑科学研究 | 研究揭示:限制饮食可减缓大脑衰老的机制

    下一篇:表观遗传 | 马骥副教授团队发文:系统阐述了肿瘤微环境中铁死亡与抗肿瘤免疫的通路串扰机制

  • 首页

  • 文章

  • 期刊

  • 帮助

  • 我的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备案号:豫ICP备2021036211号